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画水彩有40多年的时间了,我常将轻盈、灵动的水彩与苍凉、沧桑的坦培拉相结合,在画面中形成一种互补,再经过反复打磨,画面的质感就更为丰富。绘画创作在如今,早已非是对事物的简单复刻,而是创作者的个人修养,和技术手段的交响共鸣。 我会从点、线、面等画面的基本构成开始着手,我尝试过许多的绘画材料、实验,不计时间成本的反复实验、实践,目的是寻求表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我看来,画材的选择要根据材料的特性与主题的表达的契合度,选择合适的材料去表达合适的主题,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形成自己的风格。
影响我的主要就是在我少年时代那位热衷于研究佛教文化的老师,佛教对于万事万物的独特阐释,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的创作,我希望通过作品中混沌或模糊的空间表现,引起观者的想象与思考。无论我们身处的世界多么绚烂夺目,最终都会归结为尘埃,万物皆空。我还很喜欢国外的一些优秀的画家比如:勒帕热,塔皮埃斯,巴尔蒂斯,莫兰迪,尤恩,扎博罗夫。
"尘埃”让人联想到许多的场景与典故,让人的内心不由回归平静。“尘埃系列”的创作均来自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点滴,万物自尘埃而始,生命至尘埃而终,一切都在尘埃面前归于宁静。《尘埃系列》的创作源于耳熟能详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一般,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心。绘画创作在如今早已非是对事物的简单复刻,而是创作者的个人修养和技术手段的交响共鸣。
绘画就是我一生中最乐意做的事,不计成本地去创作,是我在艺术道路上坚持不变的态度,无论是年轻时积极摸索自己的创作语言,还是中年后在混沌中不断寻找新的方式,绘画于我而言,已是融入骨血、伴随一生的亲密伙伴。
(文/侯伟)
侯伟作品欣赏
《铁椅子》
水性材料,120×80cm,2014
《白缸子》
水性材料,79×55cm,2013
《通风口》
水性材料,78×55cm,2011
《废弃的瓶子》
水性材料,78×55cm,2011
《观象》
水性材料,170×120cm,2014
《电视机》
水性材料,75×55.5cm,2011年
《飘过尘空 》
纸本水彩,109×76cm
《收音机》
108×78cm,1996
《滚笼》
108×78cm,1999
《倾斜的钟》
107×76cm
《空镜子》
108×78cm,1999
《种子》
106x68cm
《收割的玉米》
107×76cm
《柴禾垛》
蛋彩,106×76cm
《静静的时光》
水性材料,109×80cm,2012
《老电闸》
水性材料,78×55cm,2011
《远去的记忆》
水性材料,56×37cm,2015
《悬浮的记忆》
水性材料,35.5×25cm,2003
尘埃 系列
《尘埃之二》
水性材料,60×50cm,2002
《尘埃系列4·灯头》
水性材料,55×45cm,2021
《尘埃系列7》
水性材料
《尘埃系列·最后的铝箔》
水性材料,60×30cm,2015
《尘埃系列5·盒》
水性材料,90×60cm
《尘埃系列6》
水性材料
《尘埃系列·手电筒》
水性材料,40×30cm,2021
《尘埃系列·窗》
水性材料,90x60,2023年
《尘埃系列·场域空间》
水性材料,90×60cm,2021
《尘埃系列2·滴流瓶》
水性材料,120×80cm
《尘埃系列3·灯泡》
水性材料,80×60cm
《尘埃系列·泡》
水性材料,81.4×54.5cm,2015
瓶子系列
《空瓶子》
水性材料,79×55cm,2013
《空瓶子系列 No.1》
水性材料,79×56cm,2015
《尘埃系列·空瓶子》
水性材料,90×60m,2015
人物 系列
《空间中一个老人的内心状态》
《藏母》
108×78cm,1998
《猎人》
《空尘》
108×76cm
《西域的阳光》
纸本水彩,113.5×76cm
(图片来源:一水彩)
画家简介
侯伟,1963年7月生于辽宁,198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教育系;200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8月至今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委员。其坦培拉、水彩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国外等重要展览并屡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