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李彬 | 文化在书法里陶冶情志,书法在文化中传承精神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8-22 08:35:02
听新闻

书法的文化性和艺术性


书法是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文化基因,文化是中国人涵养心灵的诗意家园。书法教育教学传授的不只是书写小技,更是文化大道。书法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在当下也是书法界的广泛共识。坚守书法的文化性,就是坚守中国书法传统的底线,就是坚守中国书法文以载道的精神。坚守书法的文化性,就是坚守中国书法的纯粹性和民族性。书法将作为民族经典的文化艺术语言,成为进行国际文化交流互动的重要元素。


李彬 | 文化在书法里陶冶情志,书法在文化中传承精神

李彬 草书王维诗 76cm×46cm 纸本


随着科技的不断现代化,人工智能的生活化不断加速,未来人还可以干什么?未来人的快乐和幸福指数是否会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就自动不断攀升?人的精神生态是否能真正得到涵养和平衡?焦虑和空虚是否是人类未来面临的新的挑战?我们涵养心灵和精神的家园在哪里?为什么写书法?书以传情,文以载道。不管是达官显贵抑或文人雅士与平民布衣,都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对书法有着某种情结。因为,书法是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指纹,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记忆,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美学思想。

文字、文化、艺术相互依存。因为文字,书法得以演变发展;因为书法,文字得以传承传播;因为文化,文字和书法艺术得以赋能诗意。怎么写?就是要守正创新。既要守住传统的书法正脉,根植传统沃土,同时又要保持书法传统基因的不变,把握书法经典的用笔变化与结构变换,对精妙之处进行创新性发展,不是用外来艺术基因进行基因变异。当然,并不排斥吸纳世界各民族的优秀艺术成果。在现代展览展示中就传统书法的章法、技法、结构、墨法进行个性化创新,通过文化的赋能,使书法艺术具有永恒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融合力。



李彬 | 文化在书法里陶冶情志,书法在文化中传承精神

李彬 草书杜甫诗 76cm×46cm 纸本


写什么?据说有这样一则故事,近现代书法大家于右任见其南京住所附近时常有人小便,便写下“不可随处小便”的警示语张贴其上,两天后被爱好书法之人揭走,装裱成了“小处不可随便”的警世句。一个不雅的警示语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但是一个励志的警世语就可以登堂入室。警世语警示言行,提醒自己为人处世要注重细节和言谈举止,可见文化性是书法的灵魂所在。字没有变,字序和词意变了,意思和意义就变了,变得积极向上了。

企业家不会在办公室里挂上“我想发财”的大字,而是要找人写上“鸿运天成”“紫气东来”等,意思表达到了又不失儒雅文气。在仕途上希望有个好前程的,可以挂“登高行远”“行稳致远”,等等。书法以文化人,以文润心。因此,书法既是直达心性降躁养心的妙方,又是经典国学“经史子集”进入社会大众视野和千家万户的最好载体。书法在点横竖撇捺与国学经典中,书写人生的峰回路转与诗意篇章。文化在书法里陶冶情志,书法在文化中传承精神。



李彬 | 文化在书法里陶冶情志,书法在文化中传承精神

李彬 楷书秋兴八首 248cm×129cm 纸本


北大宗白华教授认为:“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艺术源于自然,表现自然,而自然万象无不在书法的点线运动中,无不在书法艺术的生命精神里。由技入道,道通天地外;由文载道,道在天地中。



李彬 | 文化在书法里陶冶情志,书法在文化中传承精神

李彬 草书节录大学 248cm×129cm 纸本

文/李彬,来源:中国书画杂志)

书法家简介


李彬 | 文化在书法里陶冶情志,书法在文化中传承精神

李彬,1965年出生,籍贯安徽,号青竹斋主,学历研究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培训中心教授,西藏自治区书协副主席,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研究员,多所大学书法特聘教授。

出版《李彬书法作品选》《北京大学学者书法作品集——李彬卷》《荣宝斋书法提名展作品集》等多部书法集。曾在甘肃省美术馆、北京荣宝斋美术馆、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举办书法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等海内外多家机构收藏。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