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项目
《百色新貌——新时代红色革命老区风采》
(三联画 240cmX120cm 240cm×240cm 240cm×120cm)
2024年 中国画
项目主体(作者):蔡智
日前,蔡智教授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项目——《百色新貌》专家研讨会举办。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黄建福主持研讨会,项目主体(作者)蔡智教授介绍了项目创作过程,随后,著名评论家刘新教授、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梁冬华教授、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李君教授等与会专家分别发言,各抒己见,分享了对项目的看法。
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项目《百色新貌》专家研讨会现场
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黄建福主持研讨会开幕
项目主体(作者)蔡智教授介绍项目创作过程
著名评论家刘新教授发言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梁冬华教授发言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李君教授发言
专家研讨会现场
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项目《百色新貌》专家研讨会现场合影
专家画评
蔡智的作品《百色新貌——新时代红色革命老区风采》在笔墨情趣的表达与现实主义题材的描绘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该作品选取了三联画的形式描绘了百色巍峨的群山和在云气下若隐若现的新时代人民的生活景象,左联中屹立群山下的水坝和右联中深藏群山中的古亭形成了过去与现在的交相呼应,中联近景处环山的高架桥上川流的汽车、远景处穿山而过动车与中景处矗立山中的百色起义纪念馆和百色起义纪念碑极具标识性的点明了作品的主题。作者巧妙的将这些人文生活的景象置于苍翠、繁荣的群山之中,表现了百色的地理地貌,又运用了中国画传统的山川布局,更体现了百色人民与绿水青山的和谐共处和在党的领导下百色革命老区的新时代风采。整幅作品既有现实物象的描绘和鲜明的红色题材表现,又不失国画艺术特征的表达。画面水墨淋漓,群山苍翠欲滴,笔法遒劲,泼墨带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一幅优秀的表现红色主题的中国画作品。
(文/李永强,教授)
蔡智教授的艺术基金创作,把具有红色革命的现代建筑和传统桂区山水相互融合,对于是我们广西来讲来讲是一个转折时期。因此从这一点来看,蔡智教授其实有他的责任感,这一点放大来讲也可以放大起来,就是整个对广西的价值,何况这个主流里面再分出一个具有红色基因的百色。
从现实讲,就是从艺术基金项目,从蔡智教授的创作引发我一点想法是什么?任何艺术作品都有一个彼此的优劣比较,就纯粹山水画创作路程亦是如此。只是说现在山水发展到今天,有新的创作目标跟时代价值,这一点不能够忽略。如果都往纯粹山水走,对于创新来讲过于单一,所以我现在看那种古人山水,境界可以体会,心可以相通,但是心绪上的表达无法触及当前时代的艺术创作者们。所以现在山水画最难突破的就是怎么样把现代的建设元素和传统的笔墨结合,是这一类山水创作面临的新挑战。核心课题是指中国画要往前发展,蔡智教授这个作品有了一个革新的良好开头。创造今天的新山水要有一些人来做这个事情,在传统山水里面完善笔墨,走向更高的艺术高峰。
(文/刘新,教授)
观蔡智教授的大写意花鸟尽在不言中,一切心中意向于画浮现。所以我认为蔡智教授这个国家艺术基金选择山水为主题进行创作,是行远自迩的推敲肯定。敢于跳出自我创作的伊甸园,打破自我常规,展现新的创作面貌。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诸多艺术创作者们去学习借鉴,提供一个很好的模版。
初看蔡智教授山水墨稿,我个人认为最后的山水面貌会和大写意花鸟一般,泼墨淋漓,肆意洒脱,采用浓墨重彩的方式去完成画面。但是最后的成品却使我感到耳目一新。发现蔡智教授可能有时候会超出我们常规的想法,虽然平时花鸟奔放、但山水画出来却是这种柔山柔水的感觉,在墨色的处理和整体画面的表达上更加的细腻精致、但是整体又彰显山水的磅礴气势。绵里藏针、细节处理见真章。就可见蔡智教授对艺术基金所下功夫。
我认为创作的思维是这样的,你如果通过一个主题去搞艺术创作,不一定要不要把它的形态、物态、以及切实的态度尽数表现出来,而是要借托以一定主观自我去表现出来。而蔡智教授在处理画面之时我认为这些意境主观表达已经完备,并且还是跳脱自己舒适区进行创作。细看画面我觉得画中不仅有大气磅礴。也有小景怡情的表达,把百色纪念馆和英雄碑融入山水去表达主题,但是又使具有现代建筑的画面完美的融合到烟云山水之中。同时彰显磅礴英雄气和山水人文小景之感。而且我本人的一个特别喜欢这种朦胧美,它画面里面它都掌握这个色调,这种朦胧的这种水色、气色、墨色几色结合起来非常的到位,受益匪浅。真的很棒。
蔡智教授的这件《百色新貌——新时代红色革命老区风采》不仅完全达到了国家艺术基金的标准,也为广西山水的创新变革推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
(文/陆红阳,教授)
蔡智教授作为广西艺术学院二级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的作品入选大型国家级画展60余次,并获金、银、铜奖项。以热情高涨的情绪进行创作不断寻求自我的突破和进步,并且兼备艺术项目申报和完成的能力。多次完成国家级的艺术项目。为我校的艺术发展和绘画创新树立了一个很好的风向标。
此次蔡智教授所完成的《百色新貌》国家课题,以“道在笔墨”的核心思想,把广西红色革命老区(百色)的发展和传统笔墨山水相互融合创新,不仅推进了桂北的山水发展,也补足了新旧山水交替的空白。《百色新貌》国家课题的完结即是蔡智教授作为大写意花鸟名家的自我突破,更是我校艺术更新进步的新面貌。
(文/冯子勤,教授)
蔡智教授曾多次很好地完成国家项目,充分具备了完成艺术基金项目的能力,为了完成这次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百色新貌--新时代红色革命老区风采》的创作,蔡智教授这几年多次深入百色地区,体验生活感受新时代百色红色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此次项目的完成对广西桂北山水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补足了传统山水和现代城市建设相互融合创新发展的部分空白。以百色城建的具体发展和桂北的民俗人文风尚,加持红色革命精神并兼创作,不仅明晰了项目的主题宗旨也强调了广西山水的特色。作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创作者,都应向蔡智教授一样,以身例行,不断寻求自我的艺术突破。
(文/韦玺,研究馆员)
蔡智的作品《百色新貌——新时代红色革命老区风采》以三联画的形式呈现了百色革命老区的新时代风采。作品采用青绿山水的技法,通过多次晕染,营造出氤氲的秀气,也符合百色革命老区山水风光的特征。在该作品中,作者巧妙地融入了百色革命老区的标志性建筑、人文景观、自然风光等符号元素,如百色起义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高速公路、水力发电站等,这些元素与山水风光之间实现了巧妙的互嵌,完成了“百色新貌”的造景,也是作者对百色革命老区在新时代新发展的想象与寄情。总的来说,作品《百色新貌——新时代红色革命老区风采》很好地表现了“百色新貌”这一主题,是一幅高质量、高水平的,具有新面貌的中国画主题创作作品,达到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对作品质量的要求。
(文/黄建福,教授)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蔡智教授的国家艺术基金作品《百色新貌——新时代红色革命老区风采》,紧抓“新时代红色革命老区风采”的时代主题,用写意的方式,表现新时代革命老区的新变化。蔡教授在这次的主题性绘画创作中,放弃了自己擅长的大写意花鸟画的舒适区,用写意山水画的方式去表现新时代老区的变化,体现了创作者自觉的艺术突破和创新,这也是一位优秀艺术家必备的品质。
最近,靳尚谊先生提出的中国画大写意缺位,引起了艺术界的重视和反思。蔡教授的作品用写意国画的方式,再现百色革命老区的时代风采,可谓是对靳老先生之问的回应,也是对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惯用写实手法表现的一种突破,探索出了一条结合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绘画图式表现新时代景象的艺术道路,达到了国家艺术基金创作的高度。
(文/梁冬华,教授)
作为偏音乐的文艺评论者,昨天有幸参加2022年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项目《百色新貌——新时代红色革命老区风采》三联画的结题研讨会,正如国家艺术基金有“跨界融合”作品一样,我跨界欣赏了蔡智教授的新作,谈一点“画外之音”。
一、广西红色资源所衍生的创作力量
百色作为革命老区,已有很多历史题材的画作,而作为现实题材的《百色新貌》,如此宏大地展现百色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新景象,且以中国画的三联组画呈现,弥足珍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访各地革命纪念场馆,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在广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西红色资源丰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做到学史增信。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百色新貌——新时代红色革命老区风采》的创作正是源于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从革命题材到现实题材的创新,同时也是蔡智教授不以擅长的手法而是以挑战“青绿山水”的新技法,来完成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这幅作品,大气磅礴、高山仰止,新貌凸显、引人入胜。
二、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心灵相通
有言道,“语言的尽头是音乐”,我感到,“画作的里面有山歌”,“青绿山水”的绿水青山中,红色元素熠熠生辉,从红军时代留下来的革命歌曲、地方山歌,在画中百色起义纪念馆、纪念碑以及脱贫致富的山寨中传来,高高的木棉树——英雄树置于画中纪念馆广场前,寓意着百色这座英雄城市的过去和新时代的风貌,动车与高架桥上穿梭的车流,红色革命老区正走向美好的未来。油画远观,国画近看,三联画作对称、稳定、大气,细看其中巧妙的布局、精妙的构图,其阳光透射、飞瀑流水、人物活动、天坑地貌……让人觉得“画中有音”。我们也在创作音乐作品《百色起义组歌》,从蔡智教授的《百色新貌》中,我在作词上有了新的灵感,那就是跳出组歌描写当时情景的传统,在时空上进行跨越。
三、国家艺术基金与“全民美育”的载体
国家艺术基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作品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在作品的传播展示过程中,就是一个“全民美育”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中讲到,“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蔡智教授《百色新貌》的创作过程中,研究生、本科生和同行及社会美术爱好者,常常在现场观摩、学习,画作完成后,更是有慕名而来的各界人士纷纷参观,往后,此画还将参加有关的美术作品展,蔡智教授说还将捐赠一个版本给百色革命老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通过艺术基金大力支持艺术创作,而教育部大力推进学校美育,这其中有一个桥梁和载体,那就是美术作品,它不仅仅以美育莘莘学子,也同时以美育芸芸众生。相信《百色新貌》以媒体时代的新传播方式,广受人民群众的喜欢,成为传世之作。
(文/李君,教授)
蔡智教授,作为中国画界享有盛誉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今日得以观其非花鸟题材的主题创作,其震撼力不亚于初见其带抽象的大写意花鸟画时的感受。下面谈谈我的观感,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首先,蔡教授敢于挑战自我,突破固有的艺术边界,探索非花鸟题材,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功成名就之际,依然保持对艺术的热爱,挑战并非自己熟悉的内容与题材,敢于探索、打破固有的表现习惯,实属不易。而且,画这么大尺幅的作品本来就是既劳心又劳力的差事,这种勇于挑战的艺术精神值得钦佩和学习。
其次,从作品中,我深刻感受到蔡教授对这片热土的深深眷恋和家国情怀。他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百色地区从早年采风观感到今日现代化新貌的巨大变化。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的创作方式,使得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
第三,山水画和花鸟画一样在中国画学科都是大项,创作群体人数亦多,又是传统学科,创新难。花鸟画家创作山水画,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画的创作原则,明确了绘画艺术并不是描摹自然物象,而是要通过画者的情感,渗入到物象之中将其内化成形象并表现于笔端之下。因此,画者笔下的形象就是画者人格、学养等的体现。绘画中的“形”与描绘的“自然形”绝不等同,绘画中的“形”就变成了理想中的形,虽也呈现某种“具象”的自然特点,但却是某种“意象”的象征符号。作品以传统的笔法表现百色地区新时代的城乡巨变。传统笔墨与现代建筑的结合,本身就是几代山水画家群体在努力探索的方向。传统山水的多变的笔线和规整的现代建筑,本身在绘画语言上就是一个难以协调的问题,但我们在作品中能看到它被恰到好处的结合,作为花鸟画家,难能可贵,也体现了一个画家对于形象的驾驭能力。比如,选择百色地区具有标志性的地貌和景区、建筑,还有时代标记很强的高铁、动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和设施。画者运用绘画语言,巧妙地将不同空间融合在有限的尺幅之中,以点带面地营造出诗意的新时代百色地区的现代化新貌。体现了艺术创作的文心传统和意象表现手法,又有别于传统的“游心”和时下山水题材的对景写生,将中国的山水画变成风景的流弊。此作品从创作的角度讲,继承了传统的山水精神,和中国艺术创作的文心,又有新时代的笔墨精神。郭熙在《林泉高致集》所讲的“可居可游之品”也是一种精神理想,所以画所表现的图像是意造的理想山水并非现实山川。而面对真实山水的描绘显然也是要借助笔和墨去完成的,而由笔墨呈现的山水是不同于真山真水的,所以董其昌有“以境界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之说。也即客观与艺术作品的关系,绘画作品有他本生的局限性,也有客观现实不可比拟的艺术性,即作品能够集中的体现物象的时代和精神。所以,绘画作品也是时代的直观记录,作者就是录入者,此作就是对“笔墨当随时代”的完美诠释。
综上所述,蔡智教授的这件《百色新貌——新时代红色革命老区风采》是一件成功的中国画作品,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卓越的创新精神,更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文/黄丹松,博士)
作品细节欣赏
(来源:广西中国画学会)
画家简介
蔡智,广西艺术学院二级教授、中国画学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广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漓江画派常务理事、广西美协理事。“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广西国画作品展”国家画院主办“广西是个好地方—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全国政协主办主持国家艺术基金“南方地域特色中国花鸟画创作人才培养”项目,担任国家艺术基金创作项目。参加文化部(现文旅部)、中国美协、国家画院、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等主办的画展60余次,并获金、银、铜奖项。作品被国家博物馆、美术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