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8-29 10:07:44
听新闻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阳光下的教堂 13×19cm 水彩 朱沙

七丘之城

“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句谚语,说明罗马声名之盛。头一回来这里,自然有很多的想象和期待。从机场一路去驻地,经过古罗马的城墙,来到老城区。说实话,一路看来,这里的建设显得老旧了,远没有我们的公共设施光鲜,高速路有些老化,绿化带似乎也好久都没人打理了。和我们对资本主义退化的想象一样,一路行来,建筑上到处是涂鸦,同样显得陈旧了。

导游说,几十年前就这样了,现在当然会显得陈旧了。这让我想起了纽约老旧的地铁,但清朝的时候他们就这样了。这里机器代替了人力,但电子支付还没有流行,没有处处扫码和app,也并没有时时都埋头各自看自己的手机。时代在变化,意大利,也许整个欧洲都还在几十年前他们建起来的生活节奏之中。而我们自从有了手机上的朋友圈,就都活在了新时代,活得更光鲜了。

第一站去了一个建在小山上的卡皮托里尼博物馆。对称的三栋宫殿式建筑合围的格局,中间的广场据说由米开朗基罗设计。里面陈列了古罗马时期留下来的各种艺术品,以雕塑最多。古罗马的艺术过于实用和功利,要说艺术性的话,还真没有古希腊的那种审美的范儿。大,是一个特征,大概需要彰显权力,塑造一种尚武精神。见到奥古斯都巨型汉白玉雕塑的残片,摆在院子里,头像就有三四米高,保存完好,一副不怒自威的坚毅面容。在展厅里陈列着大量的个人肖像雕塑,都过于忠实于对象而显得平平无奇,似乎和艺术家没什么关系。当然也看到一些熟悉的,比如罗马青年、荷马像、卡拉卡拉像等,这些雕像因为曾被翻制成石膏像,作为习画的范本而广为流传。还有一些来自生活、战斗中的雕塑做得特别生动而有表现力,比如和鹅玩耍的男孩,狮子撕咬战马等等,算是其中的精品。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古罗马遗址

其实去看这个博物馆最值得的,是在这座小山上可以俯瞰古罗马城的遗址,高耸着的残存的罗马柱,还有巨大的神庙和宫殿的遗存,古罗马之盛,可见一斑。这些遗迹会激起人的想象,连接起当下和历史。曾经主宰欧洲大陆的古罗马,将地中海变成了自己的内湖,同时在政治、文化上的影响了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真正成为不朽神话。

甚至古罗马衰落以后,古罗马的废墟也成为一道特别的景观,成为画家们笔下重要的风景,对废墟的欣赏和表现,成为一种时尚和美学。怀古、凭悼,就像中国古人寻幽访古,面对遗迹触景生情,吟诗作赋。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罗马斗兽场

斗兽场就是古罗马留下来的废墟。看到真实的斗兽场,才会对巨大的体量有真实的感受。难以想象在五万人的注视和欢呼声中角斗士的对决、人和野兽搏斗的表演。据说剧场还可以扯起巨大的遮阳篷,在占地五千平方的巨大建筑扯起遮阳篷,无疑是当时高科技。在斗兽场的地下还有复杂的建筑结构。可以说,即使放在今天,奥运会会场的规模和气势也不过如此。

据说在古希腊时期还只能借助山势修起半圆形的剧场,因为罗马人发明了券拱,才得以将剧场修成完整的圆形,修得壮观雄伟。这种拱门的发明,不仅解决了工程中的难题,似乎也成为西方古典建筑中永恒的时尚,圆形的拱门随处可见,真成为了一种经典的美学符号。

从公元初到公元四百多年,这座剧场使用了四百多年。现在它还伫立在那里。斗兽场巨大的体量,以及两千年的岁月留下的沧桑质感,极具悲壮的感染力。尤其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微风拂面,霞光给它染上了一层玫瑰色的光彩,仿佛古罗马的挽歌在空中随风飘荡。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万神殿 13×19cm 水彩 朱沙

罗马遍地古迹,但在能参观的这些景点中,属于古罗马时代的,除了斗兽场,就是万神殿。万神殿的体量、气场,和众多的教堂比起来,完全不属于同一个世界。万神殿追求宏大的结构,简练没有多余的东西,大殿内甚至没有一根石柱。穹顶由很多块简洁的石料组合而成,顶的正中有一个圆形的孔,仿佛能连接天地,使这座封闭的建筑具有一种通天的气质。光从四十三点四米的顶端倾泄而下,可以在不同的时段照到不同的角落,这座建筑足够雄伟,具有一种包容一切的力量。相比之下,其他的教堂则充满修饰,营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而万神殿就是一座建筑,它仅仅用建筑本身,让观者进入它的气场,并为之震慑。如果要寻找一种神圣、崇高的审美体验,那么,万神殿,仿佛为我们建造了一个体验的模型。

斗兽场、万神殿都是古罗马的遗存。也只有古罗马时代才有这样的气魄,一个征战四方、攻无不克,自然底气不同。记得在以前在俄罗斯也见过一些巨大体量的雕塑,也许也正对应了那个时代的苏联作为超级大国的气概。当然,这些艺术往往也是权力集中的体现,否则不可能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来修建这些体量巨大的象征性物体。但无论如何,它是人类历史上艺术的一种类型,今天来看,依然足以给人震撼的力量。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罗马小街 13×19cm 水彩 朱沙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西班牙广场 21×14cm 水彩 朱沙

电影具有足够大的影响力。因为一部《罗马假日》,让全世界的观众都知道了“真理之口”和许愿池。

这两个景点在电影中的桥段充满浪漫色彩,让人难以忘怀,现在都成了热门的打卡地。大家都排着队,将手伸进这只名为真理之口的怪兽嘴里,拍一个照,然后马上离开,因为还有很多人排着队。这个古老的测谎仪无疑让大人们也觉得很有趣,不是测谎,而是自己也天真了一把。在许愿池则可以更放开地撒一下欢,自拍、扔硬币许愿,人挨人,各种肤色的人挤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的打卡的乐趣。可以说这是媚俗,但这个世界上的人不都是在娱乐和自娱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教皇万料不到,他这组巨大的奔放的巴洛克式的雕塑和这个流淌的碧绿的水池,在今天会成为全世界观众的打卡地。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新圣母广场14×21cm 水彩 朱沙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罗马餐馆 13×19cm 水彩 朱沙

罗马老城并不算大。我们在街巷里晃悠,穿来穿去,常常一出巷口就看到我们去过的或者见过的地方。因为这里的标志性建筑和雕像太多,教堂比比皆是,据说有六百多座天主教堂。宗教是西方传统绘画和雕塑发展的重要推手,但很多宗教题材的绘画雕塑的杰作现在几乎都没有在教堂而被陈列在博物馆里,成为供现代人欣赏的艺术珍品。但在罗马还有不少仍在教堂里的杰作,仍然发挥着阐释教义的作用。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召唤马太》

卡拉瓦乔的《召唤马太》等三件作品,就还摆放在一座教堂的一个神龛里,是马太的三部曲,讲述马太从目不识丁到一个圣人,最后遇害的一生。在罗马可以看到不少卡拉瓦乔的作品,而《召唤马太》无疑是卡拉瓦乔的力作,因为他有些作品显得有些别扭,人物的表现没那么服帖,感觉画得有些匆忙。但《召唤马太》中的人物表现得很充分,惊异的表情表现到位。对光的表现也很出彩,画的上方,光照在墙壁上的光影的渐变和轮廓的虚实表现恰到好处,散发着一种如时光流逝般的虚幻。其实像卡拉瓦乔这样在近乎黑色的底子上作画,背景上的这些灰色层次可能并不太好过渡。因此他好多画都留着大量的黑色底子,显得缺乏主体和背景的衔接。但黑色底上画出来的强烈光感正是卡拉瓦乔作品风格的最显著特征,这种强烈的对比也成为巴洛克的重要特征。和之前画家比起来,卡拉瓦乔是大胆的,有创见的,无疑他是开巴洛克风气之先的大师。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大卫与哥利亚的头颅》卡拉瓦乔

后来在博尔盖塞美术馆看到了好几件卡拉瓦乔的作品,应该说,作品质量并不整齐,但其中画大卫的一件感觉到位,大卫直接提着人头这种安排,也让人记忆深刻。这张画卡拉瓦乔早年就画过一张,而这一张画里的大卫和大卫提着的人头据说就是以卡拉瓦乔本人年轻和年老的形象来画的,而且完成于他去世的那一年,这样来看,这件作品可以解读的东西就多了,这张画确实弥漫着一种死亡的气息,同时又带着一种宿命。

另一件《带果篮的少年》则有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温情,从他对果篮里水果和衣纹细致入微的表现来看,不难发现那时作画很认真,想必是他早期的研究性作品。其实如果抛开技巧,卡拉瓦乔对人的表现,往往能直取要义,表达出他自己的感受,而非面面俱到去追求完美的画面,这正是一个天才画家的体现。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多利亚 潘菲利 13×19cm 水彩 朱沙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夕阳下的教堂 13×19cm 水彩 朱沙

还有一件在教堂里的杰作是《圣特蕾莎的狂喜》,这件巴洛克雕塑的典范在一座并不起眼的教堂里。现场看来,这组雕塑在动态的设计上具有一种轻盈飞升的动感,衣折如波涛般起伏着,尤其是这座雕塑后面设计了放射状的金属线,仿佛圣光普照,更加强了神圣迷幻的氛围。这样的雕塑原本就专为教堂设计,它完全和教堂的环境融为一体。

后来在博尔盖塞美术馆看到贝尔尼尼的大卫、掠夺萨平妇女、还有阿波罗和月桂树,都堪称绝无仅有的杰作,仿佛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动感的细胞,扭身的大卫一触即发,劫夺的互相合与分的张力、阿波罗似乎向上飞升的动感、皮肤质感的表现,无疑都将雕塑视觉的感染力发挥到了极致。贝尔尼尼表现的都是瞬间的、激动人心的动态,那是一种漂亮的、颤动着的美。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圣特蕾莎的狂喜》贝尔尼尼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掠夺萨平妇女》贝尔尼尼

贝尔尼尼无疑是肉眼可见的天才。除了雕塑,他对室内装饰的设计能力也出类拔萃,因此才会有像圣特雷莎那样融入情景的雕塑作品。除了雕塑本身,光线、环境,也成为叙事的重要手段,为观者营造了一个看得见的神迹。据说这件作品是由于他在教皇因诺森十世上台后,受到压制,不得不离开梵蒂冈,在外面的教堂去接的这宗小业务,也许也正因为如此,才更加用心,也才成就了一件名品。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梵蒂冈广场

梵蒂冈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城中之国,天主教的核心,教宗的居住地。当然,里面几百年积累下来的艺术品才是想去参观的最主要原因。去之前的记忆中,有一张照片,大概是俯拍教皇在梵蒂冈登基时的仪式,场面之宏阔,建筑之精致,历久不忘。然而作为一个游客去参观,并没有觉得那么美,闹哄哄随着人流沿着室内并不宽敞的通道如进入迷宫般绕来绕去,去参观那些让人目不暇接的艺术品。但说实在的,记忆最深的就是西斯廷礼拜堂里米开朗基罗的壁画了。

进入西斯廷礼拜堂有一种神秘感,特别强调里面不能拍照,进去还真有些意外,没想到闹哄哄堆满了人,有好多工作人员在里面维持秩序,指挥参观者按要求走安排的路线和站立的区域,如果没有人维持秩序还真有可能会发生踩踏事件。

一进礼拜堂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没有想象中宽大,但比想象中远为要高,天顶和四壁都画满了图画,两边的墙壁上有波提切利等多人分别完成的圣经故事组画,当然最让人震撼的是米开朗基罗的天顶上《创世纪》和正面墙上的《最后的审判》。难以想象,米开朗基罗独自用四年就完成《创世纪》这件旷世之作。仅从感知到的空间来说,人对于这个18米高的穹顶来说有些太渺小了,凡人难以征服这个巨大的空间。据说他画完天顶画的那段时间,几乎只能抬着头看东西了。我猜画虽然是他独自完成,应该还得有帮手,因为很多地方需要下力气,而且湿壁画需要边敷边画的。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西斯廷礼拜堂

米开朗基罗是一个沉重的画家。他的雕塑太有分量感,让人感觉抬不动,如果和后来的贝尔尼尼相比,两者恰恰相反,后者轻盈漂亮。我觉得这是由于米开朗基罗总会将每一个形体,即使是小起伏都做得很有形体感,同时又能保持整体团块的厚重。在他的绘画上同样如此。无论男女,都充满肌肉的团块,似乎马上就要痛苦的痉挛,以至于《最后的审判》中的那些天使也有难以飞升的下坠之感。

然而,这种分量却充满了一种精神性,据说米开朗基罗信奉当时流行的新柏拉图主义,认为精神和肉体对立的,这种精神和肉体不可调和的矛盾,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灵魂想要挣脱肉体的悲剧性。这使他完全不同于达芬奇、不同于拉斐尔。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就在离礼拜堂不远的签字大厅,从体量上就无法让人觉得震撼,但确实处理得层次细腻,色彩明亮,另有一种优雅的格调。据说拉斐尔很会做人,尽管两人关系不睦,但在画雅典学院的时候,偷偷看了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画,可能深受震撼,于是将米开朗基罗补画在画面上,因为在开始的素描稿上并没有米开朗基罗的形象。

西斯廷礼拜堂和出来的走廊都不允许拍照,这是在意大利遇到的博物馆唯一一处。应该并非为了保护艺术品,估计因为礼拜堂是选举教宗的地方,为了维护一种神圣。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阳台上的风景 23×31cm 水彩 朱沙

罗马的天空每天都是新的。所谓地中海式气候就是夏天炎热干燥,就是每天碧空如洗,艳阳高照,难得看见一片云彩。罗马是一座舒缓的城市,号称“七丘之城”,最早是建在七座缓丘之上。这里道路起伏,路旁有如符号般的云松,不时还能看到那些荒芜的古罗马废墟,显得有些随意,有些松散,但它的历史、文化、艺术无与伦比,处处散发出耀眼的光彩。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托斯卡纳风景

托斯卡纳的原野

离开罗马,一路往佛罗伦萨而去。

高速公路的两边,是森林和平原,石碾形的麦草捆一个个散落在宽阔的麦田,远远地成了一个个的小亮点,天上是一团一团的云朵,构成一幅阳光普照下的异域田园图景。因为要去一座酒庄,车下了高速路在山区公路上蜿蜒行走,满眼尽是收割后的麦田,有的像覆盖在山丘上的巨大流体从坡顶倾泻而下。登上坡顶,举目四望,大片麦田覆盖在连绵起伏的山丘之上,一直延伸到到很远的地方。收割后的麦田有些灰白,有些伤感地铺展在大地上,静静地接受着阳光的照射,仿佛是一种疗伤。这种枯草的山坡会让人想起怀斯的那些画,光秃秃的、寂寥的土地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只是不同于画家选取的片段,这里是连绵不断的,更多一些辽阔和壮丽。

这一带属于托斯卡纳,是意大利中部的粮仓。

车一路游走,车窗外的风景不停地流动着,经过平地、山坡、村庄、树林,一派温暖而亮丽的景象。又会让人想起塞尚的那些风景,亮灰的黄色和绿色间插,平地和缓丘并行。也会想起莫兰迪的画,一律是亮黄灰色、灰绿色以及灰色的天空,如记忆般平淡,却又有着绘画的浓郁。看着这些风景,让人不禁有想要画它们的冲动。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古堡大门 13×19cm 水彩 朱沙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有拱门的大厅 13×19cm 水彩 朱沙

酒庄在一座小山顶上,据说这座古堡建于1444年。这座还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建起来的红砖古堡现在被一家公司收购作为酿葡萄酒的基地。据说意大利的葡萄酒并不逊于法国,只是不善宣传。品酒我实在不在行,也就是找一个感觉了。品酒的大厅里面有几道拱形的隔断,尽管简朴,还有些古堡的范儿,坐在厅里往窗外看,远处是逆光笼罩下的原野,顿生一种身在高处的优越感。在山顶上建房子,似乎中外都如此,尤其在古代,应该都为了便于御敌,一路常看见远远的山顶上有古镇,教堂、塔楼,依稀可见。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小镇余晖 31×23cm 水彩 朱沙

晚上就住在一个小镇旁。到的时候,夕阳西下,忙去镇子里转了转。一座古老的小镇,建在山顶上,一道一夫当关的石门是整个村子入口。进到镇子里,广场旁边几家餐馆的露天座位都坐满了人。对他们来说,晚餐才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仪式,似乎傍晚时分才是一天的开始,聚在一起吃饭、聊天。几片橘黄色的余晖老墙上,又慢慢褪去,这个古老而整洁的小镇越发显得闲适而平静。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正午 13×19cm 水彩 朱沙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世界第一冰激凌”旁的露天餐桌 13×19cm 水彩 朱沙

第二天去了千年古镇圣吉米尼亚诺,也建在山上,远远地就看见古镇里房屋众多,塔楼林立。古镇里有一家获奖的冰激淋店,号称世界上最好吃的冰激淋,买冰淇淋的人都排起长队。这座古镇名气太大,游客众多,也没来得及去细看有何特别之处。不管哪里,人一多,往往也就没了游览的兴致。

文艺复兴之都

罗马给人的印象是气势恢宏的,繁华的。罗马老城高低起伏,层叠错落,在视觉上也很丰富,尽管可能会觉得它有些松散,但罗马自有它的气度。

相比罗马,佛罗伦萨是规整的、简朴的,也自有一种优雅的格调。导游戏称佛罗伦萨为“佛村”。用今天的眼光来审视,佛罗伦萨城确实像一个村,因为它没有高楼大厦,保留着文艺复兴以来延续下来的样子。老城对面山上的米开朗基罗广场可以远眺佛罗伦萨,远远望去,除了圣母百花大教堂等两三处突出的建筑,全是清一色红色屋顶的老房子,完全就是印象中欧洲老城的样板。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百花大教堂远眺 13×19cm 水彩 朱沙

旧宫就是曾经的佛罗伦萨市政厅。旧宫里画满了湿壁画,但和梵蒂冈比起来就显得要简朴一些,但也气势恢弘,四壁墙上的湿壁画记录了佛罗伦萨和锡耶纳、比萨等邻邦交战的场面,都是跟这座城邦有关的重大战绩,里面还有瓦萨里的八组雕塑。旧宫的议会大厅非常巨大,据说可以容纳五百人集会。当时的佛罗伦萨是共和政体,可能正由于议会制,而不是集权式管理的城市,才使城市里的多数人财富相当,也才形成了佛罗伦萨城整齐划一的格局,装饰也多几何图案化,而非彰显华丽的繁复的具象图样。

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位于城中心最大的教堂,红色的六边形穹顶几乎就是佛罗伦萨的象征,由文艺复兴的著名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设计。这座建筑的外墙全是绿色孔雀石线条镶嵌装饰,外墙正面装饰了很多装雕像和绘画,是十八世纪重新装修时加上去的,而非文艺复兴时期的旧貌。教堂内除了主拱顶上有瓦萨里画的最后的审判外,并没什么装饰,没有罗马教堂那种几乎装饰到每个角落的富丽堂皇。

旁边的礼拜堂除了天顶,也没有壁画装饰,而是用一些简洁的几何图形进行装饰,和大教堂外墙上的孔雀石直线条纹装饰一致,这种白墙上绿色的几何条纹装饰显得很特别,有一种古典优雅的美感,正契合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这种图案式装饰应该就是佛罗伦萨的特色,这里的很多建筑都可以看到这种几何纹样的装饰,大概在文艺复兴流行的就是这种趣味。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佛罗伦萨 14×21cm 水彩 朱沙

16世纪的佛罗伦萨经历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危机之后,逐渐退出世界聚焦的高光舞台,再也没有成为文化艺术的中心。而罗马则在16世纪由于教皇对艺术的热衷,任用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在17世纪反新教改革中,教皇更是招贤纳士,在罗马营造豪华的教堂、圣像,所以才有了贝尔尼尼等这些巴洛克大师们大展拳脚的机会。因此,佛罗伦萨仍然停留在文艺复兴的风格之中,而罗马则有盛期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也因此,今天才有气质清雅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老城。只是有些遗憾,这里的街道路面应该已经翻修,不像罗马老城那样全是立石砌成,包浆发亮的古老街道。

如果说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中心,那要看了乌菲兹美术馆才会觉得名副其实。好比老城是硬件,艺术才是软实力。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大公夫妇》弗朗西斯卡

这里展示了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三个世纪里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中世纪末期到文艺复兴时期审美趣味的变化,丹培拉发展到繁荣,再到早期的油画,都有迹可循。不难发现,丹培拉从早期作为图案式的圣象画中的辅助,逐渐演变成为主要的技法,通过表现形体的明暗、透视、表现空间的明暗关系的设计等方法的探索和实践,逐渐演化成为一套成熟的表现真实空间的写实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从乔托开始,在圣象画中仅仅作为精神符号的人,到表现鲜活的真实的人,这一审美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那个时期众多优秀的艺术家群体来实现,在这里可以看到比美术史更鲜活的艺术家群体。据说在那个时期佛罗伦萨的艺术家有一千多之众。

回想起来,自己在大学时期学到的那几个文艺复兴的画家,他们的风格究竟有何不同,前后有何差别,除了文艺复兴三杰、波提切利,那个时候看过的那些泛黄的作品幻灯片早已模糊不清了。当然后来也陆陆续续看过好多画册,参观过不少博物馆,但都是一种整体中带着零散的印象,现在总算能完整地浏览这一时期比较系统的作品,直观地了解这一发展过程。

乔托、马萨乔、乌切罗、安吉里科、李比、弗朗西斯卡、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等,佛罗伦萨优秀的画家群体在这里得到鲜活丰富的呈现。比如乔托对人的表情的刻画,和之前的圣象画比,确实就很不相同;李比对多人物空间的明暗控制,也确实比之前的画家进了一步;而达芬奇的薄雾法,充分体现在他对中间色的微妙过渡;波提切利《春》里的油性丹培拉与丹培拉的混用,《维纳斯的诞生》这张布面油画技巧的生涩,只有看了原作才有了自己的答案。看了原作,就好像揭开了这些作品神秘的面纱,看到一张真实的画。

当然,乌菲兹美术馆还有很多名家大师的作品,能记得着的,比如矫饰主义时期巴米基安尼诺的《长颈圣母》还有提香、卡拉瓦乔、委拉斯贵之等人画,都是画家数得着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美术馆还有一个自画像板块,全是历代画家的自画像,在其中找到了几个熟悉的面孔,维拉斯贵支、安格尔、德拉克洛瓦,在中国的画家中看到了潘玉良,应该是她的老师给她画的肖像,还有当代的火药炸出来的蔡国强和乐高拼成的艾未未。

乌菲兹美术馆看了五个小时,最后的一些部分还是匆匆略过。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巴杰罗博物馆Ⅰ 13×19cm 水彩 朱沙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巴杰罗博物馆Ⅱ 19×13cm 水彩 朱沙

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显赫一时,其家族权势和财富自然也是格外豪横霸气。圣洛伦佐教堂有美第奇家族的礼拜堂,这座礼拜堂室内空间超高,里面的内墙全是各种不同的大理石镶嵌铺装而成。里面安放的都是美第奇家族的佼佼者。

这里有米开朗基罗为美第奇家族的两位大公洛伦佐和朱利亚诺所塑的大理石雕像,以及墓前昼夜晨昏四个人体雕塑。著名的石膏像小卫就是朱利亚诺的头像。整座雕像头略显有些小,但做得很漂亮俊美。身体部分同样是米开朗基罗式的发达肌肉,昼夜晨昏则完全是米开朗基罗的风格,都有紧张的仿佛在思考的肌肉块。两位男性还没有完全完成,其中一个的头部还没有细化打磨和抛光。这四个雕塑中,男女人体打磨得有些不同,女的完全抛光打磨,很光滑,而男的打磨适度,带有些粗糙的质感。而由于打磨程度不同,男女雕像的肤色也看起来不一样,自然形成了雕像色彩的差异。

圣马可教堂是一座庭院式的建筑,有点像中国的四合院连着四合院。庭院的四周是宽敞的过廊,四边是整齐的廊柱,廊柱之间圆弧的拱形相连,色彩很素净。这种小拱形廊柱是佛罗伦萨很常见的风格,古雅朴素。四周墙壁上方画满了湿壁画,经过时间的洗礼,变得更加灰淡,甚至有些脱落了。这是一所修道院,楼上全是很小的隔间,是修士的住所,每一间的窗户都很小,每一间都有一幅不大的湿壁画,全是圣经里的内容。从这座完整的老建筑,可以窥见古代修士们的生活日常。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受胎告知》安吉里科

安吉里科就在这里。一上二楼,迎面墙上就是他那张著名的《受胎告知》,画面清新淡雅,散发着圣洁素朴的光辉。这位修士画家的确心如止水,不紧不慢。画描绘的场景完全就是以圣马可教堂里的内景为蓝本,展现透视空间的带拱顶的廊柱,简朴而平淡。和很多《受胎告知》比起来,这张画没有繁复的装饰,没有华丽的色彩,但却显得格调高古、卓而不群。因为这件名作,这座古朴的教堂熠熠生辉。

教堂中还有基尔兰达约的《最后的晚餐》,此外,还有一张很大的湿壁画,也相当不错。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底楼的展厅里,全展出安吉里科的圣像画和祭坛画,色彩如新,红蓝色明艳,灰色则润泽柔和,充分体现出色层重叠形成的色彩美感,和他的湿壁画完全不同。和同时代的画家相比,他应该在媒介的使用上有其独到之处,尽管作品标明为丹培拉,但从画面看更有油画的韵味和油画的饱和度。

皮蒂宫是美第奇家族的宫殿,据说是美第奇家族在16世纪从一个银行家那里买下来的,19世纪意大利成为王国后,这里曾是王宫。宫殿外观色彩很朴素,宫殿大门进去是一个巨大的庭院,四周是巨大的廊柱围成的走廊,相当气派。现在这里是美术馆。皮蒂宫的画都满满地挂在墙上,琳琅满目,目不暇接。里面有提香、拉斐尔的好些代表性的肖像画,让人记忆深刻。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男子肖像》提香

细看之下,才发现提香的肖像是极简练的,有点惜墨如金的味道,而且对人物精神气质的把握独具慧眼,把握很到位,不像很多平庸的画家,面面俱到,却总难以给人留下印象。

出乎意外的是,里面竟然有很多拉斐尔的油画肖像,因为之前在梵蒂冈看到过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他的湿壁画对微妙的亮灰层次的把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包括在乌菲兹看到他的油画《圣母子》也是非常细腻柔和的,而皮缔宫里拉斐尔的肖像则是完全是布上油画,笔触明显,笔法概括,暗部的颜色似乎是直接涂上去的,也比较厚,这样看来,这时候的油画似乎和丹培拉没有太大关系。15世纪下半叶的画家们包括拉斐尔、波提切利这些画家都开始尝试油画,极可能画家们把油画当成一种新的材料,并运用新的方法进行尝试。因为依托物从板上变为布上,从丹培拉变成了粘稠的油画,材料特性有极大的不同。而丹培拉基本都是小笔触在板上完成的,到15世纪中叶,丹培拉绘画达到了顶峰,层次细腻、色彩微妙。由此看来,油画技巧确实应该是由后来的鲁本斯将油画技法发展为一种成熟的技巧,材料的审美成为一种定型的模式。正是造型和材料技法的积累,油画才得以迅猛发展,成为一种普遍有效的方法。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基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品考察的一种判断。

皮蒂宫的收藏一直到现代主义,包括塞尚等人的画,不过那几个厅不知何故未能开放。但它收藏的19世纪的一些作品也非常精彩,这个时期的绘画要轻松很多,兼有直接画法,尤其有些小风景,概括简练,却很耐看。里面有几张安东尼曼奇尼的作品,不算他的精品,但都画得奔放老辣而又松紧有致。从他的方法来看,都不按部就班,有很多偶然效果,画面乱中有序,很有表现力。此外,在油画色层的运用上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皮蒂宫后面有一个西方式的园林,拾级而上,可以穿过皮蒂宫的屋顶俯瞰佛罗伦萨。

在佛罗伦萨的最后一天去了两处地方,去看了多纳泰罗略具媚态的大卫像,还去了另一处博物馆,那是一处老宅。佛罗伦萨的老房子比比皆是,很好奇想看看内部的模样。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起居室 13×19cm 水彩 朱沙

这所房子里功能设施齐全,甚至有防御盗匪的瞭望孔,有像井一样可以从底楼往楼上运送东西的暗道。但吸引我的还是建筑内部岁月沉淀的气息和细腻的室内光影。四层楼的高差,在很多位置都有特别的光影变化,从门外看门里,门里看门外,都有特别的角度,从楼梯上可以看到光从外墙的大窗照在围廊上形成的光影变化,这座包浆的黄灰色墙面的老房子,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味道,就好像没有主角、光影细腻的一幅画的场景,永远凝固在了怀旧时光的昏黄底色之中。这种场景不由让人想起如维米尔、哈莫修伊那样的画面,室内光如谜一般神秘,散发着一种永恒的光辉。

佛罗伦萨,就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历史场景。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水上城市 13×19cm 水彩 朱沙

威尼斯与“威尼斯双年展”

威尼斯,一座独一无二的城市。想象下,把城市的街道变成河道装满海水,那就是威尼斯。这里没有公路,河道就是公路,坐船就是坐车。只是河道里实在充满了一种喧嚣的繁忙,各种船只来往交错,连贡多拉也有一种急匆匆的味道。在岛上可以步行的大街小巷同样挤满了游客,满街都是纪念品商店,玻璃制品、面具,琳琅满目,充塞了这里的视觉。游客太多,往往也就没有了游览的雅兴。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威尼斯小景 19×13cm 水彩 朱沙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威尼斯的傍晚 19×13cm 水彩 朱沙

只有在偏僻一些的街道,可以体会到威尼斯的惬意。落日时分,从河道往岛外看,殷红的落日映照在水中,波光粼粼,金光闪烁。夜色将临,船只都回到各自停靠的地方,忙碌的一天结束了。不时有人划着单人皮划艇,带着一队划着皮划艇的人,顺着水道划向岛外,估计是夜游威尼斯的项目。岛上的居民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早上出行,傍晚归来。旅馆旁边有一个老太太黄昏时出来坐在自家门前,一言不发,安安静静一直坐到天黑,才慢慢回到屋里去了。对游客来说,这里是美如画的威尼斯,但对他们来说,这里也许只是家的所在。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清晨 23×31cm 水彩 朱沙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威尼斯的下午 23×31cm 水彩 朱沙

据说威尼斯的建立是五世纪当地的意大利人为了躲避北方的伦巴底人的入侵,才跑到这片海边滩涂修建起这座城市,后来这里有了繁华的商业,并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曾经的威尼斯画派就诞生于此,不过也许商业的影响太大,威尼斯画派的作品确实都有些浮华,技巧上大开大合,显得有些匆忙,审美上也比较世俗化。其中早一些的提香、后来的委罗内塞、丁托莱托是其中的翘楚。在威尼斯学院美术馆看见委罗内塞的《利未家的晚餐》,画幅巨大,技巧娴熟。据说本是画的《最后的晚餐》,但因为场面太过浮华铺张,没有宗教气息,甚至被宗教裁判所传讯,最后才改为现在的名字。但委罗内塞确实在威尼斯画派中算是造型强大的一个画家,画中人物都超过真人等大,却造型得当,轻松而就。丁托莱托的造型则没有那么严谨,但构图出奇,明暗对比强烈,是一个具有强烈表现气质的画家,他的《圣马可的奇迹》已然是巴洛克的风范。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圣马可的奇迹》丁托莱托

在威尼斯,除了这些美术馆,还有著名的威尼斯双年展,号称当代艺术的风向标,要了解当代艺术的状况,在这里可见一斑。威尼斯双年展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圈被捧得极高,甚至奉为神圣。

第一次看威尼斯双年展,以我的观感,威尼斯双年展也就是一个大的艺术博览会,或者一个艺术节。在花园馆,每个国家有一个自己的馆,这和其他的博览会一样,每个国家有自己的展馆,每两年有一次以国别为单位的艺术盛会。

我觉得国人把它过于神话了。都比较崇拜权威,哪怕在当代艺术圈同样如此。也许树立一个权威,可以让中国的当代艺术更具有合理性。记得在九十年代一干人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以后,威尼斯双年展就成为了中国艺术家至高无上的学术平台,曾几何时,参加一个随便在岛上什么地方搞的平行展也成为大书特书一条履历。我不清楚“威双”每个国家的选拔机制,但在一个容不下几个艺术家的场馆里,参加的未必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或者最优秀的艺术家,也许只是最适合的艺术家。当然,威尼斯双年展的视野、规格确实不同,艺术家来自全球各地,作品的规模、质量比一般的展览还是来得更有气场。

平时对当代艺术关注不多,看展之前我毫无准备,只是抱着感受下的心态。还好朱子木同学提前做了功课,查了一些资料,才不至于完全一头雾水。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处处都是外人”

每一届的威双有它的主题,今年的主题:“处处都是外人”。当代艺术就个体作品来说往往是很费解的,但像这种有主题的展览是相对能理解的,尤其是主题馆。今年的策展人是来自巴西的阿德里亚诺·佩德罗萨,选择的大多都是亚非拉那些在西方主流之外,在当时没有受到关注的艺术家,因此,展览上有很多带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架上绘画。其实,在这个主题展中,谁参加了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聚在一起传达了策展人的观念。这一届主要就是对非西方主流国家文化的关注,包括对性少数群体的关注。在这一观念下,少数,第三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少数族裔、难民、性别等主题的作品成为这一届双年展的主流。

在当今动荡的国际形势下,这一观念是否切中当下全球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否有价值,这是策展人的思考。当代艺术就是提出问题,提出了一个被认为在当下应当关注的问题。这种艺术早就跨越了艺术的界限,它甚至可能是不艺术的,但必须有观念,必须要介入到文化、社会等与人有关的各个领域之中去。

当然,“处处都是外人”本身就带有一种立场,从少数看多数,从弱势看强势。西方价值来看,这是一种政治正确,但可能正是这些政治正确给当今社会带来了社会争议和价值的撕裂。当然,这只是一己之见,不在他们的文化中,无法评价这一问题。

当然每个国家馆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每个国家自己的文化、社会的问题关切。比如军械库那边的爱尔兰国家馆就一个影像作品,跟爱尔兰复杂的国家历史有关;菲律宾国家馆的作品是对国家被殖民的历史的反思;花园馆这边获得金狮奖的澳大利亚馆同样是反思自己国家历史中遗留的问题;中国馆则感觉主打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每一个国家都试图展现出自身文化和艺术资源的独特性。确实在这种展览中必须有独特性才有存在的必要,这当然也给解读带来一种难度,需要了解艺术家创作背景和该国的文化背景。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德国馆影像作品

相比之下,有些国家馆还是很有些震撼,比如德国馆,虽然看得似懂非懂,但还是会被作品气场包围。作品似乎是着眼于未来,将人类置于宏阔的宇宙中,似乎在追问人类未来在宇宙中的可能性。这些宏大超前的主题似乎也正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方向。

这一届展览对当下战争冲突等主题关注甚少,只看到乌克兰馆是围绕战争主题的,记得其中有一个乌克兰平民避难的纪录片。俄罗斯没有参展,俄罗斯国家馆展出的是一组非洲艺术家的作品。而以色列馆则因为战争原因未能展出,而且还有带枪的士兵巡逻护卫。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德·布鲁伊克《避难之城》

除了双年展的主展馆,附近几个重要的平行展更能给人留下印象。比如在主岛对面岛上端头的圣乔治·马焦雷教堂中,展出的比利时艺术家德·布鲁伊克《避难之城》用蜡仿生的难民形象给人印象深刻。这几个披着毛毯的难民形象放在教堂中正好和受难的基督形象相呼应。这种有点刺激神经的干瘪皮肤质感的形象,也就是一种死亡题材,从图片看很有些让人不能接受,但现场看,这些表面用蜡处理的形象,反而让人对作品多了些亲和感,理解艺术家运用材料的智慧。艺术家从难民的形象中,还有她自己的个人经验中的毛毯、镜子等元素中找到表现的符号,手法并不新,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痕迹,但却有一种直接拨动观者感官的力量。尽管说当代艺术和艺术无关,它并非传统、现代意义上的艺术,但既然被称为艺术,就需要有能让人有所触动和感悟,否则,它就是真的太无聊,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皮埃尔·于热作品

海关大楼展出的法国艺术家皮埃尔·于热则探讨人与非人的界限,似乎是探讨一种人作为动物的本能不为普通人熟悉的一面。他以新媒体见长,其他作品都是以远古生物新媒体为媒介,这些并不熟悉的领域,被艺术家们拓展或者发现为一个新的世界。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莉·梅赫雷图作品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瑞克·洛作品

另外,格拉西宫还有现在美国的新抽象画家朱莉·梅赫雷图的一个规模不小的个展。她的作品同样有自己特定的符号,并有很强的制作性。还有格里马尼宫则展出了美国艺术家瑞克·洛以牌为符号建立起的表现城市意象的抽象绘画。

这些都是正当红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占据了威尼斯主要的几个地标性的场馆。

中国的艺术家也在这里做展览,曾梵志的展览就做得很气派,在安藤忠雄改造过的一处教堂里。其实像他的那种波普脱胎而来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商业性,但艺术作品不可避免地要依赖财力的支持,否则很难有广泛的传播。这些展览应该都是画家背后的艺术机构来这里蹭热度,在这样的展会上亮相,也正是为了向藏家们证明艺术家具有的身价。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德库宁作品

好多美术馆为配合双年展都举办了艺术家的回顾展。比如奎里尼宫,就举办了韩国六十年代的一位抽象画家刘永国的回顾展;威尼斯学院美术馆更是搬来了德库宁的作品,作品质量还很精良,包括那几张经常见到的人体,还有风景意象的作品。这些带有回顾性的展览,给人最大的感受,是在策展方面,尽管规模不大,但会有一些和艺术家相关的物件、手稿、视频,基本上能理解艺术家的作品是如何产生发展形成的。也就是说,一个成熟的艺术家,都需要有自己创作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和当时语境的关系。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罗密欧与朱丽叶故居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乡

从威尼斯到米兰,顺道去了维罗纳,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乡。莎翁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发生地就在维罗纳,尽管这是虚构,仍然不妨碍很多老外在此打卡,很多人排队只是为了站在罗密欧与朱丽叶幽会的大理石阳台上拍张照。除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维罗纳还是保存古罗马遗迹较多的城市,这里有第三大斗兽场,据说斗兽场现在还会举行清唱话剧表演。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米兰大教堂 13×19cm 水彩 朱沙

米兰和《最后的晚餐》

和前面几个城市比起来,米兰乏善可陈,因为米兰在二战中几乎被盟军炸毁。因此,这座历史同样悠久的城市,达芬奇曾经活动频繁的地方,留存的历史遗存没有那么多。现在的米兰给我的印象就是灰白色的古典建筑。但据说现在米兰是意大利经济最为活跃、就业机会最多的城市,也许正因为没有了过去的包袱,才赢得了现在。

当然,这里还有米兰大教堂,米兰的象征。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里外都用大理石包裹起来,外墙上则堆满了雕塑,外观格外恢弘。米兰大教堂里面的艺术品并不算多,有彩色玻璃窗,几排巨大的石柱支撑着这座被称为“大理石山”的教堂。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教堂里Ⅰ 14×21cm 水彩 朱沙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教堂里Ⅱ 14×21cm 水彩 朱沙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教堂里Ⅲ 14×21cm 水彩 朱沙

米兰有意大利画廊和布雷拉画廊,主要是意大利画家的作品,不乏精品,只是名作没有那么多,布雷拉画廊中有曼坦纳的《哀悼基督》,也是外国美术史中的一张画,一个躺着的、有些邋遢的世俗化的死去的基督像。在那个年代,刻意去表现这种角度是有难度的,近处的脚小,远处的头大,反透视反而让我们记住了这张画。布雷拉画廊中最后有海耶斯的画,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大概是19世纪的一个新古典主义的画家,画的挺好,也许因为没有在当时新古典主义的中心法国,所以名气没有那么大。他画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传播最广也是他堪称完美的经典。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哀悼基督》曼坦那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罗密欧与朱丽叶》海耶斯

尽管米兰的历史底蕴没有前面几座城市精彩,但这里有《最后的晚餐》。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就在米兰城边圣母报恩修道院里。这座修道院在二战时也被轰炸受损,但《最后的晚餐》幸免于难。这座红砖砌成的修道院其貌不扬。因为采取预约制,而又很难预约到门票,这里不过几十个游客在此等候。

看《最后的晚餐》的过程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按预约的时间提前十分钟进入第一道门,每一次估计不过有二三十人,进去以后在每二道玻璃门等五分钟,进入以后,在最后一道玻璃门又要等几分钟,进入最后一道玻璃门的时间以读秒记,准秒放入。看画的时间只有15分钟,每一场到时后清场,再放下一波人进来。

这让我想起参观西斯廷礼拜堂看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这两处都是与众不同的存在,参观这两处都有吊足胃口的仪式感。只是西斯廷礼拜堂可容纳的人多,观者如潮,而米兰圣母报恩教堂的这个昏暗的食堂可容纳的人少,但这里同样让大师达芬奇端足了架子。其实,从这两件作品的所在地,不难看出当时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的际遇,米开朗基罗青年成名,并得到教皇的重用,创作都是重要人物定制的鸿篇巨构,最后又返回佛罗伦萨,死后葬在圣十字教堂,葬在这个教堂的还有但丁、伽利略等人。而达芬奇尽管同样天才盖世,但由于热衷于各种发明,前往罗马未受重用,后来才受到米兰大公的眷顾,最后受法国国王之邀前往法国,最后在法国终老。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圣十字教堂 13×19cm 水彩 朱沙

达芬奇是天才的画家,同时也是热衷于发明的智者。而米开朗基罗是倔强痛苦的天才艺术家,他在艺术上着力甚巨,如瓦萨里所说:他是上苍赐予人类的艺术楷模。两者在当时的声望来说,米开朗基罗似乎更具盛名。然而,有趣的是,历经几百年岁月的洗礼,两人享有同样的盛誉。这就是历史传播的机缘巧合,据说《蒙娜丽莎》就是因为失窃后备受关注,后来成为卢浮宫中用玻璃框起来,只能远观的艺术圣物。

《最后的晚餐》所在的这间食堂里,有两幅湿壁画,此外的其他地方都是白墙。室内灯光有些昏暗,只有射灯光打在屋顶和画面上,《最后的晚餐》就在进门右前方的墙上,画的位置在墙面的上方,只能隔着几米远的距离仰视这张画。在这一刻钟的时间里,有人拍照留影,也有人静静地坐着短暂地感受下这件神秘杰作的风采。画的对面墙上有一幅更大的表现基督被钉上十字架的作品,但几乎没有人看。《最后的晚餐》太有名了。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仔细端详,《最后的晚餐》确实有些名画的气象,除了美术书里讲的那些达芬奇的创造,直观来看,至少构图很饱满,同时期的很多湿壁画在构图上空间画得太大,在人物安排上往往也各不相干,显得有些零散,视觉不集中。而达芬奇不光考虑戏剧性地讲述这个故事,还充分考虑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人物互相交错,聚散巧妙。据说当时为了让这张画色彩更鲜明,达芬奇开动他的发明家大脑,大胆创新,没有上湿壁画画前最后一道底料,直接干画,以至画好以后没几年颜色就开始脱落。所以这张画经过历代多次的修复,最后一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清除了以前修补填充的颜料,去伪存真,才呈现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名作的模样。

《最后的晚餐》这个圣经故事通常都画在教堂食堂的墙壁上,和《受胎告知》《基督上架》这些作品一样,可以看到不少的《最后的晚餐》,而这张最有名,也成为了艺术圣物。

因此,看《最后的晚餐》是打卡,也是朝圣。在书上见过的名作,总想见一见,在美术馆里认出一张在书本上见过的画,总会很惊喜。这一次,书本里的名作着实见了不少,正好印证一下,看看是否如书中所讲,是否如心中模样。

近二十天的时间,在地中海炽热阳光的照射下,游走于亚平宁半岛上的几座古老城市。意大利,这只遥远的地中海中的靴子,变成了看见的现实。终于要告别地中海明亮的阳光、托斯卡那的原野、还有那些挂在美术馆里的画。再见,意大利!

文/朱沙,2024年7月23日-8月10日于旅行途中,补记并修改于成都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来源:微信公众号“扇形笔


画家简介

朱沙丨意大利之夏——艺术朝圣之旅

朱沙, 1970年生于重庆。艺术学博士,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油画作品连续入选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美展,曾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2016、2023年两度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作品被中国外交部、浙江美术馆、四川美术馆、重庆美术馆、大都美术馆等公共机构收藏。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