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双先生的画风将写实和浪漫融二为一,独具诗意,是一个有浪漫情怀的写实主义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潇洒与雄浑并铸的沙漠景象,让人感受到画家的澎湃心胸,达到了写实的作用,同时也彰显了浪漫的情怀。
不管是“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的陇西夜幕,还是“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的雪海风情,又或者是“日暮沙漠陲”的黄昏景象,都让人对大漠之景,心之向往。
“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黄。秋风起边雁,一一向潇湘。”在古人的诗句中,大漠似乎与孤雁,边城是相连的,他们就像一个共同体,总是出现在我们的审美世界里。诗句中的大漠是这样的,那油画世界里的呢?
风景系列21
油画的色彩极具丰富性和力度感,被称为“绘画中的交响乐”。好油画对色彩的运用就像好音乐一样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它能把人带入一个神秘的特殊境界——或典雅、或庄严。张继双先生的这幅大漠风景画(风景系列21),避开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在描绘大漠之阔上另辟蹊径。整幅画以大漠为主,色彩鲜明,抓住重点,采用黄色的色彩,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突出了大漠的特征。大漠之后的灰色的天空,颇有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错觉。一个个小小的沙丘,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的风沙的堆积,这是岁月的痕迹。至于“远处人家,袅袅炊烟”,在无边的大漠中坐立的小小房子,似乎是来人的希望,房子旁边的植物,虽身处干涸的沙漠之中,却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是画家内心的写照。不畏风霜,倔强的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它们这种不怕辛苦的精神,是张继双先生在绘画道路上一直坚持的。他笔下的风景,不乏象征着生命之源的山川和田野,也有代表着旺盛生命力的大漠生物,还有典雅,安静的小镇。如此多的景象汇集在一幅幅画里,各有特色。画家正是用心灵来感悟天地之美、感知自然,他画的是眼中之象,抒的是心中之情。采用的色彩时而秀气,时而磅礴,恰到好处的表现了油画,特别是风景画的精髓,将构图美(画面的布局),主体美(画面的重点),构成美(画家笔触与现实景物的融合),“三美”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画的自然,表达出画家画画时的内心世界以及自我追求。
这幅画(风景系列21)的远景较窄,近景较宽。符合近大远小的要求。远处的房子和山是小,近处的沙漠则是大,给人一种真实感,仿佛你就在画中景象的面前。由眼到心,经过画家的一系列构图,有意识的把景物处理得高低错落,将景物的排布做成有韵律的线条,带有极强的画面感。
宽阔的大漠,是画家宽广心胸,包含万物的表现,生长在山丘之间的努力向上的生物,表达了画家对自然界强大生命力的敬佩之情,互相对应的房子,则是内心代表温情与希望的真实写照。
大漠胡杨
风景1
有人说,面对张继双的作品时,即使你不懂油画,也会被深深地吸引。这是张继双的油画的魅力所在。他的作品是独特的,带有自己对画、对人生的专属感悟。
张继双作品的独特性在于打破传统写实绘画惯有的模式,在如何将油画技法和中国传统写意融合的道路上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艺术。
风景2
风景3
风景4
风景5
风景6
风景7
风景8
风景9
风景10
张继双的人物画注重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画,讲究写实,这与他的写生画如出一辙。将人物的面部形象用线条勾勒出来,用三庭五眼的标准比例,将人物展示的更加立体,饱满。同时也更加的逼真,显示出画家在人物肖像的高超技艺。
人物1
人物2
人物3
人物4
人物5
人物6
人物7
人物8
少女
哨兵
(来源:博德文化艺术)
画家简介
张继双,男,满族,中共党员。1962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先后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院步兵指挥专业,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中国艺术研究院俄罗斯美术创作研修班、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十七届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历任部队战士,电影放映员。军队院校学员,部队干部,原内蒙古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编创室美术设计师(高级职称)。文职三级,专业技术六级。内蒙古自治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中心,退休干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画院院外画家。北京当代写意油画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市通州区油画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