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位中国人都看过或熟知人民币正面的毛泽东主席画像,但或许很少有人知道,这幅画像的作者,是浙江籍画家刘文西。
1997年2月,刘文西接到一项特殊任务——为新版人民币绘制毛主席头像。当时,描摹的蓝本是毛主席照片,因清晰度不高,绘制起来难度很大。刘文西拿起放大镜,反复揣摩练习,凭着多年积累的深厚功底,仅用一个星期就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第五套人民币发行问世,一直应用至今。
据报道,毛主席曾在看到刘文西作的一幅画后评价道,“文西画我很像”。刘文西到底是一位怎样的画家?当下的艺术创作又能从他身上得到怎样的启迪?
嵊州长乐镇水竹村的刘文西美术馆 图源:“嵊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一
浙江嵊州长乐镇有一个叫作水竹的小山村,风景宜人,清澈的绿溪江水淙淙流过,空气中常常传来悠扬婉转的越剧唱腔。刘文西就出生于此。
刘文西在两三岁时就喜欢上了画画:农村里没有纸,就以墙为纸;找不到画笔,就捡路边的红砖头、蓝砖头作画笔;找不到颜料,就拿瓦片、野花自制颜料。虽然经常因为乱涂乱画挨骂,但他对画画的热情丝毫未减。
1950年,在复旦大学任教的二舅把刘文西推荐给时任校长陈望道。陈望道让刘文西给自己画肖像,以此来测试他的绘画水平。经此“检验”,陈望道看中了刘文西的天赋,就欣然把他推荐到陶行知先生创办的上海育才学校去正式学习美术。
在一次政治理论课中,刘文西“邂逅”了对他人生产生深远影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条崭新的求索之路在他面前豁然清晰。“‘艺术为什么人’的问题弄明白了,就不会走弯路。”他立志要把自己的艺术创作和人民紧紧联系到一起。自此,绘画不只是个人爱好,而是他人生中一项真正的事业。195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
人们在谈及刘文西的艺术人生时,总会用“半生青山,半生黄土”来形容。连绵的黄土地、奔腾的黄河水、巍峨的宝塔山、火红的山丹丹花、热情的陕北人……这一切都和刘文西融为一体,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这是因为,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后,生长于江南的刘文西,满怀一腔热血远赴西北,来到了西安美术学院任职。自1958年开始,在这片黄土地上,他一待就是60余载。
刘文西 图源:“绍兴发布”微信公众号
二
来到陕西,刘文西踏上了以黄土地的人民生活和革命历史为题材的创作之路,在持之以恒的创作实践中,他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理念。
画人首先要识人,只有心中饱含感情,画笔才会充满真情。在他的画作中,有伟大领袖的风采,也有质朴百姓的身影。为了让人物形象尽可能贴近真实,他从不概念化、模式化地画人物。
因此,我们看到,在《祖孙四代》《支书和老贫农》《沟里人》等作品中,不管是饱经风霜的老农、勤劳憨厚的汉子,还是纯真羞涩的少女、天真烂漫的小娃娃,个个都散发着泥土的芬芳,那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陕北人最质朴的模样。欣赏刘文西的画,好像在和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对话,一股黄土气息扑面而来,充满了“生活粗粝的真实”。
对笔墨的用法,刘文西向来十分讲究。他喜欢随着绘画对象的改变来调整笔墨,这使得他的画里充满了民族风、中国味。比如他笔下的老农,大多先用焦墨去勾勒,再用淡墨去熏染,最后才上色,使人物显得坚强刚毅;而他画的姑娘,一般直接用饱色墨水打出或浓或淡的腮红,凸显面部皮肤的饱满红润,这样一来人物就更为温和柔美。
此外,西画中严格的造型技巧,也体现在刘文西的画作中。他以陕北人民的生活为创作源泉,引入西方人物素描元素,结合中国传统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的艺术表现技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方式,带动中国人物画的革新,也为“浙派人物画”赋予新的“黄土”生命。
可以说,尊重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取法西方却没有让画风西化,不仅使得他的作品形成一种不一般的审美意趣,更充分体现了刘文西对艺术创新的坚持。
刘文西作品《毛主席和牧羊人》 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三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十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们回顾刘文西的艺术人生,能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刘文西从未见过毛主席本人,所创作的作品却能够得到毛主席的好评——“文西画我很像,他是一位青年画家”。这得益于他对艺术孜孜以求的态度。当年,为完成作品《毛主席和牧羊人》,他搜集了大量毛主席的照片,反复向农民们了解当时的场景。
熟悉刘文西的人都知道,他的画不仅是用笔画出来的,更是用“脚”画出来的。在创作连环画《转战陕北》时,他把毛主席和战友昔日踏足的地方重走了一遍,在其中一个县城深入采风100多天。那段日子,他时而站在陕北的山坡上,时而站在黄河边,没日没夜地来回揣摩,寻找创作灵感。
炽热深厚的人民情怀。画如其人,生活中的刘文西,探寻艺术时的刘文西,都像他的画一样质朴。他个儿不高,灰色的旧解放帽和灰色的中山装,是他的标志性着装。文艺创作,究竟为了谁?曾有评论家将刘文西与法国的农民画家米勒、德国的版画家珂勒惠支并称为“世界上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著名画家”。
在陕北的日夜,这个常戴着一顶解放帽的画家,和农民们同吃同住、打成一片,很多年的除夕夜都和农民朋友一起度过。他跟着农民扭秧歌,学唱信天游,成了陕北老乡口中的“老刘”。他把自己真正变成了“陕北农民的儿子”,像一头辛勤的老黄牛,创作了几千个农民的肖像,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了大量当地百姓的生活场景。
1990年,美术家、文艺评论家蔡若虹在为《刘文西画集》作序言时,曾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三十年来,他到陕北去了四十多次;三十年来,他跑遍了陕北所有的县;三十年来,他近十次在延安过春节;三十年来,他在陕北结交了几百个农民朋友;三十年来,他画了几千个农民的肖像和上万张速写。
如今,在刘文西的故乡嵊州,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美术馆拔地而起,未来将打造成传承绘画艺术、培养青少年艺术兴趣的基地。这里有这位人民艺术家留下的故事与印记,他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将被永久地传递下去。
(来源:浙江宣传)
画家简介
刘文西(1933年-2019年),浙江嵊州人,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西安美术学院研究院院长、教授。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美协副主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