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和美美
几枝荷杆、一张荷叶、一朵莲花、两只鸳鸯、一块石头和极其简单的落款,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幅画,十分耐人寻味、深深地吸引着你的眼球。画面中的荷叶很大,用淡墨写出、笔笔分明,其墨色层次清晰、虚实相间、润中见苍、苍中藏润、十分老道,其形状外圆而中空,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丰富性。一朵鲜红的莲花势出画外,引人暇想,可见作者用意之高妙。画作中的两只鸳鸯,其中一只从画外向画内探着身子,好像是在石头一侧寻找着食物,此时的他应该是已经发现了目标。而另一只鸳鸯则是与其正面相对,高仰着头、静静的站立在石上,一来是为了观察其周围的动静,二者也等着分享其同伴即将捕捉到的食物,何其自在。而石头的用笔、用墨与用水,其浓淡干湿、皴擦点染、虚实聚散,石块的线质等,虽然着墨不多,然墨趣与韵味十足,这就是中国传统大写意画中所说的味道。此画,悦翁之佳作也。
晨露荷花图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晨露之画作与“晓出净慈寺”之诗句,是多么的融合。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青阳渡》晋·乐府)这是画作中隐含着的另一层意思。
十丈荷花
题字云:十丈莲花为写真,荷花难写是精神。而今老去寻滋味,不知何处有知音。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萧纲《采莲曲》)
唐·李商隐《赠荷花》诗曰:
世间花叶不相伦,
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
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
翠减红衰愁杀人。
如是之知音,可呼?
墨荷
悦翁画荷,挥毫泼墨之时,很有激情。画荷叶,其笔性、笔趣、笔意,同时从心里涌出,畅神快意。画荷杆,篆籀之用笔,极其随性、生动自然。在章法之布局上,则是随着笔墨的生发,蕴巧思于其中。古人所说之奇思妙想,于悦翁的画作中时常可见。
悦翁此墨荷,“艳妆临水最相宜。”(吴文英《醉桃源·芙蓉》)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李商隐《碧城三首》)
李吕《绝尘轩》诗云:烟淡山屏青未了,晴曛荷盖翠相挨。古人之诗,亦衬托出悦翁之画境。
秋荷
题字有云:秋风乍起之时。“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宋·释仲殊《荷花》诗云:
水中仙子并红腮,
一点芳心两处开。
想是鸳鸯头白死,
双魂化作好花来。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杜甫《狂夫》)赏画、品诗,此心可释然也。
荷风送香
题字云:八月风来芰荷香。“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曹寅《荷花》)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诗云: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荷风送香,观悦翁此画,你感觉到了吗?
此荷花图题字有云:日下花开却不同。
南朝·民歌《西洲曲》云: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观画如是。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郭恭《秋池一株莲》)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隋·殷英童《采莲曲》)
宋·邹登龙《采莲曲》诗云:
平湖淼淼莲风清,
花开映日红妆明。
一双㶉鶒忽飞去,
为惊花上落珠轻。
观画、品诗,可以作为平常之日课也。
好风来时
画荷花,其静态易为,而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则颇难。悦翁写荷,无论是其静态、亦或是动态,皆随其性,一一自然。悦翁对于佛理,是一位通达的智者。
《六祖坛经》之悟法传衣中有云:“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云风动,一僧云幡动,议论不已。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同理,风动荷动、动与不动、动静等观。本自非动、仁者心动、如如不动。此即佛法奥义之所在。好风来时,人文画这股强劲之风,可作如是观。
荷花翠鸟
凿破苍苔涨作池,芰荷分得绿参差。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妇出浴时。(杜衍《咏莲》)
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辛弃疾《卜算子·荷花》)
画荷花,以翠鸟入画,或飞或停、或一只或成双成对,其神态各有不同,然皆是画中之生趣所在、画面中的点睛之处。翠鸟、即青鸟,其代表了幸福与忠贞不渝的情感。翠鸟与荷花一起入画,象征着坚贞的爱情,寓意夫妻恩爱、白头到老。
盛荷图
悦翁《泼墨作荷花有感》诗云:疾风骤雨出荷塘,襟袖淋灕老画郎。我有一枝玲珑笔,十里频传翰墨香。其自信如此。观此盛荷图,其荷枝的姿态各异、多姿多彩,其荷叶的层次与聚散、丰富多变、生气勃勃。在枝杆与荷叶的叠加之中,其笔质分明、笔意随心性而动、意趣横生,其笔墨之生发、气韵天成。
王昌龄《采莲曲》诗云: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釆莲。”(欧阳修《荷叶》)荷塘,是翠鸟的世界。
听雨墨荷图
此听雨墨荷图,其画作中的荷叶,几乎覆盖了大半个画面,而使得空白处更透出空灵,让画作也愈发显得深邃。石涛题画诗有云:墨团团里黑团团,墨黑丛中花叶宽。试看笔从烟里过,波澜转处不须完。白石老人题《墨荷》诗云:一花一叶扫凡胎,墨海灵光五色开。修到华严清净处,有人三世梦如来。正是悦翁画作之生动写照。
画笔能生十丈花
“平湖漠漠芰荷稠,水国芳春不胜秋。空有棹歌人不见,晚风一曲去悠悠。”(司马光《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权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诗人咏荷,以寄心志。画家写荷,以明心迹。
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苏泂《荷花》)
荷花,古往今来,留下了许许多多文人士大夫的情怀与哲思。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韦应物《咏露珠》)
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杜甫《壮游》)
墨荷图
画荷花,以斗方的形式入画,颇有一点难度。此墨荷图,两片荷叶,一大一小、一浓一淡、一上一下、一长一圆,占据了多半个画面。八、九支荷杆,或长或短、或藏或露、或直或倒、或聚或散,皆各有情态。画面中唯一出现的荷苞,也羞答答的半藏着,一只蜻蜓正从外面欢快的飞来。荷花,与文人士大夫有着深厚的情结。季羡林当年在楼前寂寞的池塘里,特意投下几颗来自洪湖的莲子,在第三年的时候,其水面上开始出现了几片飘浮的荷叶,然而到了第四年,其荷叶就已经生长蔓延至大半个池塘,这乃是积淀之功也。荷花的生长,其荷性清净、坚韧,不受外界的影响,纯洁、高雅。人们赞美荷花,其君子莲心,让悟者从中得到了很多的智慧。佛语有言,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眼前的墨荷,随着观赏者心量的不断扩大,将是一片墨荷的海洋、一片荷花的圣境。
晨露
悦翁之晨露荷花图,吾观之,顿觉心净无染、神清气爽。此作,其画面中的阴阳虚实、浓淡交错、聚散开合之关系,深含哲理。其用笔之线质,灵动飘逸,其用水、用墨与用色,鲜活明亮,似乎是一种禅境。《教外别传》卷一:“世尊一日升座,大众集定;文殊白椎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雪窦重显颂云:列圣丛中作者知,法王法令不如斯;会中若有仙陀客,何必文殊下一槌。)《教外别传》卷一:“世尊一日升座,大众集定;迦叶白椎曰:‘世尊说法竟。’世尊便下座。”这位禅宗第二祖大迦叶的作法,比起文殊菩萨还要干净利落,不著痕迹。悦翁之晨露荷花,作画中其心地之光明,亦犹如世尊升座教化之功也。
连年有鱼
此画作、斗方,乃展现荷塘之一角,一尾游鱼出于其中,悠闲自得,整个画面颇有生气。
“雷雨过,半川荷气,粉融香浥。”(范成大《满江红·柳外轻雷》)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宋·晏殊《破阵子·春景》)其画意如斯。
荷风
莫向荷花深处去,荷花深处有鸳鸯。(何应龙《采莲曲》)观画如是。
明·徐渭《荷花》诗云:
镜湖八百里何长,
中有荷花分外香。
蝴蝶正愁飞不过,
鸳鸯拍水自双双。
“乘彩舫,过莲塘,掉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李珣《南乡子》)荷风送香,鸳鸯戏水,其乐融融。
霜荷零落秋色肥
画面中的秋色,荷花的生长,也进入了尾声。在悦翁的笔下,其每一支荷杆,都恰是一位修行的老者,傲然挺立、精神矍铄。其荷叶,颇有梅花傲雪之姿。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宋伯仁《荷花》)
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想是鸳鸯头白死,双魂化作好花来。(释仲殊《荷花》)
经历了一个夏天,画作中的翠鸟也以其雄壮的身姿展现了出来,高仰着头,似乎在期盼着什么。
此是荷花欲语时
五月湖中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靓妆玉面映波光,细袖轻裙受风举。(程安仁《西湖夏景》)此画作,一朵盛开着的荷花和一个小荷苞,出现在画面的中央,思路大胆、很有意思。
“却忆鉴湖明月里,绿荷红芰暑风凉。”(宋·李洪《涂中杂兴·其五》)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其一》诗云: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随着风儿的吹来,其荷杆如梦幻般变化的身影,正如同仙女一样曼妙的身姿翩翩舞动了起来。细观画作,其形象即如是。
荷塘清趣
题字云:秋尽霜露重,花发不知年。
“湖上西风斜日,荷花落尽红英。”(晏殊《破阵子·湖上西风斜日》)
“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杨万里《红白莲》)
李白《折荷有赠》诗云:涉水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此情此景,画作中的翠鸟,你能感知得到吗?
听雨
宋·秦观《采莲》诗曰:
若耶溪边天气秋,
采莲女儿溪岸头。
笑隔荷花共人语,
烟波渺渺荡轻舟。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南北朝·萧纲《采莲曲》)
观荷悟禅心宜静,听雨养神气自闲。画作中的翠鸟,似乎已经入境,以画写心,道不远矣!
(来源:大道吴門)
画家简介
吴悦石,当代中国画代表人物之一,书画俱精,功底深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吴悦石工作室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吴悦石工作室导师,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