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我而言,写生似乎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它从始至今地贯穿于我的职业生涯中,从未间断。
说起与写生的情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受当时物质条件及教学资源所限,我们这一代青年的美术素养大多是在写生中练就的,每逢周末,邀上三五个同道去郊外写生便是我们最期待的时光。在户外写生的各种经历,几乎占据着我们这一代习画者年少时的大部分记忆。纷繁多姿的大千世界不仅练就了这代人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也奠定了他们的专业理想和信念。可以说,良好的写生习惯和扎实的基本功是这一代学子的普遍修为。
2018年 太行山燕尾村 50x50cm
早年的经历培养了我与“写生”的一种特殊感情,其后的职业生涯更密切了我与“写生”的这种关系。无论是做设计师、美术编辑,还是在高校任教,大凡有外出采风、开会、写生的机会,我都会以各种理由参与其中,带上画具,也带上那份好心情,将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2019年太行山杜彬村136x45cm
严谨的学院教育造就了我的造型观念和审美取向,怎样用传统的笔墨意趣表现眼前的现实景物是每一位中国画家必须面对的问题。每每面对自然景物展纸挥毫时,大脑里一面受传统中国画“高远”“平远”“深远”以及“气韵”“意境”等程式的规范,一面又被西画“透视”“空间”“光影”和“结构”“比例”所驱使,导致我的写生常常在一种纠结、游离与尝试的状态中进行。一晃数十年过去,我依然在这种“尝试”与“游离”中纠结,作品也难以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
2019年万宁桥中村69cm×46cm (2)
我想,既然绘画以追求自我为目的,既然表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那么,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审美取向,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自己写生理念的形成,既没受功名利益的影响,也与所谓“绘画观念”、“专业态度”无关,是完完全全自发自愿的行为,是遵从内心选择的结果。
2019年海南神州半岛69cm×46cm
我之所以迷恋写生,是因为很享受那种置身于自然、与景物交流和随意涂抹的过程。经年累月下来,不觉中足迹已遍布华夏大地和数十个国家/地区,在这边走边画的过程中也积累下数百幅作品,它们承载着我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也记录着投身其中的艰辛与甘甜。
(文/李汉平,甲辰新年正月于京郊斜阳居)
2019年涠洲岛滴水村69cm×46cm
2020年北海港湾34cm×46cm
2020年广西黄姚50cm×50cm
2021年 爨底下村 50x50cm
2021年 烟雨西塘69x46cm
2021年佳县香炉寺50x50cm
2021年碛口古镇50x50cm
2021年山西后沟43x43cm
2023年 五台小景 43×43cm
2023年 右玉洞子沟
巴河船坞(45x45cm)2018年
版纳傣族园46 x 70 cm 2018年
巴河卸货船(45x45cm)2018年
彩虹瀑布 2018年
村口2017年
渡口(45x45cm)2018年
大别山九资河2017年
黄尾彩虹桥(45x45cm)2018年
陇西桦林2017年
欧洲写生-巴塞罗那渔港2016年
欧洲写生-玻璃岛2019年
欧洲写生-波恩街景2019年
欧洲写生-尼斯海滩2016年
欧洲写生-山野2016年
欧洲写生-小教堂2016年
欧洲写生-威尼斯2016年
欧洲写生-雅典卫城2019年
永胜村2017年
秦岭小景2017年
画家简介
李汉平,1999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08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进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水墨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常务理事;北京林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