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杨参军美术馆落成暨“视觉履痕——杨参军绘画作品展”将于9月11日在淮北师范大学举办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9-07 08:05:37
听新闻

杨参军美术馆落成暨“视觉履痕——杨参军绘画作品展”将于9月11日在淮北师范大学举办

杨参军美术馆 / YANG CANJUN ART MUSEUM

杨参军美术馆落成暨

视觉履痕——杨参军绘画作品展

主办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

策展人

唐成辉、王乐其

开幕时间

2024年9月11日上午10:00

展期日期

2024年9月11日—2025年4月11日

展览地址

淮北师范大学滨湖校区图书馆10层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

承办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支持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

浙江省油画家协会

美术报

淮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江苏凤凰画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亓田元艺术中心

杨参军美术馆落成暨“视觉履痕——杨参军绘画作品展”将于9月11日在淮北师范大学举办

杨参军在作画,2024

在空旷的田野间,

我独自游荡,

晚霞的热风中,

我思忖着过往的家乡。

扑到你的怀中,

就能享受天伦之乐,

儿时嬉戏,

鸡鸣狗叫。

在远方的天际,

有阵阵的炊烟,

我仰慕你憨厚的容颜,

顺服那极乐的时光。

夜幕降临,

我看到母亲的微笑,

滚滚红尘中,

是谁在不断召唤我回家?

返乡

饮着黑暗,

我渴望回到那少有烦恼的立夏

和树枝上披着的艳红的亮光。

(文/杨参军)

杨参军美术馆落成暨“视觉履痕——杨参军绘画作品展”将于9月11日在淮北师范大学举办

许江题字:视觉履痕 


你从淮河水中来!


昨夜,还带着平原的泥沼

淘洗地平线上的枯槁

在荒野的尽头

倾听一首古老的民谣


黎明,抹一道闪闪的微光

已悄然渗入地表

石榴火红地绽放

生命在多彩的撞击中燃烧


那淮河的流水

变光

变热

变火

变成地腹深处的丰饶!

(文/许江)

杨参军美术馆落成暨“视觉履痕——杨参军绘画作品展”将于9月11日在淮北师范大学举办

巴黎国际艺术城的走廊,55×47cm,布面油画,1995

什么是真实?无常世界中有什么不变的、确定的东西,让我们逼真模仿吗?在存在世界中,只是可见的在场之物吗?那些不可见、不在场之物呢?物理学家新发现一种“暗物质”,明知它在那里,就是看不见,无法证明,但光线遇上它,却拐弯走了。很诗性、很想象?这是所谓存在的深度吗?夫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字从言从寺,是神圣的言语。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事情说不清楚,诗是那种说不可说的神圣言语。神圣什么意思?我们只可仰望!俗话说神龙见首不见尾。海德格尔在希腊的古语言中,找到aletheia这词,原义是“揭蔽”,它的意思是,事物的真实原初是隐蔽的,要强暴地揭开遮蔽,真实才显露出来。但与其说真实是显露在澄明的确定之中,不如说是隐蔽与显现的隐与显发生抗争的共存事件。

参军,他不停歇地到处写生,在具象与抽象,可见与不可见,隐与显之间求索。现实并非真实,观看之道,在实存与虚无之间。荆浩笔法记开头便说“夫画者,真也”,真实始终是参军绘画追寻的许诺地。

(文/司徒立)

杨参军美术馆落成暨“视觉履痕——杨参军绘画作品展”将于9月11日在淮北师范大学举办

范迪安题字:杨参军美术馆

艺理相通,知行相谐,在纷繁的文化情势面前,特别需要新型的艺术家注重全面学养,用宽阔的文化识度审视世界与自我,从而使具体的油画实践有思想、文脉与学理的支撑。杨参军在油画上之所以能自成一家并足有厚度,就在于他长期沉浸在思与行的努力之中。熟悉他的同仁都知道,他是一位极为勤奋的画家,每每闻鸡动笔,日课不懈。他也是不多见的善于言说和写作的画家,能把自己的思考梳理清楚并层次分明地表述出来。我曾读过他写自己艺术道路的长文,那是可以让理论家读到画家感受世界的方法,也可以让画家读到哲理价值的文字,读来让人深有解渴之感。

(文/范迪安)

杨参军美术馆落成暨“视觉履痕——杨参军绘画作品展”将于9月11日在淮北师范大学举办

景云村,61×50cm,布面油画,1998

对杨参军老师来说,现象学之于“具表”最关键的作用,是深化了“写生”的意蕴。与传统学院派画家的对景写生不同,“具表”试图在画家和世界之间保持一种“非对象化”的关系;试图超越“主客”之间的对峙,进入到一种循环往复的视觉发现和对话之中。在“具表”的意识里,不存在孤立的、外在的“对象”,不存在客观的风景或景观,只有与观察者共在的自然、彼此应答纠缠着的世界,那是存在的“秘密花园”。

(文/高世名)

杨参军美术馆落成暨“视觉履痕——杨参军绘画作品展”将于9月11日在淮北师范大学举办

静物,60×72cm,布面油画,1999

从师承关系上看,杨参军的艺术与全山石、蔡亮、司徒立三位先生有关。全山石先生以其雄浑大气的油画风格和知识分子的现实担当不仅深刻影响了杨参军的艺术创作,也广泛影响了中国美术学院的油画教学,乃至中国油画艺术事业的当代发展。作为中国历史画家蔡亮先生的研究生,杨参军的艺术观和历史观的确立受到蔡亮先生的直接影响,使得杨参军在研究生期间就创作了大型历史画《历史的残页——戊戌六君子祭》(1989 年)和《历史的残页——南京三十万被难同胞祭》(1990 年)。其作品以“纪念碑”式的构图体现出一位艺术家的爱国之情和民族担当。绘画作为理解和表现世界的方式,杨参军在这些作品中不仅探索“图像时代”历史画的价值和意义,也追问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历史。司徒立先生提出“无先验的观看”“抹去重来”“未完成性”的具象表现绘画方法论,以重建油画的东方形态来挽救 20 世纪以来出现的绘画艺术世界性的历史危机。杨参军从司徒立先生那里意识到重新面对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求真是人类探索客观世界的根本态度。波德莱尔曾讲:“对我们来说,自然主义画家和自然主义诗人一样,他们唯一的鉴赏标准是‘真’”。杨参军正是“不离开感觉寻找真实”,寻找真实,进而以具象表现绘画探寻自然世界的内在真实。

(文/杨飞云)

杨参军美术馆落成暨“视觉履痕——杨参军绘画作品展”将于9月11日在淮北师范大学举办

顾玉林像,100×100cm,布面油画,2015

我们那个年代成长的人,因为急着趋赶世界艺术的步伐,急着展示与众不同的想法,要么是否定了自己内心的真实,要么是被一系列“变法”的招式弄乱了自己的脚步。参军的智慧在于他抹去了实际上是不属于自己的题材和章法,而在重塑自己的同时很好地保存了自己的“私房钱”,在他认准的画家那里借来他要的东西,静悄悄地重新开张。他期待着自己如同贾柯梅蒂再次“复制”塞尚那样:“在自然面前实现自己的感觉”——一个清纯的、不被观念牵制的、不是图像化的感觉。这样的理想使他不再纠缠于题材的独特,不再在意于样式的翻新,眼前的事物足够他忙的了。

(文/孙景刚)

杨参军美术馆落成暨“视觉履痕——杨参军绘画作品展”将于9月11日在淮北师范大学举办

杨雨时像,100×100cm,布面油画,2018

杨参军老师认为“游戏”状态是艺术表现的境界。游者、戏也,游必逍遥,而“物我两忘”才能成就逍遥游,“物我两忘”才能“应物味象”。我想,从杨老师的画中痛快淋漓地表现可以感受到他人生与艺术的通达。……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绘画艺术教育如何应对当代艺术的各种流派、各种思潮的冲击,如何应对当代艺术存在的危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以具象表现绘画为旗帜,认真思考中国油画自主发展的国美之路。具象表现绘画的实践重塑了油画系的教学思路:坚持以写生的方式为基本的教学模式,坚守以建院之初所倡导“兼容并蓄、创造时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坚持以西方优秀艺术传统和中国艺术精神为教学研究的两个方面,积极开展油画教学方法论的研究。杨参军老师就是当年具象表现绘画重要的教学实施者与研创的实践者。

(文/何红舟)

杨参军美术馆落成暨“视觉履痕——杨参军绘画作品展”将于9月11日在淮北师范大学举办

家乡人,40×40cm,纸本水墨,2021

杨参军的具象表现绘画的写生实践并不是因此简单地在这里获得某些事物之间的附加的对象之物,而是由此获得了他绘画真实性领域的方法整体,包括静物、风景、人物、画家、作品、观看和描绘,它们是画家的生命存在方式,在于以有限物象直指无限世界,而这无限世界又是“另一种物象”,朝向“象外”之指涉的过程,是无止境的交替引发,相互推衍绽现,开放、充满、涌现,唤起某种深沉的力量。

(文/蒋梁)

杨参军美术馆落成暨“视觉履痕——杨参军绘画作品展”将于9月11日在淮北师范大学举办

家乡人,40×40cm,纸本水墨,2021

生命始于故乡。濉河边的大堤上,翩翩少年燃起艺术的火苗。离开萧瑟的莽原,千里南下,他一路追寻着绘画之梦。自此,人在旅途。新奇,希望,挣扎,失落,寻觅,… 如一只候鸟,杨参军游走于故乡与异乡之间,一走数十年。也许他早已辨别不清:何为故乡?何为异乡?追寻艺术的路径,即为返乡的道途;精神安放之所,即为家园。在此意义上,从离开故乡的那一刻起,杨参军一直行走在返乡的路上,幽幽明明,从未停歇。

(文/王乐其)

杨参军美术馆落成暨“视觉履痕——杨参军绘画作品展”将于9月11日在淮北师范大学举办

杨参军美术馆 / YANG CANJUN ART MUSEUM



(来源:亓田元艺易)

画家简介

杨参军美术馆落成暨“视觉履痕——杨参军绘画作品展”将于9月11日在淮北师范大学举办

杨参军,1958年生于安徽濉溪县。1982年获中国美术学院学士学位。1991年获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学位。

现为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主席,浙江省美术家协会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油画学会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协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