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自然 享受田园
——何冠霖系列风景作品解读
远处的山脉浸在层层的薄雾中,时隐时现;近处的山峦有溪流从山口处溢出,潇洒地奔腾倾泻,蓝天下有群鸟掠过;翘角的木瓦房壁上缀满了成串的玉米,并与四周浓密的枫树林以及高矗的温厚的麦垛携手勾连,组成令人炫目的秋日金黄……田园诗般的画面,在画家何冠霖笔下悠然生成,当我们走到这些画作面前,容不得片刻迟疑,便欣欣然,全部接纳。
《飞的梦想1》160cm×160cm
《飞的梦想2》160cm×130cm
不得不承认,每次在观赏何冠霖的风景作品时,确让人有一种动情而舒坦的感受,观乎: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枫红麦黄,自在自然;听乎:鸟啼水吟,风鸣叶摇,羊咩牛哞,交响混成,犹如天籁。特别是人在困顿焦虑时,何冠霖画中的田园净境让人平息,让人释怀。
作为风景画家,何冠霖的绘画语言有着较强的个性特征:他不像本土的风景画家那样喜用单纯的灰色或偏冷的褐色基调去铺成画面,他偏好那些耀眼的艳丽的暖色,这很像北方的风景画家擅用的颜色;然而在表现手段上,又不同于北方画家那样:常以大笔色块的重叠交叉形成厚重粗粝的肌理,来简洁地概括和凸现北方那些充满雄浑苍凉征候的景致,并借此传达出某种带有宏大叙事的激越情感和欲望张力。而何冠霖的不同在于,他游离出那种简洁的、概括的表现套路,把他认为必要的细节增补上去,让本该存在的存在,让本该丰富的丰富。
《天堂有鸟》180cm×180cm 油画
《消失·猎人》90cm×170cm
他让高山巍峨雄浑而不失纯朴和亲近;让大树苍桑遒劲而不失丰盈和多姿;他用自由翻飞的鸟儿去稀释蓝天的寂寞和深邃;用农舍、麦垛、牛羊去搅动起大地的生机和浪漫,而不仅再是苍茫和荒凉。同时,他也借用了版画的技巧和元素,用平面的线条和单纯的色块去拼接出光影的效果并抑制过多细节可能带来的某些匠气。他试图以此去勾勒出他心中的风景,是一种可从心理和生理感知并触摸的充满着柔软、灵动、宽爱、祥和的既具有浓郁的人文感性,又不失理性秩序的人间田园,并试图用这样的图式来召唤和抚慰那些被困于林立的高楼中、迷失在眩晕的霓虹灯下、沉溺于功利、被“锁”于冷寞的人际幕墙内的欲求解脱的“现代难民”。
《家园》100cm×80cm 油画
《花开的声音》81cm×65cm 油画
人们常有字如其性、画如其人的感慨。现实中的何冠霖也如其画一样,有着温和、中庸,既爱幻想又讲求理性的文雅气质。他关注当下,也爱讨论社会热点问题,但从不与人激烈争执。他憎恶对人脉关系的功利性经营,避开利益的纠纷,但又能与他人和睦相处。面对现实,也常困惑、迷惘,但从不“久留”,他自认为有路可逃:这就是他营造十多年的山水田园。
《又见阳光》170cm×90cm 油画
《好年景》90cm×170cm
其实,何冠霖执迷于山水田园,和他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联。他出生于军旅之家,上世纪70年代,从父命,当了兵,常被派到川西高原执行任务。高原上那绚丽的自然山水,那舒缓的牧歌式的田园生活,对于这个来自常年云遮雾罩盆地、对“文革”时期惨烈内斗深怀恐惧和迷惑的年轻人,有着怎样的巨大反差和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高原那恍若隔世般的自然人文图景令他震撼和沉醉。自那以后,他的绘画生涯就再也没有离开那片山水。当然,作为一个正处在创作峰值期的中年画家,有人会质疑他沉湎于山水自然,而对中国当下的现实景况采取某种回避、逃离的人生立场和态度,但十多年来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忠诚却是无可厚非的。
《又是一年好秋天》160cm×160cm 油画
《远湖》 160cm×160cm
在何冠霖创作的风景中,我们还注意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即在他的系列作品中,基本上都是对秋日的描述。仅以“秋”命名的作品就有很多,如《秋风过》《秋风又起》《秋日水塘》《金秋又至》《秋凉》《深秋》等等。秋天,是一年中天高气爽,果木成熟,庄稼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们经过耕耘、播种及收割后,进入惬意而闲暇的季节。或许可以说,作者在乎对秋的歌颂,不仅仅是因为秋日叶红麦黄的外在美景(其他季节的景致也各有其独特丰富的审美内涵),而是领悟到只有秋日,劳作的人们才可能把那躬于田野的脊椎,朝向土地的头颅伸直和抬起,人们终可享受收成,盘算来年。
《相约金秋》160cm×160cm 油画
《快乐飞鸟》160cm×130cm 油画
而作者笔下的那些苍桑而多姿的老树,那些高矗而温厚的麦垛,那些没膝的秋草,是大自然为人们提供的可以依偎,仰卧的席梦思。人们在那上面可以谈情说爱,可以仰望高山和星空,可以尽情享受谜样的风光,谜样的人生。这里,享受成了秋的核,而享受具有时间的开放性,这期间无论人们围桌畅饮,舞袖放歌,谈婚论嫁,还是闲目凝思,胡言乱想,都可以放到这核中。由此,在作者为我们绘制的一幅幅秋日的图景中,我们可以看到,伴随这作品的还有一条充满浪漫幻想的享乐主义的溪流,而这条溪流在何冠霖十多年的作品里,就一直没有停息过。
《核桃树》 130cm×97cm 油画
《五月龙舟亭》130cm×97cm
《自然源头》160cm×130cm 油画
2010年上半年,何冠霖创作了几幅新的作品,取名为《纸折》系列。在这几幅作品中,我们看到两棵不同的老树,一棵根植于大地,周围是溪流,一棵是悬于天际中的躯干。之前的秋日系列作品中的房舍、牛羊和草垛等散发着浓烈生活气息的人文景观被一群向前、向上飘浮的纸飞机、纸鹤取代。作品里的自然更加纯粹,而纸飞机和纸鹤赋予了作品某种象征性。前不久,作者曾向我讲述过,他画的那些田园景致,很多已经看不到了,当今的工业化扩张也漫延到了他曾心醉神迷过的净土,他对此感到很焦虑也很无奈。这让人想起数年前在全球放映,并引起轰动的美国大片《阿凡达》来。不知何冠霖是否受到《阿凡达》故事的影响,至少他的这几幅作品让人强烈地感觉到那极为相似的情境。
《开花纪3》185cm×60cm
《开花纪4》160cm×130cm 油画
纸飞机、纸鹤代表了儿时的梦想,是儿时记忆的符号,是否表明作者想通过这样的图式告之我们他内心的独白:不要再企求在宇宙间还有一个可供人类挥霍的潘多拉星球,那潘多拉星球其实就是我们赖以存在的地球,我们就是那地球上的潘多拉原著民。而那入侵潘多拉的敌人正是我们的贪婪和欲望。我们已经知道,自然再仁慈和宽容,再慷慨和博大,也承载不起我们无度的贪欲。放纵贪欲最终的结局就是剿灭我们原著民最后生存的生机。因此,如果《阿凡达》的故事让我们震撼,让我们感同身受,那么就让我们由衷地去珍惜大自然养育人类的甘露,由衷地去赞美她美不胜收的容姿。而那穿行于树木和蓝天的纸鹤,就像每个人在儿时,穿行在母亲身旁游戏的身影。这是每个人几乎都无法忘怀的人生最美的图景。
《曾经的相约》140cm×120cm
《红果》160cm×160cm 油画
当然,如果这真是作者在《纸折》里想告之我们的内心独白,那么在此就让他的独白变成我们共同的诉求,并托那纸鹤把我们的诉求带给造物主,告诉她:我们曾愧对了她的造化,曾亵渎了她的仁慈,我们遍体鳞伤,风险重重,如今我们正寻找路口,想从那里折返。我们想回到《秋风又起》的《十月》,想回到《今秋又至》的《燃乌湖》,想重温《梦想》中儿时的天真与嬉戏,因为,我们离家太久了。
(文/子梁)
作品欣赏
《流水无常》170cm×90cm 油画
《我们一起回家》300cm×100cm
《暗流》 160cm×130cm 油画
《西行路》160cm×160cm
《下云南》220cm×45cm
《一路向西》160cm×160cm 油画
《自然源头》 160cm×130cm 油画
《走过远山》160cm×160cm
(来源:心悦美术馆)
画家简介
何冠霖,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副会长、油画艺委会主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昆仑风景油画研究会秘书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作品参加“第九、十、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美展”,获得“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全国美展”二等奖、“加拿大国际水墨大展”佳作奖、“庆祝建党8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金奖、“巴蜀文艺奖”、 “四川省美展”金奖等多个奖项,被评为首批“四川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 。出版《何冠霖油画》等个人画册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