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入选项目“何以燎原——‘山东风土人情油画’文献研究展”(以下简称“何以燎原”研究展)开展前夕,山东美术馆组织召开了一场精彩的圆桌对话活动。山东省油画学会名誉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原院长杨松林,山东省油画学会名誉主席、山东美术馆原馆长陈国力,山东省油画学会主席、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王力克,山东艺术学院教授陈建华,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宋齐鸣等“山东风土人情油画展”(以下简称“风土人情”)的主要组织者、活动亲历者与会。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学术研究部主任郭振宇、策展部主任崔文涛,本项目负责人王琛璐、谢路路等参会。活动由郭振宇主持。
圆桌对话聚焦山东美术发展史,以展览的策划背景与内容介绍为引,通过与会嘉宾不同角度对“风土人情”的组织运行和长期影响的分享,对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四十余年的山东油画发展脉络进行深入对谈,综合展示了山东美术馆对馆藏艺术精品的整合、对学术成果的转化。
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
杨晓刚馆长从宏观方面介绍了近年来美术馆行业的发展趋势,具体分析近些年的馆藏精品展出季入选项目后指出:“从美术馆的长远发展来看,在展览策划中,立足本土美术资源、聚焦地域美术研究、挖掘自身优势,尝试运用不同的逻辑脉络串联藏品,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思路。光收藏不研究,是行不通的。怎么研究、研究什么,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但根基在于发出基于地域美术研究的学术声音、表达态度和思考角度。”他表示,“何以燎原”研究展便是立足馆藏本土美术资源,从挖掘本土历史事件入手,聚焦地域美术研究的一次尝试。山东美术馆有能力有信心,有责任有义务,将“何以燎原”研究展做成经得起考验的项目呈现给广大观众,以此助力山东美术的传播、发展、研究。
山东省油画学会名誉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原院长杨松林
作为“风土人情”的主要组织者、参与者之一,杨松林先生以1955年他在山东师范学院就读时,第一代山东油画教师李超士、戴秉心等先生,在山东油画界播撒下的“星星之火”为引,详细讲述了“风土人情”这一历史事件的缘起、实施、推动和影响。他谈到:“1979年全国第四届文代会召开后,全国各地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地的油画界非常活跃,感染着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决心要攥起拳头来发展山东油画。第一步就是立足于山东最优厚的文化资源,走属于自己的路,办最独特的山东风土人情油画展。”在这个前提下,经过赵玉琢、张洪祥、陈皋、王永康、姜宝星等诸位老师在多次山东美协会议上的研讨、论证、筹备后,成立了山东油画、壁画研究会,确定了“山东风土人情”的创作方向,通过青岛、泰安、枣庄等地的体验生活,在省文联、省美协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知名理论家的建议下,顺利完成创作,得以在济南、在北京、在全国多地、在世界不同国家举办展览。在他看来,“风土人情”立足本土、关注现实,通过表现乡土生活肯定了人的价值,将处在散漫状态的山东油画人聚集起来,带出一支有团队精神和战斗力的油画队伍,为建立山东油画队伍健康纯正的良好学风打下了基础,使骨干教师拓展了观念、打开了思路、积累了经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有素养的年轻人,对山东美术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强调:“时代这两个字应该成为每个画家不要丢掉的要素,这也是历来各项事业成功的关键之一。希望新时代中的年轻人能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做出更出色、更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山东省油画学会名誉主席、山东美术馆原馆长陈国力
陈国力先生自作品《微山湖上》谈起,分享了他对“风土人情”与“何以燎原”研究展的看法。在20世纪80年代参与“风土人情”的时候,他是一名身着戎装的军旅画家,深入微山湖跟渔民在船上同吃同住体验生活,创作的《微山湖上》参加了“风土人情”。在他看来:“‘风土人情’时山东的油画队伍还不像现在这么壮大,创作水平也还没有像现在这么整齐,真正画得好的、在创作上得心应手的艺术家并不多。在当时的情况之下,策划出‘风土人情’这样一个影响巨大的展览,是很不容易的。”他认为:“山东油画是在‘风土人情’这个节点上真正发展起来的,可以说奠定了山东油画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基础。要想研究山东油画、山东的艺术教学体系,就不能不研究‘风土人情’。山东美术馆以‘风土人情’为主线,策划的‘何以燎原’研究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个事件串联起了山东油画的过去和现在。”
山东省油画学会主席、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王力克
王力克先生从“风土人情”价值意义的分析、自身艺术观的形成,结合不同时代中青年艺术家创作的相似点,分享了他对“何以燎原”研究展的整体看法,指出:“把‘风土人情展’作成‘何以燎原’研究展,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还是对80年代山东乃至全国艺术观念总体的梳理”。他表示,杨松林先生对“风土人情”过程的讲述,仿佛让他重新回到了1979年刚刚跨入大学时的青春时代。四十多年前“风土人情”晋京展取得的很好的反响,就是因为他们面向时代、面向生活、面向未来的价值。他们那一代人的艺术观,就是在“风土人情”中建立起来的。这让他们知道了怎么观察生活,又怎样将所看到的东西,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入画。他认为:“在今天举办‘何以燎原’研究展的意义,就在于让更多年轻人知道山东油画、中国油画发展的路径,让他们看到那个时代把百姓放在心里,关注百姓的日常生活,产生的作品是什么样的。”最后,他指出,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希望年轻人能够用心用情去体验踏踏实实的时代,感受火热的生活,希望年轻人薪火相传,继承好山东油画好的传统,让山东油画发展得更好。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陈建华
陈建华先生也是参加“风土人情”的青年作者之一。他从学校教师教学方法、同学创作经验交流、对绘画的热爱和自身的具体绘画实践几个方面,展开了很多生动的细节分享。据他回忆,在杨松林、曹昌武、路璋等先生们顺其人心、顺其生活、顺其艺术规律的教育方式引导下,在杨松林老师“注意观察生活,要从生活里体验感兴趣的东西”具体方法的带领下,他们这些学生通过下乡深入生活,在求学时期对创作能力就得到了锻炼。他提到:“他们同学之间很多的创作习惯,就是到一个地方去转、看,把感兴趣的点再画成速写。而老师会在每天晚上看学生们的速写,了解学生们的速写内容,再进行交流和记录。根据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们再慢慢梳理提炼出有意思的创作主题形成作品。有的时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一个小场景,有的时候又是对这个小场景的组织和升华。就像王克举展出的作品《汛》中晒鱼的场景,就是看到农民在大石头上晒粮的场面而产生的创作灵感。”他认为“风土人情”就是他们在最想画画的时候碰到的重要机会,当时的老师对他们的创作给予了非常大的帮助和引导。同时他还指出,时隔四十多年,山东美术馆以“风土人情”这个事件为主线,以“何以燎原”为题目,呈现四十多年的山东地域美术中油画的发展和繁荣过程,是非常准确到位的。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宋齐鸣
宋齐鸣先生围绕展厅中《渔岛姑娘》的创作过程、山东美术馆对这幅作品的收藏,以及在时隔四十年后的当下山东美术馆举办这个展览的意义三个方面,展开了分享。据他介绍,四十多年前参加“风土人情”的这幅作品,是他1979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第一年下学期去崂山体验生活后,一个月内创作出来的。这是他学生时期创作的第一幅作品。当时为了创作这幅作品,在老师们的要求下首先要画出草图,通过草图讨论会上的讨论之后,限额领取三张用于取材的胶卷底片,用它拍完素材冲洗出照片,画出素描稿,再完成作品最终稿。他提到,大概在七年前,山东美术馆以“风土人情”为历史线索与他沟通,对当时参展的这幅作品进行了有意识地收藏。由此他认为,这说明“何以燎原”这个展览,是在前期做了长时间大量的学术研究和藏品收藏的准备而展开的。他还说到,就山东美术馆的综合条件来看,相对于其他单位举办“何以燎原”研究展,这一从历史事件出发,串联四十年来山东油画发展脉络的展览,有着独特的综合优势。最后,他提到就山东美术教育事业来看,经过四十多年的培养,涌现出一大批精力充沛的优秀油画人才队伍。而回头看这支队伍的起点恰恰就在“风土人情”,在他的老师杨松林先生,已故的赵玉琢、陈皋、王永康等这批老师全力以赴的教育教学中。最后,他对青年一代表达了自己的寄望,希望他们接力多年的积淀,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山东美术馆学术研究部主任郭振宇
郭振宇主任在总结时说,四十多年前“风土人情”之所以深入人心、打动人心,就是因为它的理念是深入生活、表现现实,所以为人所乐见,为人所传颂;是因为它一直不变的主题是讴歌时代、颂扬人民,所以活力不减、蓬勃求进、世代相传;是因为这一代代艺术家用热的血、火的生命,滋润着齐鲁大地的艺术之花。像以杨松林先生为代表的一代画家和教育家们,赵玉琢先生、曹昌武先生、姜宝星先生、张洪祥先生等等,他们都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风土人情”向时代宣告了山东美术创作的方向、理念与面貌,宣传了山东美术的主张、价值与风格,它拉起了一支队伍,成为了火种,在各个行业,在未来的齐鲁美术事业中大显身手,不断助燃了山东油画的熊熊燎原之火。扎根时代、扎根沃土,方能不负青春、不负韶华、永远鲜活、永远年轻。
领导嘉宾参观展览
“何以燎原——‘山东风土人情油画’文献研究展”分“源流汇聚”“欣荣相依”“同频共振”三个版块。第一版块主要展出20世纪80年代“风土人情展”期间的作品18幅,以及丰富的文献,力图清晰反应活动全貌、综合展示活动成绩;第二版块主要展出21世纪前后,山东油画家坚持“风土人情展”指向、受到“风土人情展”影响的27幅相关创作;第三版块主要展出新时代以来,今天的山东青年油画家与“风土人情展”精神遥相呼应、一脉相承的优秀作品29幅。
展览将持续至8月25日。
部分馆藏作品展示
(以作品创作年代为序)
第一版块
“源流汇聚”
宋齐鸣《渔岛姑娘》75×59.2cm 1980 山东美术馆藏
王玉萍《织网女》51×99cm 1980 山东美术馆藏
姜宝星《沂蒙四月》 130×125cm 1980 山东美术馆藏
王克举《汛》85×85cm 1980 山东美术馆藏
姜衍波《两个小孩》46×34cm 1981 山东美术馆藏
路璋《鲁南金秋》110.5×100.5cm 1982 山东美术馆藏
张宏宾《元宵灯会》110×110cm 1982 山东美术馆藏
第二版块
“欣荣相依”
孔新苗《沂蒙颂之二·雨后岱崮》80×100cm 1993 山东美术馆藏
徐青峰《草坡》116×142cm 1998 山东美术馆藏
朱刚《兄弟》180×180cm 1998 山东美术馆藏
杨松林《渔人与海》180×180cm 2004 山东美术馆藏
陈国力 《荷风》 160×185.5cm 2004 山东美术馆藏
王力克、王雪吟《金色的湖》186×186cm 2009 山东美术馆藏
王少毅《夕照暮归人》65×80cm 2009 山东美术馆藏
第三版块
“同频共振”
汪明强《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240×500cm 2013 山东美术馆藏
温兴兴《天鹅湖》180×60cm×4 2014 山东美术馆藏
杨恺亮《阴天或清晨 1》200×280cm 2014 山东美术馆藏
苏醒《等风》170×198cm 2018 山东美术馆藏
崔立豹、李健《时代印记》 220cm×200cm 2019 山东美术馆藏
常小涵《那一年夏天》160×160cm 2019 山东美术馆藏
张智超《赤松》119×240.5cm 2022 山东美术馆藏
兰静怡《风筝的诗》165×160cm 2023 艺术家自藏
部分文献资料展示
(来源:山东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