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珠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刘文伟的油画创作实践
刘文伟是珠海市美术家协会的主席,作为主管一地的美术干部,既要操持协会的工作,又要引领当地的绘画创作,其工作的辛苦可想而知。然而,文伟近两年的油画创作开始渐入佳境,频频入选一些重要的全国性展览,不断展现出自身的实力。
2021年9月,在重庆隆重开幕的第五届中国油画展上,刘文伟的作品《劳动者——记港珠澳大桥建设》悬挂在醒目的位置,在和我谈及这件作品时,文伟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幅油画的确是刘文伟近年来的一件优秀作品,表现的是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画面中,几位肤色黝黑的工人形象占据了大部分,在他们的身后,可以看见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蜿蜒伸向海面另一端。尽管描绘的是工人们紧张忙碌的建设场景,然而与真人等大的人物矗立在画面中,使得该画有种纪念碑的形式感,概括提炼过的人物造型愈发加强了这种感觉。让人印象深刻之处还在于,刘文伟在油画语言运用上所具有的一些特点,他将斑驳的色层与硬朗的边线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人物塑造坚实有力,充分表现出了新时代的工人形象。
《劳动者——记港珠澳大桥建设》在刘文伟的创作生涯中是一件具有突破性的作品,其题材、形式与以往的作品有所不同,在描绘当代生活方面,显现出一条可以持续推进的路径。相较于文伟之前的作品,让人有不少感受,回味颇多。
油画《劳动者-记港珠澳大桥建设》215x190cm
我是几年前与刘文伟相识的,记得在文伟的工作室里,见到他数量众多的油画,知道他是一个勤奋的人。不过,让人有些诧异的是,这些油画大多是表现遥远西部高原的作品。对于一位长期生活在中国东南部沿海城市的画家来讲,选择西部的题材,确实让旁观者心生疑惑。一个画家对于自己身边的生活熟视无睹,却钟情于远方,这其中的原因会是怎样的?细细想来,可能还在于对油画语言以及时代特征方面的认识与理解。文伟一定是从中国西部高原人们的生活中,看到了发挥传统油画语言的优势所在。
的确,油画在描绘农耕、游牧的生活时,往往能展现其语言的表现力。这一点我们能从油画鼎盛时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如:巴洛克绘画的代表人物卡拉瓦乔、委拉斯凯之、伦勃朗等,他们无论是表现宗教题材或是描绘日常生活,对那个时期劳动者的刻画,已然成为经典。农人沾满泥土的双脚、小贩破旧的披风、醉汉脸上的皱纹与俏皮的眼神,在画家涂绘的笔下往往构成最为生动的形象,让人过目难忘。这样的形象选择以及表现手法为现实主义绘画所倚重,在法国十九世纪农村风景画里,在俄罗斯巡回画派的作品中,在法国画家库尔贝、匈牙利画家蒙卡契、俄罗斯画家列宾等许多画家的笔下,我们都能见到这样一种经典的、与表现对象相匹配的油画语言,在中国一些以西藏为题材的画家笔下同样能看到这样一种动人心弦的表现。
油画《高原九月 》120x150cm
如同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画追求“如画”的观念一般,画家在描绘视觉真实中,从“破败的建筑物”中能看见一种诗意。文伟所追寻的“远方”,不仅是城市生活中的人对辽阔高原的向往,也不仅是被少数民族风情所吸引,他可能更多的是想从尚存的农牧生活中,回溯并探究经典油画中“如画”的语言。中国的西部高原是个带有乡愁的“远方”,仍然存在的游牧生活是具有历史维度的“他方”,在刘文伟的内心一定也是最值得探寻、最值得用油画表现的地方。在文伟一系列表现西部高原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表现主义绘画夸张的色彩、挥洒的笔势的浓厚兴趣,画面上常常会有一些跳跃的色彩与肆意纵横的笔触,让人想到他充满激情的性格。显然,表现西部高原使得刘文伟的天性得以释放。但是,对油画语言问道寻源,真的只能靠“远方”的题材来实现吗?在西方现代主义时期,绘画的主题已发生很大的变化,绘画表现出现了许多新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现代主义之后,油画在形式、色彩、触感等本体语言上也有较大的扩展,表现的题材也更加多元,我们从一些重要画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传统油画语言在表现当代生活中的积极转化,给人不少启发。
对表现趣味的追求,常常归结为艺术家个人秉性使然,但其中离不开艺术家对绘画艺术发展状况的了解与认识。从多年以西部高原为题材的创作转向表现城市生活,刘文伟体现出一种积极的姿态。在《劳动者——记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形式、色彩、造型等方面,有效聚合了他多年的绘画经验。在概括而坚实的造型中,让我不禁想到他的版画学习经历;从醇厚的色彩表现来看,人们不难发现他在油画语言方面多年积累的修养。同时,从文伟的画中,看见他在艺术视野上的拓展,看见他在油画语言中传承出新的可能性。
油画 《珠海故事·菱角嘴灯塔》80x120cm
刘文伟长期生活在珠海,见证了珠海城市的变化,也目睹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自担任珠海市美术家协会的领导后,表现珠海,讲好珠海的故事,成为刘文伟的使命。油画《劳动者——记港珠澳大桥建设》想来是他担当使命的成果,这件作品是刘文伟创作题材选择方面的重要调整,在第五届全国油画展上获得好评,足以证明他在创作上的一次成功实践。文伟从表现当代生活的视角实践油画语言的守正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笔墨当随时代”的命题。我们有理由相信,刘文伟在后续的创作中会以此为契机,走出一条前景广阔的绘画道路。
(文/何红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呀拉索 这就是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