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 ║ 27cm×24cm ║ 2024年 ║ 纸本水墨
庞飞是知名的水墨画家,他主业山水,于花鸟画也颇下过一番功夫。近些年,他着力于水墨人物画的研究与创作,收获颇丰。作为上海中国画院的专职画师,在他山水与花鸟均已经积累有不小成绩的当下,再要开拓人物画科,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上海近代以来一直是人物画的重镇和高地,百年中出现了任伯年、吴昌硕、王一亭、林风眠、丰子恺、关良、程十发等等大师,他们胆敢独造,为人物画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个鲜活样本。但与此同时,由于他们面貌伟岸,个性太突出,后来者想要跳出这些框框却十分不容易。欣喜的是,庞飞凭借自身的努力与天分,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不少人说,他的禅意水墨人物画让人眼前一亮,自有他的道理。下面就简要分析一下中国人物画发展的脉络和庞飞作品所蕴含的独特价值。
人物画是中国最早产生的画种之一。早在原始时代,就出现了不少描绘生产生活的人物画场景。战国时期,湖北子弹库楚墓出土的帛画《人物御龙图》、《人物龙凤图》可算作是线描人物的先河。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与弟子漆屏”、三国时期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绘人物屏”等,都是人物画在早期发展的例子。东晋时期顾恺之绘《洛神赋》、《女史箴图》成为经典,人物画科至臻成熟。唐有吴道子,宋有李公麟,将人物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仙气飘飘,潇洒道绝。梁楷的简笔人物独树一帜,对南宗人物画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其大写笔墨和牧溪水墨一起,甚至法传东瀛,影响力一直流传到今天。元人赵孟頫、王振鹏承前启后,明代唐寅,清代金农、黄慎都擅长此道。到了近代,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等继承传统,把水墨人物的民族风格发扬光大;徐悲鸿、蒋兆和、石鲁、刘文西、周思聪等开拓进取,中西合璧,更是将写实主义人物画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凡此种种,不尽罗列,真是百花齐放,历久弥新。
纵观整个历史,从笔墨形态而言,人物画的发展大致有两个脉络。
第一个脉络,可以简单概括为“繁笔”一脉。这一脉是从早期的线描中发展过来的(漆画、汉画像石、人物壁画等),线条流畅圆转,飘逸潇洒。“繁笔”人物画着重线条质量的挺拔和结构的堆砌。像唐人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传北宋李公麟《维摩演教图》,元人王振鹏《姨母育佛图》,明代丁云鹏《白描应真图》等等都是这一脉风格的代表、继承与延续。这一脉起源很早,在唐宋时期是个高峰,到了明代以后就渐渐式微。
第二个脉络,可以简单概括为“简笔”一脉。这一脉主要是山水画科发展之后,从山水人物中衍生出来的。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简笔”并不是指狭义的“简笔描”,而是那些线条颇有顿挫,注重人物大体结构,细节点到为止,不作过多堆叠的人物画风。像宋代马远《踏歌行》中的人物,宋人马麟的《坐看云起图》中的人物,南宋梁楷的《六祖斫竹图》、牧溪的《布袋图》,元代因陀罗的《寒山拾得图》,明代徐渭的《驴背吟诗图》,清代金农的《佛像》、罗聘的《药根和尚像》、近代吴昌硕齐白石的人物画风,乃至丰子恺、关良,都可以算作是这个脉络。值得注意的是,“简笔”人物画一脉还有一些减弱线描,突出墨块近乎抽象的风格,像梁楷的《泼墨仙人》、因陀罗的《寒山拾得对图》、任伯年的《酸寒尉像》等,都是“简笔”一脉的变体。这一脉起源相对较晚,大约是宋时起源,宋元时期到达高潮,到后世越发壮大,影响颇为深远,且屡屡有突破和发展。整个文人绘画中的人物表达、民间的人物绘画,时隐时显,多是这一脉。
总体上说,“繁笔”一脉起源早,形式封闭,多用于严肃的创作,但日渐式微。“简笔”一脉起源虽晚,但绵延不息,到了后世越发壮大。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简笔”人物多为非严肃创作,“法”与“式”均不僵化,呈开放的态度。且题材和笔墨多出自心源,可以融合的东西多,在常与变的辩证中,余地很大。特别是到了清代以后“以书入画”的金石派崛起,书画用纸习惯由熟渐生、羊毫的兴起等材料选择的渐变,为此“简笔”一脉注入了无限生机。
到了近现代,人物画科出现了几次勃发,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一是敦煌壁画艺术价值的再发现,以张大千、谢稚柳为代表的唐人重彩人物画复兴,振兴了明代以后就渐渐衰落的高古画风。二是西学东渐,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写实人物画得到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多重发展,“徐蒋体系”诞生。三是以“海上三任”为代表的海派人物画快速发展,继承者众,也孕育了“程家样”人物画的独特面貌,构成了多元的海派人物画传统。四是以吴昌硕、王一亭、齐白石为代表的传统文人画进一步融合书法和金石的趣味,在生宣纸上做了许多尝试,将“简笔”人物画提升到了一个时代的新高度。当然,现当代还有一些其他人物画创作方面的流派,这里就不作过多展开了。
但是,上述的几个人物画的发展方向,既有自己的长处,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短板。张大千所代表的高古重彩画风,装饰性强,气质的确很好。但由于恪守规矩,很难有新的面貌,尤其难以融入时代。他曾以此法画过一些时装人物,效果差强人意。“徐蒋体系”所代表的写实人物画风格,作为现代人物画的主流,在主题创作上独占优势,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极为优秀的画家。但写实主义人物画风始终难以圆满地融入传统中国文化当中,无论是笔墨趣味还是画外意境,都显得不够,那种含蓄的、包容的、形而上的气质就很难展现,画面“太实”、“太紧”,这样终究是和中国画的精神有所抵牾的。而海派人物画传统,由于其叙事性方面的遗传基因和市民趣味,又容易走上“连环画”的套路,常被人诟病格调不高。
总之,在人物画方面近现代虽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是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尤其是人物画发展的方向问题上,还有一些疑问有待解决,有所成就,余地也不小。近百年来,理论家与艺术家做了很多探索,尝试给出自己的答案。
对于上述的疑问,庞飞有自己的思考,也做了研究,可谓是轻松其外、严肃其内。
很明显,他所关注和继承的笔墨,是“简笔”人物画一脉。我们从他一部分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心慕梁楷和牧溪的意蕴。同是,他又充分吸收了吴昌硕、齐白石的笔墨趣味,直白而率真。另外,海派人物画的精神又给与他很大的滋养。海派人物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博采众长,个性鲜明。他的画有些能看出关良的拙味,有些又透露出些许丰子恺的隽永幽默,笔墨有些朱屺瞻的泼辣,时而在构成上还能看出林曦明的影响。总之他的作品“随性”,没有落入一招一式的框框,似乎有意识的避免掉进“套子”里。之所以他的作品有这种格调,是因为他一开始就知道,只有保持开放性的创作态度,用心捕捉艺术感觉的新鲜感,画面中最感人的那种“元气”才会闪烁光芒。
但同时,和前人和同代人相比,他的作品又有几个鲜明的特征:
第一,他的画主题较为单纯,以禅画为主。这个题材是当代水墨画家不太涉猎的。
这里所说的“禅画”,主要是指发轫于梁楷、牧溪一直到金农的一支遗脉,在历史上,这条线索比较隐晦,但精神含量不可小觑。庞飞于此用心,避开了熙熙攘攘的大路,潜移默化从而影响气质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正是其“巨眼”所在。庞飞之所以选择画禅画,和他的性格与机缘有关。他性宽仁,敦厚敬佛。他所青睐的禅宗题材多是宽厚和善的和合二仙 、布袋和尚和刘海等散圣,这既与他的体态相似又与他的内心乃至人生态度相合。
同时,相较于同龄人,他与佛有缘,在各地寺庙往来不少,实际的感触自然也就多了几分。庞飞虽是画佛,他却较少画严肃的法相,而是注意生发意趣。他画的禅门散仙,有午憩,有婴戏,有指月,有担柴,有行脚,有涉水,无不活泼有趣,生机盎然。从他的画明显可以看得出他形象的来源非常广泛。他平日里特别注意收集各种资料,且不限于绘画。中国的、外国的,现代的、古典的,雕塑陶艺,民间杂玩,只要是可以为他提供灵感来源的,他一概不排斥,每遇欢喜之物,常常喜不自胜手舞足蹈,我曾经调侃他似不经意却自有取舍的收藏经:只要是圆的胖的都喜欢。他的这个收藏习惯,常常能够激发他的灵感,且不失新鲜。我就曾见他琢磨着把一个奇石纹路转化为水墨达摩,类似种种给他的画面增加了很多富有“机缘”的东西,十分宝贵。
第二,他水墨人物画语言已初具面貌,和他的大写意花鸟、泼墨山水手段呼应、理法统一。
庞飞的绘画,其山水花鸟都以笔墨铺呈酣畅淋漓为突出面貌,他的人物画更是十分注重笔墨中的偶然性,突出写意精神。我们从他的作品《散圣》、《大风吹》、《山门开》等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善于利用墨水的幻化来塑造形象,甚至利用水扩散出去的水渍当做佛光,在水墨变化的不确定性中大做文章,这对于有笔墨修养的观者来看是很高妙的。这点恰恰是继承了梁楷《泼墨仙人》、任伯年《酸寒尉像》的那一路不自觉抽象而又“很中国”的表达。
他之所以有这种大胆的尝试,和他在精研泼墨山水与大写意花鸟中积累的技法修炼是密不可分的,修为凝练成修养,保证了他的笔墨质量。泼墨绘画本就利用水墨的变化构成物象,而大写意花鸟更是将书写性视为生命,不作描摹,少作复笔是基本的要求。所以,他的水墨人物画相较其他人就更生动一点,笔墨间多了那么一点点的“陌生感”,而这一点点新的“陌生感”,其难处真可谓是知者自知了。另外,我们发现到目前为止,庞飞不论花鸟人物,笔墨格调十分统一,他的题字书法、篆刻用印的气质也相互默契,在画面中十分舒畅。这点也就意味着他已经初步形成了个人笔墨语言和风格面貌,这一气场的统一,在同代画家里面是不多见的。而一个突出又统一的个人面貌,是大艺术家应该具备的标准,庞飞能于此立定精神,难能可贵。
第三,他的画面感觉不着力气,没有套路,注重一个“出”字,充满了可能性。
虽然庞飞已经有了个人的艺术面貌,但是从他的作品里看,并没有十分刻意为了突出风格而固定绘画程式,他的作品显得不太“用力”,这种“松弛感”太难得了。从他的《面壁图》、《智慧树》、《无分别》等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作画状态的轻松且画面真的具有“禅味”。人物画画禅容易,但要真有“禅味”,实际上很难,很容易就着了“象”。
这已经不是技法层面的讨论,而是要上升到修养层面了。想要人物画画得“入”,只要结构准,笔墨到位,精细刻画就可以,但是要“出”,就得情态悠扬,少一些机巧和羁绊,心中有禅,点到为止但又能外化传神,这是顶难的。而这恰恰又符合禅宗的“于自性中,万法皆见”。这种感觉妙不可言,不加修饰但又恰如其分,让人拍案叫绝。要达这个境界,非得修炼,还要机缘。
庞飞的新创作,画的内容是禅,在技法和意境的表达上也暗含禅机,同时,他体味到的禅味又和他本人的生活状态高度统一:不见枯寒,但见“活泼泼”的真和善。这种三位一体的艺术感觉是时下所罕有的。故而他水墨人物画创作是借禅说话,走了一条与旁人完全不同的道路,很有胆魄。
或许对他而言,内心的感觉到了,手头的表达又在乎什么呢?这不就正是禅吗?
(文/孙沛阳,2024.3)
作品欣赏
(来源:七零后水墨)
画家简介
庞飞,1973年生,陕西紫阳人。现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山水画作品参加第十一届、十二届(获奖提名)、十三届(进京作品)全国美展和第三、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首届上海中国画展(优秀奖)。2014年入选上海市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2017年创办是山雅集,2018年创办江南菖蒲大会。好蒲石、能造园,多有实践。
个展:
其境——庞⻜作品展(2020年11月ART021艺术博览会)
云起——庞⻜作品展(2021年5月苏州博物馆)
青苔上——庞飞作品展(2021年10月北京画院美术馆)
点睛——庞飞作品展(2024年4月宁波天一阁博物院)
仁者乐山——庞飞作品展(2024年8月上海奉贤博物馆·言子书院)
双个展:
马可鲁、庞飞作品展(2021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A馆)
出版:
《庞飞作品集》上下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
《点睛·庞飞水墨人物》(福建美术出版社2024年)
作品收藏: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大剧院、苏州博物馆、天一阁博物院、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中华艺术宫、上海档案馆、山东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宁夏美术馆、苏州美术馆等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