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寻芳——朱春林江西之行作品展”学术研讨会 | 张庄、李忆敏、夏学兵、马志明发言集锦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5-31 09:11:06
听新闻


2024年4月26日下午“朱春林的油画艺术和朱春林江西写生现象思考”研讨会在江西省宜春美术馆四楼会议室举办,研讨会由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委员会副主任红梅主持。与会专家分别就朱春林油画创作的艺术实践和思想维度、全球语境下油画本土化的探索与创新、油画创作的时代性、朱春林江西写生现象思考等方面,进行了学理性的分析和探讨。

张庄(中国文促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海淀美术馆馆长)

很高兴来到美丽的宜春,参加朱春林先生画展研讨会,在这里也见到了很多同行。   

谈到朱春林先生的油画艺术,我认为不能只从色彩、从造型角度来谈,应该深入挖掘和追寻朱先生生活和创作的业态。中国油画百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传承,已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国画形成绘画艺术的两大门类。在新中国油画发展中的重要成果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通过杨飞云先生,朱春林先生两任学术带头人和油画院艺术家的不懈努力把油画院打造成了教、创、研、展的艺术高地,特别是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像朱春林先生这样的艺术家能够坚守本分,始终保持那份学者、大儒的纯真难能可贵,使油画院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教育体系和生态,我想正是有了这块肥沃的土壤,才让朱先生的创作思想、心灵深处的追索有了明确的、坚定的方向。

刚才几位专家都说到了画如其人,通过朱老师先生的作品,我们看到人物、风景、静物所表现的本真、明快、恬静和放松,无不诠释着、释放着朱老师艺术作品沁人心肺的光芒,这也奠定朱先生在中国油画方面的大家之路。

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朱先生七年九次的江西写生,我们看到画家真情的表露,看到画家与他喜爱土地的交融与碰撞,通过色彩和画笔升华了天、地、人的关系,启发我们共同爱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谈到朱春林艺术和展览,我们又不能不谈到这此画展的策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文化建设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中国各地的美术馆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到目前,仅政府美术馆就有800多家,像发达地区更形成一城多馆的局面,在信息科技和交流空前发达的今天,对于策展和展陈、空间视觉有了更高的要求,今天我们看到了策展人红梅教授的策展思想和匠心,通过展览调调,作品的穿透,节奏的把握,完美展现和诠释朱春林先生7年9次赴江西写生的轨迹和在宜春举办“寻芳-朱春林江西之行作品展”的意义以及朱春林先生艺术的完美呈现,给了我们很多共鸣和感动!祝画展成功!

“寻芳——朱春林江西之行作品展”学术研讨会 | 张庄、李忆敏、夏学兵、马志明发言集锦


“寻芳——朱春林江西之行作品展”学术研讨会 | 张庄、李忆敏、夏学兵、马志明发言集锦宜春幼专师生合影

李忆敏(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馆长)

我有几个感受。第一、人品。我今天在看展时,会时不时地看看杨飞云、朱春林、红梅三位写的文字,又时不时地瞥一眼他(她)们不经意的言行……这两个眼前的画面叠合在我的脑海,少有这么如此的和谐统一,真的是文如其人、画如其人!通过这次展览,还坚定了我的一个念头:相对而言,中国油画界很干净。这种干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先生们传给我们的,远的不说,就说说我们身边尊敬的先生们,像朱乃正先生、靳尚谊先生、詹建俊先生、全山石先生、钟涵先生、闻立鹏先生、杨飞云先生……等等,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顽强保留着我们这个当下社会很难得的民国的范儿!跟他们在一起相处,会觉得很轻松,很快乐,最大的特点是很干净。他们就像从民国走来。有一次我陪靳先生到外地游览,吃饭时有人打趣,说现在菜没菜味,肉没肉味,靳先生回了一句:要命的是,人没人味了。这句话我听了很震撼!总之,这些先生们的身上顽强地保留着民国的范儿:干净。这是人品,有了人品,才有了文品、画品。

第二、谦逊。油画作为一门西方艺术传到中国100多年,中国油画界在它面前表现出了集体的谦逊。我从今年春节开始做抖音、视频,为此专门做了一期节目《“中国油画界没有大师,至少我不是”》,讲的是闻立鹏先生。当时闻先生参加我们美术馆的展览,我的一个同事写了一篇文章,文中提到“油画大师闻立鹏”,我想也没想就签发了。后闻先生专门给我写了一封信,他说“我认为中国油画界没有大师,至少我不是”。后来我在私下里又请教靳先生、詹先生、钟先生、全先生,他们说闻先生说的一点没错!“我们最多是个油画名家而已”。这种谦逊是发自骨子里,比如三年疫情之前,这些先生们不顾年迈,常年到欧洲定期去看美术馆,有些画是反复看,年复一年地看,所以我就得出一个结论:中国油画界在西方的油画艺术面前表现出了集体的谦逊。今天,我细瞧杨飞云、朱春林、红梅三位,其言行举止、就像是一家人,是一个娘生的一样。这就是传承。开个玩笑,我在心里对春林兄还有点暗暗的羡慕嫉妒,人生能够遇到杨老师,真是幸运!你们两个人之间洋溢着深情的爱,一种是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一种是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人生这样的相遇不是什么人都有的。回到朱春林的画上,中国油画界、中国文人,包括个体的人,我说的那种谦逊、低调、干净,还有轻松,都在朱春林的画里面得到很完整、准确的体现,这一点很难得,很难得。

第三、味道。我觉得朱春林的画有“画的味道”。中国油画学会有一个品牌展,叫“最绘画”。何为最绘画?结合前面说的文如其人、画如其人,朱春林画的就是中国油画。看他的画非常放松,画面少有那种大色块对比、题材也不是很抢眼,画的都是我们熟悉的江南小河、野菜花和村庄等。但他凭着画画的笔触和功力,透过画面彰显中国意韵。这些年来,中国油画界的先生们一直倡导“中国油画”这个学术理念,具体而言,就是在油画中构建中国学派。什么叫中国学派?我个人理解就是中国的写意。朱春林的油画很好地把中国画的写、中国文人的意体现出来了,所以我认为他的画有味道,这个味道就是中国油画的味道。

第四、学养。一个画家最后能走多远,能飞多高,我觉得取决于两个字:学养。学养是修养的升华。这一点我跟杨飞云、朱春林两位老师没有更多的深入交流,但我仅凭他们三个人,包括红梅老师写的这几篇文章(指画展序言、评论、自述),就有这种明显的感受。他(她)们的文字非常精到、精美、精致,一点都不粗糙,平实有力度,一个错误的标点符号都没有!这个细节折射的是他(她)们的文字功底与文学修养。

去年黄永玉百岁版画艺术展在我们馆举办。之前这个展去了上海、南京等地,到我这儿我是有压力的。黄永玉先生能够把百岁展放在我们馆,我对他最大的回报就是尊敬。通过大量的展前阅读,我们发现很多人只关注黄老的美术贡献,少有人探究他的文学成就,事实上,黄老在文学上的建树一点不逊色于他的美术。他写的诗歌、散文美到极致、其遣词造句有的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可谓字字珠玑。这种文学与美术的双轨同行,其关联太大了!其启示性也太深刻了!在我看来,一个画家能走多远,飞多高。最后支撑他的一定是学养。我还感觉到美术太需要文学的力量,很多画家兼具文学家,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点小小的体会。谢谢各位!

“寻芳——朱春林江西之行作品展”学术研讨会 | 张庄、李忆敏、夏学兵、马志明发言集锦


“寻芳——朱春林江西之行作品展”学术研讨会 | 张庄、李忆敏、夏学兵、马志明发言集锦

宜春昌黎学校师生参观展览

夏学兵(江西师大美术学院院长、江西省美协副主席、南昌市美协主席):

感谢红梅女士的表扬,其实这是易馆长自己才能的另外一种显现,她雕塑也非常好,只不过这么多年在做美术馆的工作。我是第二次看朱老师的油画,第一次是在南昌大学美术馆举办的江西写生展上,当时有朱老师画的几张肖像画,当然朱老师的画在画册上已经见过很多次。这次朱老师寻芳江西写生的作品在宜春美术馆举办,刚才很多老师都谈到了,其他地方我就不谈了。我觉得不光画好,我仔细看了每张画取的题目,特别关注了作品的名称,我觉得作品的名称取得也非常好。当然这些风景我都很熟悉,特别是在广丰,因为我是广丰人,广丰包括婺源这一带写生的风景,我都很熟悉。这些都很乡土,这些作品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我觉得朱老师在画里面通过他质朴的抒写性给人呈现一种画面的轻松感。我刚刚翻到这个册子一打开,就看到朱老师书签上面写的“方法”,又不能过多的在意“方法”,否则导致概念化和程式化。刚才我们大家在展厅里面看到这些画,就是给我们传达这种质朴的感觉。例如展厅左侧的烟囱,画面很小,看上去很破败,它所表达的是一种积极向上,以及清新画面的构成,强调我们一直在做的美丽乡村建设,他在小小的角落里的风景里面表达出了画家感受的生命力。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大家所看到的朱老师油画所传达出来的一种情感。

一个艺术家他肯定对绘画的本体所传达出来了一种传承,因为我自己不是学油画的,当然这种传承上溯到文艺复兴早期等等。朱老师大部分是从右30度顶式的视点来画的,我不知道朱老师是自己从感受出发,还是刻意的。作为知识性的画家,他对静物的选择肯定是有自己的考虑跟所想表达的一种情绪和方法。近几年好多江西的老师都跟我说,朱老师来江西写生了,我那时候也在广丰,我觉得不要去打搅,这是对画家最好的尊重。我觉得这个展览,无论是风景也好,还是静画也好,这个社会学意义还是很高的,感谢朱老师。就像韩愈写的那首诗一样,莫以宜春远,欢迎大家都来江西写生,谢谢大家!

“寻芳——朱春林江西之行作品展”学术研讨会 | 张庄、李忆敏、夏学兵、马志明发言集锦


“寻芳——朱春林江西之行作品展”学术研讨会 | 张庄、李忆敏、夏学兵、马志明发言集锦

宜春美术馆志愿者郭晶为学生导览,并在展厅指导小朋友临摹作品

马志明(江西师大美术学院教授):

对于朱老师的了解,始于2004年,当时他在全国美展中荣获铜奖,令我印象深刻。此后,通过媒体的多次报道,以及来到油画院求学的学者们,归来后经常分享朱老师的故事,使我对他的印象更为深刻。后来,朱老师访问江西,自然而然地相识了,我们进行过几次交流,发现他跟大家传说中的那种感觉极其吻合,正如众人所言,“画如其人”。大约20多年前我看到他画的时候,从中感受到他受了文艺复兴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印象派的风格。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艺术表现语言,若处理不慎,极易造成作品的失败。然而,朱老师的画作中采用了较为写意的笔触,许多评论者认为其作品中有着浓厚的中国写意画的感觉。正是这种独特的感觉,使得他巧妙地解决了这两种风格的矛盾,许多细节处理得恰到好处。他的画中最吸引我的亮点就在这个地方,也正因此,拓宽了我们对于西方传统在中国新的认识。观摩他整个绘画的过程当中,他将这些矛盾轻松地化解掉,那些色彩和外型的默契程度都是拿捏的非常恰如其分。尤其是有一次朱老师微信里面发的,有一次写生完了剥了几个荔枝摆在那里画,那张画特别特别鲜活,我非常非常喜欢。令人难忘的是,朱老师在微信中分享了在一次写生结束后画的一幅作品,画中描绘了几个剥了皮的荔枝,画面生动鲜活,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甚是喜爱。最后,衷心欢迎朱老师和红梅老师常来江西访问,期待更多的交流与合作。谢谢!

红梅(研讨会主持人):谢谢马老师,尊敬的宋先生,他让我特别感动的是来布展的时候,我们多个朋友在一起,我们大家就一起说话,但是宋先生从拿到画册就一直在看,一直在看,大概有半小时了,也不吃东西,也不喝东西,我就特别感动,我想这位先生真的太让人感动,名不虚传,那么热爱艺术。等看完他抬头说,你画的太安静了,我不知道注意没有,我给朱老师策划的题目叫安宁•在生命里。其实我就是用的安静这个词,但是我担心安静被一般人理解的是安静,所以我就用了一个高一点的词就是安宁,实际上安静在特殊语境里面是非常深的一个词,但是宋老师说你画的太安静的时候,朱老师是院长,也是大家,他是很淡定的,可是我就跳起来了,为什么?就当你被人理解的时候那种兴奋感,我为朱院高兴,就是他有这么好的知己,而且这个知己还特别理解我。他说的第二句话是说,这么浮躁的社会,你这么沉得住气,这个对社会的捷径太跳跃了。所以这是让我深深感动的,在这之前宋先生是传奇,他小小的这个举动对我产生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宋先生有请!

“寻芳——朱春林江西之行作品展”学术研讨会 | 张庄、李忆敏、夏学兵、马志明发言集锦

“寻芳——朱春林江西之行作品展”学术研讨会 | 张庄、李忆敏、夏学兵、马志明发言集锦

开展“青年文明号活动”

展览将展至6月30日,欢迎广大朋友前来参观。


展览信息

“寻芳——朱春林江西之行作品展”学术研讨会 | 张庄、李忆敏、夏学兵、马志明发言集锦

宜春美术馆展览系列之名家邀请展

寻芳——朱春林江西之行作品展

主办单位

中国油画学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中共宜春市委宣传部

宜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宜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宜春美术馆

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宜春市美术家协会

学术主持

杨飞云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名誉院长

策展人

红梅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委员会副主任

艺术家

朱春林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院长

展览统筹

易乐

展览执行

龙芬

策展助理

余雨航

公共教育

付殷樱

藏品管理

黄祖力

宣传推广

余雨航 付殷樱

展期
2024年4月26日至6月30日
地点

江西宜春美术馆1号展厅

(来源:宜春美术馆)


画家简介

“寻芳——朱春林江西之行作品展”学术研讨会 | 张庄、李忆敏、夏学兵、马志明发言集锦

朱春林,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一级美术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1968年,生于安徽桐城。

1988年,于安徽黄梅戏校毕业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画室。

1992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任教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

2000—2003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首届高级研修班深造研习油画。

2005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任职至今。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