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二楼报告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广东籍学者梁江为观众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艺术之路没有那么艰难”,讲述他个人五十多年的艺术探寻之路,与深圳观众谈谈自己艺术行履中的重要瞬间和感悟。讲座由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陈俊宇主持。
专题讲座主讲人梁江
讲座由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陈俊宇主持
1953年,梁江出生于广东省罗定县农村。他从乡土走来,一步步踏入新中国美术的重要机构,一路蹒跚曲折,但是在梁江看来,因为有对艺术的热爱,所以“艺术之路没有那么艰难”。梁江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退休后还担任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广州美术学院、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等,他的艺术之路没有因为退休而停止。
《乡路迢迢》纸本设色 2022年
讲座开始,梁江从胡适的《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谈起:胡适的“问题丹”指一切知识学问的来源是问题,怀有问题才是获得知识的根本原因;“兴趣散”告诉我们如何安排好闲暇的兴趣决定了一个人的终身;“信心汤”是说人须得有一点信心,所做的事不会白白浪费。梁江以此引出个人探寻之路的几个片段。
197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范文澜《中国通史》,在一个几乎没有新书的年代,它吸引了在山区县城图书馆帮忙编书籍推介墙报的梁江。《中国通史》与《资治通鉴》两书中的不同记述,激发了他撰写校改文章的想法。他以《〈中国通史〉春秋战国纪年表若干漏误的商榷》为题,用了三年多时间,写出一份2400余字的文稿。期间,他几乎翻遍了当时能找到的史籍类书刊,慢慢从他人著述中揣摩到治学的基本规范和必经路径,以先秦史籍、二十四史及新出土文物等当时所能查到的资料为依据,提出《中国通史》年表中有三处遗漏,四个国君的名字及年代应予订正。文稿寄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三四个月后,梁江收到研究所办公室复函,信中感谢他对该书的关注,还有“先秦史事纷杂,希望共同努力推进研究”的鼓励文字。
上世纪80年代初,梁江曾写信向大学时期的老师陈少丰先生求教,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帮助。陈少丰先生以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教师的身份,每月寄两册美术史书籍供梁江阅读学习,后来还寄给他一大包工整的读书笔记和卡片,笔记内容是60年代初陈少丰学习王逊“中国书画理论”时做的,其中章目清楚,字迹端庄流利,不时插入一些作品示意图,卡片上记录了陈少丰先生历年的读书、考察与思考。这些书籍和资料为梁江的艺术之路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梁江反复提到,陈少丰先生是他的恩师,是学术引路人,也是中国美术史学界人品学养的楷模。
之后,梁江在美术研究领域持续深耕,陆续有多篇文章在《美术》《美术研究》《艺术世界》《中国画》等专业刊物发表,文章内容包括美术史论考辨、美术史方法论研究,也有对当时“现实主义精神”“抽象美”等热点问题的讨论。他先后在《广东美术论坛》和《美术》杂志从事理论研究和编辑工作。1984年,《文艺报》《美术思潮》等刊物的年度综述将梁江的若干观点列为一家之说。
1985年,梁江考上中国艺术研究院,成为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的硕士研究生,彼时他已发表论文40余万字,经中国艺术研究院团委负责人常丰威推荐,参加了1986年文化部青年学术成果展览。硕士在读期间,他参与了王朝闻先生主持的《中国美术史》编撰项目,提出的有关清代美术的观点在编撰会上得到多位专家认可。
梁江与导师王朝闻先生
硕士毕业后,梁江回到广东工作。1990年代中期,在深圳市举办“深圳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梁江直率地批评余秋雨将深圳定位为“文化码头”的观点,进而指出,深圳若改革开放之后不能提供文化创造的经验,将有负当代中国对深圳的期望。他向会议提供了题为《“多环形文化结构”论纲》的长篇论文,指出当代文化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结构,不同类型文化依文化含量之比例,呈多环并存态势,又在互动格局中往前推进,文化传统则是在筛选和积淀中往后传递的。该文在《广州文艺》连载后,引起文化研究界关注,《中国文化报》《新华文摘》《文化研究》等报刊均作了转载。
梁江的长论文《“多环形文化结构”论纲》发表在《广州文艺》上
梁江的艺术理论著述见解独特、文笔优美,他对于艺术规律的求索结合了大量艺术实践积累的感性经验,他的系列史论研究和讨论现代中国美术现状的著述思维敏锐、享誉艺坛。
最后,梁江以他在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作为本次讲座的结尾,他强调学问是立体的,中国古代之“学”分为知与行,“知”是知识、文献的学问,“行”是做人的学问。“问题意识”“创新精神”的话题值得在不同阶段反复思考。梁江以风趣幽默的语言,为观众讲述了其几十年来的学术探索中的重要阶段,写字、作画、做学问是他倚重的“三板斧”,它们相辅相成、三位一体、互为基础、互作支撑。学者的天职是做好学问,他将一直在探寻路上走下去。
本次讲座共有81位观众到场参与,观众们认真聆听梁江老师过往的精彩经历,不时报以掌声,现场气氛热烈。很多观众表示获益良多,意犹未尽。陈俊宇表示,梁江先生从艺50年,是新时期中国美术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他为广东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多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本次展览筹备过程中,梁江老师将个人收藏的万余册美术专业书刊和文献资料捐赠给关山月美术馆,其中包括他亲自参与、主持的重点项目成果《黄宾虹全集》《梁世雄全集》等(目前部分捐赠图书已在关山月美术馆二楼图书文献馆上架,可到馆阅览)。今后关山月美术馆将结合梁江老师丰富的艺术行履,逐步策划专题讲座,为深圳市民带来更多艺术故事。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
(来源: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艺术家简介
梁江,现为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和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
曾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
2016年巴西奥林匹克美术大会评委和论坛召集人、2012年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主任策划委员等。文旅部、教育部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专家等。
早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后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广州文艺》月刊主编、《美术》月刊编辑部主任、《东方》月刊副总编辑、中国艺术博览会艺术主持等。
硕士、博士学业期间,作为主要执笔者之一参与《中国美术史》《中华艺术通史》《黄宾虹全集》等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撰写。
已出版《中国美术鉴藏史稿》《广东画坛闻见录》《美术概论新编》《美术学探索》《西樵小札》等多种个人专著,发表学术论文400余万字等。
50年来,书法、绘画和学术研究相辅而行。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及国外参展。近年已举办十余次个人书画作品展览,印行《梁江书画选集》等多种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