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 · 界——张燕根艺术展
开幕仪式现场
2024年7月12日,阅·界——张燕根艺术展展览于上海海派艺术馆正式开幕,展览活动包含展览开幕仪式、学术交流会暨跨界沙龙活动,来自国内外近百余位嘉宾莅临开幕式现场,共同见证展览的顺利开幕。
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
政协副主席黄道伟先生 宣布展览开幕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海派美术馆馆长李磊 致欢迎辞
美术史论家、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
本次展览策展人 朱国荣先生 致辞
本次展览艺术家
张燕根先生 致谢词
上海西区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海派艺术馆执行馆长张建华代表海派艺术馆接受作品捐赠
并为艺术家张燕根颁发收藏证书
艺术家张燕根与陈确于展厅直播导览
开幕当天,艺术家张燕根先生与本次展览策展助理走进展厅,于每个作品前,向现场与线上的观众分享作品的艺术创作构思和感受,通过对话的方式向观众公布艺术家内心丰富的创作心语。
嘉宾与观众在展厅观展交流
嘉宾与观众在展厅观展交流
嘉宾与观众在展厅观展交流
嘉宾与观众在展厅观展交流
嘉宾与观众在展厅观展交流
开幕式嘉宾与艺术家合影
阅 · 界——张燕根艺术展
学术交流会暨跨界沙龙
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郅敏 主持交流活动并介绍与会嘉宾
展览开幕式结束后,“阅·界——张燕根艺术展学术交流会暨跨界沙龙”于海派艺术馆二楼举办。活动以“艺术无界”、“灵魂之约”、“反对重复”、“超越地方”为议题,邀请来自国内外文艺理论、艺术设计不同专业领域的25位嘉宾,相互分析、探讨张燕根在艺术创作上的跨界实践思考。
著名艺术评论家、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毛时安 发言
毛时安先生在发言中对张燕根及其画作给出了高度评价。他提出张燕根是一个站在大地上,看到天上的画家,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图式。他的画作不仅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展现了艺术家对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诠释,而且成功跨越了文化障碍,创作出了具有国际视野和普遍吸引力的艺术作品。
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蒋铁骊 发言
蒋铁骊深入分析了张燕根的艺术创作和其在雕塑界的贡献。他认为,张燕根的作品不仅深受军旅生涯的影响,展现出独特的力量和专注度,而且在艺术表达上兼具多样性与一致性。张燕根在公共艺术领域的早期介入和对学科建设的贡献,为中国美术界培养了大量人才,产生了深远的学术影响。
著名雕塑家、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
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张海平 发言
张海平对张燕根的展览表达了由衷的赞赏与支持。他强调张燕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深厚的学术性和广泛的文化影响力,更体现了广西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性,并对张燕根在艺术创作上的持续探索和创新表达了敬意。同时,他也提到张燕根在将中国艺术推向世界的努力中展现了艺术家的国际视野。
深圳大学教授,艺术设计学院前院长、
华南师范大学创意设计学院创建人、教学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服装艺委会名誉主任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 吴洪 发言
吴洪表达了对海派文化及其开放包容性的赞赏。他认为张燕根的作品不仅体现了时代性,更超越了传统,进入现当代艺术领域。他特别提到张燕根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在虚实结合上的巧妙手法,不仅展现了艺术家对宇宙、精神和世界的诗意表达,也反映了其艺术手法和理解的高境界。
中国现代重彩云南画派创始人之一
云南画派代表人物 刘绍荟 发言
刘绍荟高度赞扬了张燕根教授在国际公共艺术领域的杰出贡献,表示他的作品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激发了深刻的文化共鸣,更彰显了张教授作为一位多产公共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创造力。同时,刘先生也指出张燕根教授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培养了一批在艺术界活跃的新生力量,对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家》杂志执行主编
当代文艺批评家 冯楚 发言
冯楚认为张燕根的作品成功地将传统与现代观念融为一体。他特别指出,张燕根运用综合材料,开拓了造型语言的新维度,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表达方式。这种创新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新鲜感,更在心灵深处引起共鸣,为人们带来精神上的震撼。同时,张燕根的作品通过传递公共核心价值,为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提供了启示,引领了新的审美趋势。其作品所蕴含的诗意和谐,促使人们深思、反省,并在宁静中找到安宁。
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
清华大学在读博士 赵嘉 发言
赵嘉表示张老师跨领域和跨媒介创作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尤其是现代水墨作品中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展现了东方绘画的灵动和观念性书写的随机性。她还强调在张老师多样的作品中,存在一条不断生长的美学内核,深植于张老师的国画学习经历,并在国际交流中得到拓展,融合了他的人生感悟、精神世界和人文关怀。
清华大学副教授 吴昊宇 发言
吴昊宇表达了自己作为张燕根老师第一个研究生的荣幸,以及对张老师不断前行和探索的敬意,认为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鼓励,也是所有师弟师妹们学习的榜样,期待广西公共艺术的力量能够不断延展。
上海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委会副主任、秘书长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教授 江滨 发言
江滨表示无论从国画时期的具象作品,到设计学院时期的装置艺术,再到00年代的抽象风格,张燕根每一步的转变都给人以启发。而张老师最近的展览标志着一个新的自由创作阶段,作品风格多样,语言丰富,实现了在各种艺术界限间的自由穿梭。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有限公司
艺术设计图书编辑部主任 高巍 发言
高巍提到了张燕根的作品在全球五大洲的陈列,打破了中西方对艺术观点的界限,这是一项不易达成的成就。作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一员,他表达了未来与张老师在海外推广中国艺术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的期望。
澳洲SBS电台中文节目前资深主持人
新南威尔斯州艺术博物馆协会前董事 白菲比 发言
白菲比表达了对张燕根艺术执着和严谨态度的钦佩,认为张燕根的作品巧妙地用东方艺术手法表达了现代社会与宇宙之间微妙的关系,蕴含深厚的哲学思考,并强调张老师不仅在艺术上追求完美,还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教育者,乐于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世界阅历。
国家一级编剧、曾任职中国武警文工团、中国作协、中国音协会员
代表作《我的楼兰》与刀郎合作 苏柳 发言
苏柳认为张燕根的作品融合了哲学深度、生命活力和宇宙浩瀚,仿佛在艺术中捕捉了宇宙的高维信息,让她感受到了文字大爆炸般的灵感冲击,并赞赏其将艺术与哲学思考结合的能力,以及他对生命和宇宙的独到表达。
加拿大籍艺术家
著名画廊主持人 黄博施 发言
黄博施强调艺术创作要与时俱进,考虑空间和实践的现代性,避免单纯的模仿或无目的的创新。他赞赏张燕根作品在造型、技术和空间上的新颖性,认为这些作品体现了21世纪的艺术要求,为当代艺术树立了新的标杆。
深圳城市规划中心公共艺术部总监 张晓飞 发言
张晓飞表示了对张燕根在海外艺术领域的丰富作品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家精神的敬佩之情,并强调张燕根老师所体现的公共艺术家的共享精神,不仅是艺术介入公共空间的示范,更是一种教导如何做事和做人的哲学。
北京叙述空间公共艺术事务所创始人
公共艺术品牌"时刻营造"主理人 卢远良 发言
卢远良表示,张燕根老师展览的作品数量和质量上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更以一种年轻、国际化的风范,展现其持续创新和探索的精神。他觉得张老师的艺术之旅仍然充满无限可能,预示着一个长久而丰富的未来。他还指出,广西的公共艺术正在凝聚成一种独特而有力的现象,它有可能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地区性艺术样本。
上海原十设计、联合创始人
总设计师 袁俊龙 发言
袁俊龙在发言中强调了设计过程中深思熟虑的重要性,特别是如何巧妙地将艺术元素与东方文化融合,创造出具有个性的设计语言。此外,他提倡设计师需要不断学习,走出工作室,通过实地观察和体验来丰富自己的设计视野。最后,他强调了跨界融合的力量,鼓励设计师打破传统框架,将艺术和生活的元素融入设计之中,以激发创新和提升作品的深度。
目心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孙浩晨 发言
孙浩晨表示,张老师艺术语言的丰富性让他深受感动,并倡导设计师和艺术家应该扮演桥梁的角色,将东方艺术和故事介绍给西方,通过设计和艺术的跨界合作,让中国的故事在国际上发光发热,实现东西方艺术的融合与对话。
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九三学社社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刘昕 发言
刘昕对张燕根在上海这座国际都市中引入具有全球视野的公共艺术作品表示赞赏和感谢,强调这种原创性和视觉冲击力的艺术作品,为上海的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对张老师在艺术创作和教学中所体现的深厚学术价值表示敬意,认为他的贡献超越了艺术本身,其学术精神和教育方法值得进一步探索和传承。
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院长 陶义美 发言
陶义美表示,作为同事深受张燕根教授艺术氛围的感染。张教授在艺术创作上展现出的多样性和敏捷的转换能力令他赞叹不已,无论是从基础材料还是到高级艺术形式的转变,张教授都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进行创新,仿佛拥有切换电视频道般的灵感和技巧,让人钦佩。
SPARK 建筑事务所董事 闵薇 发言
闵薇表示张燕根的展览在色彩、形式、材质和风格等多个维度上展现了深刻的探索和突破,并指出张燕根老师的尝试不仅为艺术界带来了新的视角,也为像他这样的跨界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趋势研究所所长
色彩与流行趋势专家 傅炯 发言
傅炯认为,张燕根老师的作品在将中国传统与国际化元素融合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见解和实践。他指出在广西的采风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文化保护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这与张老师2000年之后的作品所探讨的主题产生了共鸣。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傅蓉蓉 发言
傅蓉蓉表示张燕根老师的作品不仅展现了独特的艺术意向,还具有广泛的拓展空间,这在数字媒体领域尤为引人注目。其次,张老师对多元材质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运用,特别是他在雕塑和油画上的立体表达,显示出他对材质内在生命力的独特洞察。最后,他的作品巧妙融合了随性诗意与精密度,完美融合了东西方美学精髓。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央美院博士
本次展览策展助理 陈确 发言
陈确重申了张燕根提出的“心物造像”理念,指出张老师的艺术实践从内向型的艺术语言出发,突破了传统公共空间的限制,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公共性艺术形式。他的贡献在于将个人的力量汇聚成共同体,构建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理想世界,展现了艺术家在个性化创作于公共性连接中的重要作用和深渊影响。
美术史论家、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
本次展览策展人 朱国荣先生 总结发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朱国荣先生以本次活动的总结发言人身份,对张燕根教授的艺术成就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梳理。他强调了张燕根作品的文化深度、情感丰富性和创新审美,这些特点共同塑造了其艺术的多维度和深远影响。朱先生特别提到张教授的公共艺术在地域性与国际性融合方面的卓越成就,这不仅促进了艺术的全球传播,也加深了国际交流。同时,他对张教授在艺术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表示赞赏,并提议举办师生展,以更全面地展示张教授的教育成果和艺术理念。
艺术家张燕根向与会嘉宾观众 致谢
参与交流会的嘉宾从专业领域所关注的不同的视角,对艺术家张燕根展览作品的艺术和创作语言进行了全面分析探讨,跨越文化、国际视野、心物造象成为活动的关键词。
与会嘉宾交流合影
展览简介
阅 · 界——张燕根艺术展
亚洲一带一路文化教育促进会
法国当代艺术家协会
渥太华亚洲艺术研究中心
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
艺术之桥空间(TABS)
《中国文艺家》
《世界美术》
中国雕塑网
喜号传媒
朗博艺术
喜马拉雅
老虎视觉
深圳国际彩印
慧一艺术中心
苏 蓓
视觉设计
梁新建
平面、展陈辅助设计
黄强伟 / 曹 磊
韦春燕 / 许妮琨
展览宣传
黄活琳 / 王艳杰
展务协助
石 维 / 陈楣芳
王珏琪 / 毕亚鹏
陆启彤 / 苏婷婷
开幕时间
2024年7月12日下午14:30
(来源:视界造境)
艺术家简介
张燕根,生于江西樟树市,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曾经有过16年的军旅生涯。现任广西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公共艺术学科带头人、菲律宾维萨亚斯大学博导、亚洲“一带一路”文化教育促进会产学研联盟艺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法国当代艺术家协会理事会成员、广西海联画院院长、广西公共艺术节发起人、总策划。曾任广西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首任主任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公共艺术(雕塑)作品被世界五大洲多个国家公园或博物馆及中国多个城市永久收藏,并立于重要公共空间环境中。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上海朱屺瞻艺术馆、广西博物馆以及法国、比利时、美国、澳大利亚举办个人艺术作品展,出版《视界造境一一个关于公共艺术的呈现之思》《张燕根公共艺术》《张燕根雕塑》《装饰雕塑》《公共艺术设计》《张燕根雕塑艺术》(法文版),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广西卷·雕塑·建筑装饰·家具·金属工艺》。
艺术事迹被《美术》《世界美术》《艺术世界》《雕塑》《中国文艺家》《中外文化交流》《中国艺术时空》《设计之都》《凤凰周刊》《画廊》《江苏画刊》《今日艺术》《艺术探索》、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广西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新社、文汇报、中国文化报、解放日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广西日报,以及法国《费加罗报》、比利时《人文与自然》、加拿大《明报》、澳大利亚《澳洲新报》等国内外媒体、电视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