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杜小同的绘画时,观看者总能获得某种相似感,这种相似是一种经验上的相似,它既包含了实际相似的情况,也包含了实际不相似的情况,这是图像“再现”的知觉能力,也是杜小同绘画之所以能够引人“内观”的地方。
他的作品常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元素作为基本符号,诸如松树、顽石,但似乎往往会回归到人自身的生命状态上,予人以平静、纯粹。
《春风早》 72.5×145cm 2023年作
《此山》 140×259cm 2023年作
杜小同的作品有强大的生命力与鲜活力,这种鲜活是生命本真的自然状态,是一种“野蛮生长”下的美好与蓬勃,亦启发观者不断思索生命与自然的本质。他的画面朴素、纯粹,去掉了所有杂乱,甚至包括我们肉眼观察到的自然界中各种色彩变化,只有摒弃掉外在的干扰,才能达到最本真的状态,这是杜小同想要展现的。
正如他所说:“我画水从不去海边、湖边写生,因为自然界的色彩变化过于丰富、具体,反而会造成干扰。我的画面中也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倾向和变化,但都是基于一种朴素单纯的画面表达,那种比较接近我理想中水和人的状态——自然的状态。”
《岸》 100×72cm 2022年作
《岸(二)》 90×52cm 2022年作
人物的塑造越来越构成杜小同近几年绘画中不可替代性的元素,画面中的人物没有独立鲜活的个性,它如同天、地、远山,由人物形象转换成了承载之物,由物质存在渐渐转换成了精神存在,它可以承载画者与观者所有的情感宣泄,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域》 228×552cm 2019年作
《海滩》 50×100cm 2009年作
凝视杜小同的水墨画,我常常停留在画面的“人体”上,不自觉地感受周遭的宁静或喧杂,好奇画中人物的处境,或许也是对自己的“内观”。他的画面内容看似是“封闭”的状态,但又给人以“开放”的视觉与知觉感受,图像的“边界”可以一直延绵到画外。
《沁水》 198×161cm 2021年作
《晌之二 Around noon II》 122×248cm 2019年作
对于人物的塑造方式,杜小同认为,“其实描绘的对象、题材并不重要。中国传统绘画题材很丰富,但绘画创作不是简单的陈述,并非以客观描绘对象为目的,而是要借助这个对象来进行转换,最后呈现的状态是跟人自身的感悟密切相关,比如画松树,是要借松树表现人的气节,最终是要回归到最本质的自我生命的体悟。”对于本原状态的回归在他的“片刻集”中亦能真切的感受到。
《片刻之三》 40.5×71.5cm 2022年作
《片刻之七》 40.5×71.5cm 2022年作
《片刻之十二》 40×70.5cm 2022年作
刻意弱化形式要素,简化线条与人物造型,是他创作之初的巧思与情感投射,如此一来,观者便从笔墨技巧的关注转移到更深层次的审美情感中。线条与造型以独特的方式组合,进而产生“意味”,这种“意味”不同于对自然物的美的感情,而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一种不可名状的纯粹体验。
《桥》 193×125.5cm 2012年作
《自去来之一》 249.5×89cm 2017年作
其画面语言迥异于同时代其他画家的作品,于天地之间呈现出独有的个性特征,比如画面中独特的形式美、节奏美,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都使得观者能够进入画中并有所领会,观者从他画面中看到的并不是视觉的再现,亦不是观看时想象看到了再现对象,而是不受束缚于作品,生成自己对视觉经验的感知与想象。杜小同给予了观者极大的自由,观者的想象并不依赖于创造者的意图,也不束缚于画布的边界,而是借由其作品进入各自的精神世界。
《耍棍》 35×53cm 2023年作
《比试比试》2023年作
杜小同的作品具有独立的精神气质,他善用灰色调,笔端流畅,线条如行云流水般优雅飘逸,气韵生动,一气呵成,他总能捕捉到主体的心性,他曾形容“软性的笔在行走时有如太极,不可能使用蛮力”,因而他的作品也总是向内延展,从表现回到体验,从材料回到气韵。
无论在表现方式上有何突破或调整,探索自身以及自身与他者的关联是他作品中引人深思的主题,也是他以绘画的形式为观者打开的一个窗口,令观者畅游在自身构建的世界中感悟自身与环境。
杜小同的作品是无限自由的,是超越形式的,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亦能保持高度的开放与包容,不断探索水墨形式的张力,以情感之真写心之所见,正因如此,才能带给观者想象性参与的视觉体验。
(来源:大有艺术)
画家简介
杜小同,1972年生于陕西富平,199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水墨人物画室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就职于江苏省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