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的面貌与创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学艺脉络息息相关,作品中呈现出的气韵和质感,往往是艺术家生命本质和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6月21日下午,由国家大剧院主办的“墨语·漆言·心画——温骧的艺术世界”展览在国家大剧院艺术馆(西厅)拉开帷幕。国家住建部原部长汪光焘,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赵实,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姚望,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李路,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院长张和平,中国美协原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徐里,国家大剧院党组副书记刘岚等百余位嘉宾出席开幕式。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温骧先生向国家大剧院捐赠了山水画作品《运河松风图》,以此表达对国家大剧院的祝福。
《运河松风图》
144x450cm 纸本设色
2024年
王宁院长向温骧先生颁发捐赠证书
温骧曾在故宫博物院临摹过五年的中国古代绘画,他的“墨语”既离不开北京故宫,也离不开他的勤劳和苦学;他的“漆言”既来自于对中国大漆的认识,也来自他在日本学习期间对漆画的认识;“心画”来自于中国传统的哲学,书画皆为“心画”。无论是他的中国画创作还是漆画表达,都来自于他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也来自于他的师造化。
(文/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
展览名中的“墨语”指代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审美品格,而中国的漆绘画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墨语”“漆言”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温骧先生画如其人,作品中透露出的温润、雅致和真诚,既展现出他在创作中的大格局、高视野和高品格,也十分打动观众。
(文/徐里,中国美协原分党组书记)
感谢各位的到来,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展览中的作品感受我几十年来在艺术创作中饱含的真情实感与脚踏实地的表达。
(文/温骧)
本次展览通过“墨语”“漆言”两个板块集中展示了温骧先生以水墨和大漆为媒介创作的作品七十余幅,我们可以从中直观感受艺术家个体风格的不断变化、融合与创新,更能体察到画家在山水画的内在肌理中寄托着心与自然和谐共舞的丰沛情愫。
(文/刘岚,国家大剧院党组副书记 )
画家温骧1953年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喜爱书画,在其艺术道路的发展历程中,他既持之以恒地学习中国画,又对工艺美术领域进行探索研习,学艺背景极为丰富且转益多师。在中国画领域他博采众长,青年时期于故宫临摹古画的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临摹经验,加深了对传统中国画的理解。
80年代以来跟随当代山水画名家近距离学习的过程,使其进一步在山水画领域集古纳今。此外,他还负笈东渡,结识东山魁夷、平山郁夫、加山又造等日本著名画家,东瀛漆画的制作工艺和日式绘画的装饰风格为他的漆画与中国画创作带来了启发。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使温骧的作品面貌集众家之所长,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多年的见习与体悟促使他将对自然的凝思转化为内在心性的独特体验,从而落笔于对文人气韵的抒发。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温骧以水墨和大漆为媒介创作的作品七十余幅,既包含画家早年师法古人的临摹之作,也包含其赴日研修时期的部分作品,还有近些年来将“师造化”转化为“得心源”的山水佳作。
壹
墨语
温骧以水墨写心,追求气韵生动,强调“气韵”是高贵灵魂的再现,在锤炼笔墨技法的同时,更注重精神的修炼。清代方薰说:“云霞荡胸襟,花竹怡性情。”温骧通过山水和花鸟画创作,荡涤胸襟,怡悦性情。他认同“画如其人”“书如其人”的观点,追求人品和画品的高度统一,通过绘画修身养性,净化心灵,追问人生的意义。
《江山无尽意》
纸本设色 193x503cm
2022年
《听涛山岳图》
纸本设色 248×1032cm
2015年
《新篁古柏图》
纸本水墨 54×248cm
2019年
《伊豆月夜》
纸本设色 89x87cm
1992年
贰
漆言
写意漆画是温骧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水墨画创作是他向传统致敬、追求古意的方式,漆画创作则是他突破传统、追求新意的手段。他将传统磨漆画之“磨”,改为水墨画之“写”,削弱制作性,强化书写性,创造出格调清新隽永,空灵超逸的写意漆画。
《神农架印象》
木板漆画 90x90cm
2001年
《雪霁》
木板漆画 90x90cm
2024年
《雪山金顶》
木板漆画、金箔 90x90cm
1999-2024年
艺术与人生互为表里,艺术反映人生,滋养人生,升华人生,温骧曾说:“我的生命历程,是跟艺术融合在一起的。”无论是水墨抒情,还是漆画写意,都是他的心灵之画,灵魂之诗,是他对人世间最真切的倾诉,最深情的告白。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温骧恬淡平和,渐入不忧不惧之境,他一落笔,神融笔畅,神和气朗,可谓墨语漆言皆心画,心画蕴诗情,平淡得天真。
(来源:国家大剧院)
画家简介
温骧,祖籍河北,1953年生于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特聘研究员,北京市政协第十届委员、第十一届特邀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七、八届委员会委员。早年曾在故宫临摹古画数载,浸淫宋元绘画的笔墨意趣,在先贤巨匠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颖悟出新,走出了一条学传统、出新象的成功之路。曾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荣宝斋等举办个人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