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维平面的宣纸上,如何经营才能使山水画更有生韵,更有画者的独特魅力,这是自中国山水画成为独立科目后便持续探究的问题之一。首先是通过中国古人所谓的“移我情”“移世界”去考察美的对象,要改变自身情感去发现美,要改变客观世界现象去寻找美。刘明波通过这二者考察美的对象并赋予其诗意般的朦胧情致,在古之笔法中又寻得自身体悟,再付诸笔端形成一家妙笔。此妙笔并非只是来源于单纯的感受,更多的是从师古人的笔法中提炼而出。其次,画者对物性的气韵特质要有所领会。这需要画者游历名山大川,俯察丘壑之盛,同曲水、小桥、亭台畅叙幽情,感受万千气象中的山水景致之韵,将感受提取到笔墨中融贯之,韵与和谐由此生发。此文便通过欣赏刘明波山水之作,浅析其笔墨生发出的性灵之美。
出生在齐鲁大地莒南的刘明波,在求艺的路上,从考入临沂艺术学校到于中国美术学院深造,再到去广西艺术学院读研,又在广西工作一年后平调于山东师范大学任教、工作至今。这从北下南又从南北上的艺术经历,使得他的作品呈现的风貌多式多样,唯独不变的是作品给人的视觉上的舒适感。其画作以给人的距离感和引人入境的梦幻般的灰调、整体严谨又和谐的经营方式,成为可以引发无限遐想的景观入口,是真是幻,是虚是实,亦是观者内心的悸动……
晨曦耿五色 145 cm×75 cm 绢本设色 2020年
他的山水画作或以纵向四尺以上的大幅,或以横向小品进行创作,无论大小,其内在的敏锐总能体现无遗,跃然纸上的是他对自然的热忱和经过了过滤的随性之物象。其画在视觉上呈现出独特的距离感。此距离感不是指画作给人一种生冷孤傲之感,让人产生疏离的距离感,而是从欣赏的角度来观看作品,所绘制的景象多以烟云雾霭笼罩,好似隔了一层薄纱看景,又像是玻璃起雾、摄影镜头特效的处理。总之,有一“隔”之感,让观者不自觉想要凑近、想要拨开云雾窥探其究竟。如若离近了又失去了这“隔”的效果,给人以如用指尖触碰,景象就会立即消失的梦幻泡影之感。这便是画作审视角度的妙用处理,近距离则感受不到景致相互间的气韵流动。若想一探其生动的气韵,还需要体味其作品中笔墨的妙用。譬如其作品《晨曦耿五色》,左右两处山石夹一涧,溪水从石间而过,流淌至画面左下角低洼处。以自右向左再望向远方的移动式立足点经营绘制,上留天、下留地的道家天地观融于画中,这与宋人郭煕的道法亦有相通之处。王微说:“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这“一管之笔”即指中国画,写出的“太虚之体”便是道的呈现,在画中便是指,作画的布局经营要从狭隘视野和实际的景致里脱离出来,从而进入无穷的空间和充塞于空间中的生命。在笔墨的表现上,《晨曦耿五色》以青墨润笔勾勒山石结构,以干笔渴墨皴点擦之,再缀以处理后的淡焦墨点于画中作为醒笔。层层复笔叠加,更有宾翁(黄宾虹)“五笔”造化(五笔,即平、留、圆、重、变)。以涧为轴,左右两边石块整体为三角形相对,单独山石多呈方形。比较其墨色,山石较之远山前实后虚,较之曲水石阴水阳。命名为《晨曦耿五色》更有一妙:结合“阴阳五行说”,《周礼》中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五色,即青、赤、黄、白、黑),五色在其画中并非设色而是画中经营所设天地、阴阳、水流声、清晨雾气等,构成一个整体的视觉体系。青墨、宿墨、淡赭等相碰撞,依旧使画以淡示人,形成整体而和谐的、属于刘明波独有的格调。
崂山北九水写生之一 128 cm×80 cm 绢本水墨 2023年
荆浩的《笔法记》提出,“夫雾云烟霭,轻重有时,势或因风,象皆不定”。对于气象的呈现,刘明波近几年更趋向于表现空灵烟霭的美感,这种美感和上述画作所让人产生的距离感是密不可分的。画面中留白、物象之间的距离、气象的迷蒙加上笔墨的妙用,使画作得以“绝缘”,自成一境。这一境跟画者自身心性是密不可分的,由画可读出画者的为人谦卑、精神淡泊。读其作品《松风炽矣》,会产生老生常谈的“知行合一”的既视感。画中无论近处山石,还是远处隐约的古塔,皆以虚像表现,笔笔淡墨却又节奏分明。走近些看,山石又各有其态、各有其气。山、水、树、石、塔用笔多变,不拘一法。画中山脊处,独一株松树最为苍劲,其余松树以“Z”形环绕。无论是山脊,还是崖间松之形象,均以直干为主。近处山石上寥寥逸笔似“天风浪浪”,对比不为所动的松树,其气势可谓“真力弥漫,万象在旁”。松树一株株向上的势,又把人之向往带向远方的隐约之塔或是心中所向。所向之处或许是敬畏之心,或者只是久违的老朋友。回过头再看这株众木之首的松树,松针的用笔实入虚出,用润笔勾形,以渴笔丰富层次,再写古藤、节窟、松鳞,使松显得更为古老傲岸,作为“主心骨”以身作则的势气巧妙生发。再结合远望式的取景画山法,前出一山占去画面一半的画法在布局上也是一新,后半部分营造飘渺留白的意境又同古法一致,二者结合便是“与古为新”。新意之上、灵动之间所透出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底,巧妙地融合古法与现代审美。他的画中呈现出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流露出自身同气象间共同产出的和谐与生机。这种生机不仅来源于他与自然、与古人、与自己的对话,更来源于他通过沉稳且扎实的笔墨,将自然的美、古人的智慧、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古人的致敬,更是对自己的表达。
自古文人画好追求“静气”。明末清初画家恽南田说:“画至神妙处,必有静气……画至于静,其登峰矣乎。”对于写生创作,刘明波转文人画之“静气”,似是穿越时空与石涛隔空对话,笔下尽显“动”之气象。石涛《画语录》开篇即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以刘明波“崂山北九水写生”系列作品为例,品鉴其“动”象魅力。北九水是青岛崂山白沙河的上游,河水经过山脚有九处折流,人行河畔小路需要涉水而过,恰有九涉,故称九水。创作中描绘的似乎不是什么日丽风和之天,抑或是画者有意为之,《崂山北九水写生之二》和《崂山北九水写生之三》之中都有雨迹之象,这一直白的气象打破了空气的宁静,打破了传统隐匿的表达,给画中增添“动”之态的同时,又是对审美距离的表达,一层雨滴落下就有一片氤氲之景的呈现。河水的流动、转折处水与石碰撞出的水渍溅出的动势,加上画者创作时的心动,不断冲击着创作中所产生的“太朴”(即混沌)。刘明波从“太朴”中找寻自我,在“一管”之下,画出心性那一瞬的悸动。
崂山北九水写生之二 128 cm×80 cm 绢本水墨 2023年
勇于尝试与对传统笔墨的思考是刘明波绘画的重心。古人画诀有“实处易,虚处难”六字秘传。对于虚,刘明波可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整观其画都是虚,细观却见虚中有实,虚实相生。他在创作中对于物象的观察和理论进行思辨,再结合自身心性表现出独有的烟霭意境。从当代人视角来看,这意境并不是完全抽象的,即使是不懂画者亦可从中领会一二。单从这一方面讲,刘明波的作品是贴切的,是被大众接受的。众人观其作品时,或许看见画中物象,或许看见画中意境,然画者早已超脱画面意境之外,更多追求的是平淡且天真的意趣。在刘明波的画作中,欣赏自然美的同时,更可以感受到画者的情感与心境。他的画如同一首首优美的诗篇,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精神的滋养。这种滋养,来源于画者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更来源于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深刻理解。
(文/廖靓)
崂山北九水写生之三 128 cm×80 cm 绢本水墨 2023年
翠挹三清 208 cm×78 cm 绢本水墨 2021年
(来源:艺术理论研究)
画家简介
刘明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