翌日清晨我们再次来到迤萨马帮的家,跨过东门楼墙面上看到有的四个小孔它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有武装的,行走在这儿,犹如走进一个颇具规模的建筑城堡。
在一个小门上挂着“红河县博物馆”其实这个博物馆就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城堡式建筑。
博物馆的馆员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详尽的介绍着迤萨马帮的发展史:“这座房子的原主人叫姚兆宗,是迤萨第一个富豪,法式古堡落成于民国中期1944年。”
我问:“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的钱是怎么来的?”
“百年前他们选择做马帮,要说起云南的马帮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但迤萨却是从清咸丰年间才开始建立马帮,很早一段时间红河是有铜矿的,铜产业让这里鼎盛一世,那时他们砍伐山中的树木作燃料炼铜,随着山林树木砍伐殆尽,没有燃料之后这里的经济进入了萧条,到了道光年间铜矿面临停产,最后铜矿就都倒闭了。
舒建新作品
为了能更好地活下去,迤萨人选择到云南边境做贸易。这一步他们选对了,马背上托出了新的希望,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富豪。
到了1911年,也就是清宣统末年,他们就打通了越南、老挝、缅甸最远到达加拿大等11条商路,赚了钱之后回到家乡,第一件事要干什么?在老家盖房子,给自己和亲人一个安逸的家。”
我们跟着博物馆员走进这栋法式城堡,它从1937年开始初建,到1944年才完工,聘请的是法国设计师。这栋房子与其说是一个大院,不如说是一座城堡,它有着很实用的防御能力,四周的墙壁有70公分厚,用青砖包裹着土坯,屋顶的马灯雕塑,象征着福星高照的寓意。”
展厅陈列架上展示着很多钟表、照相机,当时这些舶来品是很贵重的。
参观到此我看到了墙面上展示的马帮、老板的简历:他们大多出身贫寒,有好几个都是幼年丧失父母,无依无靠才走上了这条路。
博物馆员接着说:“走上马帮这条路上无疑是凶险的,但回报也很大,毛利率竟达2500%。
当时的迤萨马帮出现了一种合作机制,股份合作制,简单的说就是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出力的把人力作为股份,凡是参加马帮队的成员、马匹、弹药、资金、物资一律作价入股,登记造册之后最终按股分红,盈亏均摊,这种合作制让加入马帮的人们感觉有奔头,而且当地的闲散资金也很乐意投入马帮,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让迆萨马帮在短短100年的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博物馆员的引领我们来到另一座明清四合院风格的大宅院,它有一个好玩儿的名字叫:“钱二官迷宫”,他是当地第24代土司钱俊的弟弟,当地人称小二官。
听到这名头我觉得这是一个富二代的创业史?“错!”馆员接着介绍说:“这位钱小二官还真不是顺风顺水,他在7岁的时候,家族发生了变故,父亲因族内纷争入狱,母亲病逝,他带着4岁的妹妹离乡避难,寄人篱下。到后来族内的纷争平息了,他又回到了迤萨,开了一家小百货店过活。
舒建新作品
但钱小二认为小生意只能保持温饱,要发达必须向外发展。他组建起了一支马帮,驮上了土布百货等物品,长途跋涉之后,到达了老挝、泰国偏僻的山庄去交易,再将那里的鹿茸、熊胆虎等名贵的中药拿回迤萨不到几年就成就了百万富翁。”
要说马帮这活儿绝对是富贵险中求,出门靠张嘴,以德服人在这行当里是行不通的,只有强大的武装才是他们坚强的后盾与保障。
在这里我还听说了一个有意思的事儿在马帮里,马固然重要,但还有两个小动物特别的有用,那是狗和猴子。狗是用来警戒巡逻的,说起猴子,让我想起《西游记》里的弼马温?马帮里的猴子真的就是弼马温,它可以识别出马有没有生病,歇脚的店中如有病马睡过的马厩,它就会发出警戒,马锅头就会立刻带着马队离开此地去找更安全的地方。
舒建新作品
迤萨人正是凭着他们吃苦耐劳的毅力经历百年艰辛,愣是打通了11条通往东南亚邻国的跨国商道的“马帮之路”,走出了滇南旅居国外的第一代华侨,并创造了独特的集中、西建筑文化和马帮文化融为一体的古镇——迤萨。
在云南生活久了,过去我只知道滇西茶马古道上的马帮文化,鲜知在滇南红河县年轻的百年马帮竟让一个小小的边城——迤萨,闻名于东南亚,甚至被人们称为:“马帮驮出的迤萨城”。
舒建新作品
历经世纪的风霜和战火,岁月悠悠,迤萨马帮的马蹄声已远去,但这些古堡式楼房并没有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它们仍然每天在迎接着红河谷的第一缕霞光,每天还都在讲述着红河侨乡马帮人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故事……
舒建新作品
(文/马悦英,来源:茶马古道上)
画家简介
舒建新,祖籍山东青州。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201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丹青云南神韵楚雄——舒建新中国画作品展》;201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丝路丹青茶马古韵——舒建新中国画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