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还是一个文化概念;不仅承接着北宗山水对景造意的“真骨”与“传神”,还延续着长安画派的“浑厚”与“博大”。艺术家马刚作为我国当代山水画坛的中坚力量,他以西北景观和人文历史为创作的发端,对当代中国山水画进行了多元的探索和建构。通过正在展出的“江苏省国画院学术系列邀请展——马刚中国画作品展”,我们来了解他为西北山水画所构建出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趣。
此次展览的三个板块是基于对西北特殊地缘的一个探究,但从绘画风貌和语言表达上,马刚已经打破了一个既定的“西北艺术家”的身份标签。马刚从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从一个更宏大的观看视角来对话生命、自我和自然。
在马刚看来,每个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探索、思考、实践一定脱不开他的成长背景、生活环境以及文化积淀上的脉络关系。“西北是我的出发地,它久远又宏大的历史,深厚文化的积淀,以及这个区域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遗产,与一个艺术家的探究、探索实践有内在的关联性。我几十年来的绘画创作实践是基于人与自然展开的,特别是和我们中国人的自然观、生命观和文化观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的延伸,也就使我的作品有了不同阶段内向和向外交替的转换,它的核心还是文化资源的价值延伸,怎么样撬动今天个人的探索。”
在马刚的眼中,西北的气象更多的是一种浑茫苍垣。在西北的高原上,他感觉到植被的生长都是那么恰到好处,非常符合人文关怀的理想。所以在画面的处理上,也就有了一种对西北的从地貌的自然形态转入到画面结构建立的一种文化象征。在作品《雨后》中,马刚以相对比较微观的一种方式来刻画西北。甘肃定西一带特有的儒树有一种谦谦君子的风采,这调动了环境与马刚内心的深层对接,画面就是在这样复杂的思绪和现场的交织中产生的。
此次展览不仅展出了一些山水作品,还展出了一些“在现场”的写生和手稿。这批作品似乎超出了通常的“写生”的范畴。
马刚介绍,在近十年实践中,他更多是进行现场创作,“写生”的概念在今天也不断被拓展。近几年,他围绕石窟艺术、黄河生态及西北的环境、人居关系、历史文脉展开研究,在这个过程里,人跟文本有了深层的关系。他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思考、发现经典的新价值,将之用于当代的文化创作,这就产生了作品内在人文性、审美形态和时代关联的意义。马刚在这种思考之下进行的写生创作,技法本身自然而然生成,色彩、形态结构、笔墨饱满独特,是不可替代的创作。
不同于许多画家笔下西北的壮丽宏伟,马刚的画中有大量留白,画面给人的感觉更为疏朗放松。马刚认为,一个画面它本身呈现出来的结构性的特点,是一个画家毕生要去追求的方向和目标。“我作品中呈现出一种简括、疏朗、自在的状态,这跟我自身的性格有关联,也与西北有关系。我在西北的大地上行走,会感觉到西北的安静、纯净,我觉得我就是在享受这样的安静、纯净、淳朴。简括、简约是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高的追求,在我长期实践、体悟、研究的这个过程里,越来越感受到节制的价值。在高速发展的生活环境中,试图进入内心的沉潜,多了放松和流畅,这也会体现在作品之中。”在这样一个话题下,我们又回到了绘画艺术观照的核心问题,那就是生命本体的意义,也就是人与自然的相处中,怎么样来相互滋养,最终上升到文化形态以及人类共有的人文精神的高度的建构上去,这可能就是每个艺术家需要毕生去探索和修炼的。
马刚通过展览引发对自己创作心路历程的回顾和总结,在不断求新中,试图重新构建西北山水图像的当下图景,以独特的创作路径和情感抒发方式,拓宽了西北山水画的探索道路,探寻着西北美术资源价值延伸的当代意义。
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周京新在展览现场看到马刚的作品,感慨良多。他说,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跨度有20多年,从他的作品当中,我看到了几个亮点:第一我觉得他的画中把松和紧处理得非常好,笔墨很松,结构很紧,画里面要交代的空间感、要表达的意境滴水不漏;第二是他把颜色和墨色融合得很好,色、墨融合,呈现在造型感上的厚度很沉着,稳得住,一点都不脏,墨在里面没有受到颜色的干扰,墨、色相得益彰;第三是他的画中有江南画家经常自诩的这样一种笔精墨妙的感觉,我这次近距离地看他的作品,从很多作品当中笔墨的线性、点性、墨的铺陈、之间的衔接感,都能感觉到他的用心,他讲求一种特有的北方的雄浑、粗犷、苍茫背后的精致,把精妙和苍茫融合得比较好。特别是他的一些写生和创作之间自然地衔接,墨和色、松和紧、虚和实全部聚合在画当中,呈现出一种自然的、流畅的笔墨色彩语言。
(来源:视频号@中国美术报)
艺术家简介
马刚,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兰州财经大学教授、西北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工作室山水画高研班指导教师。作品入选原文化部第十届、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原文化部第四届全国画院展优秀奖,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甘肃省委、省政府“敦煌文艺奖”“甘肃文艺突出贡献奖”,获“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教学名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