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远眺孟新宇的工作室林虑山房 河南林州 2021
在工作室中的孟新宇 河南林州 2021
何处是深山
在着手此文之前,我与父亲孟新宇进行了一场简短对谈。其间我问他:如今你扪心自问,还觉得自己属于农村吗?父亲倒也坦荡,先是一愣,然后缓缓摇头。
难免如此。与其说不再属于农村,不如说很难再属于农村。尽管出身乡土,但他借着一点机遇、乘着时代潮流,于艺道不懈精进,取得了一定的社会认同,跻身城市化之浩荡进程的既得利益者之一。不仅是他,内地城市的中年人,大多都曾切身体会沥青、混凝土对农田、麦场的倾轧。他们的成长伴随着街道的延展、楼层的爬升,他们是活在农村和城市时空夹缝里的一群人。人天生有欲求,由奢入俭难,住惯了城市,城市的种种便利功能成了人的延伸,再难分割。他们再难回到农村了。
孟新宇在林州 2007
上初中时的孟子琛跟随父亲在石窟寺写生 河南巩义 2015
这种表述并非针对物质与空间的状态,更关乎心理和精神。家父近二十年来,至少有七成时间在山村中进行绘画创作,若以此为标准,是否该说他有至少七成是个农村人?城市化作为一个宏观的社会现象,其在实际参与的个体身上的微观反映,更多表现为一种不可逆的认知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将深刻影响人的思考、行为方式。父亲免不了俗,证据就是他在山中煞费苦心建造经营的“林虑山房”。在林虑山房中,有着种种于农耕劳作而言十分异质而不必要的工业、文化产品,以保证用者住者维持城市的体面。那些产品正是城市的子嗣;而所谓“山房”,却是不折不扣的城市延伸。我也常去,偶尔会想,此刻我是否身处深山?在村舍和农田的环绕下,这里倒像个孤独的堡垒。
林虑山房 河南林州 2020
远远望去,那就是林虑山房,孟新宇的工作室 河南 林州 2019
孟新宇工作室 林虑山房 2021
平常所谓深山,有着超脱文明的圣洁印象,算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种审美理想。但若着眼社会现实,将之置于城市化语境中,限定在人类的生活圈之内,“深山”就会与“城市”相对,象征着现代文明的边缘,成了村落的一种指代。由此视角考察,我的疑问与我问及父亲的“你是否属于农村”,本质上并无不同。但我诞生于一九九九年,生来坐享城市化的成果,这使我天生对城市更加熟悉和亲近;而一九七四年生于农村的父亲,则必然对农村抱持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孟新宇《站在太行山上想念梵高》100cm×200cm 布面油画 2011
如今我们提及“农村”,好像难免带一点贬义色彩。中国曾有极为迫切地发展工业、发展城市的时期,城市成为了富裕生活的象征,是给予劳动者希望的无机偶像。光明的未来投射的阴影,是由对落后现状的不满而产生的对农耕文明的迁怒,农村作为贫穷的代名词渗入了人们的潜意识。可悲的是这种观念无法被简单否定,如今客观的贫富差距也依然存在。差距催生对立,对立又可能诞生新的矛盾。面对现状,父亲作为连接农村与城市的一代人,有着复杂的心理立场,因而产生了摇摆的态度:不管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作为他的自我认知似乎都有所不足。很难说作为画家的孟新宇对文人文化的追求是否体现了对原生环境的逆反心理,但不容置疑的是,他的作品中同样频繁地表达出对乡土的关怀,即对故乡和童年归顺。他接受城市带来的不可逆的改变,但也无法简单割舍农村。不同于有人麻木地被城市吞没、裹上文明的硬壳,这是一种健康的矛盾,是对一代人深层心理的忠实再现。这使他的创作视野能横跨两个时代、横跨两种社群关系,为我们审视、调和城乡间的既有矛盾提供一种有益的思考。
孟新宇《青州往事》80cm×80cm 布面油画 2022
孟新宇《青州往事》局部
回顾过往若干评论,孟新宇的作品往往因表现性与精神性得到称赞,却鲜少有人从纪实性和社会性的角度进行解读。事实上,纵观孟新宇至今为止的艺术创作,不难发现深刻的人文性贯穿其作品始终。在创作经典的风景题材时,他时常半自觉地建构一个由自然、村舍、人三要素形成的三角结构,并以高度统扩的几何关系排布,以精简的画面元素实现摄影式的凝固性和纪实性,充分显现了他对农村社群的坦率关怀,以及他心目中对人与自然、人与发展间理想关系的关注和思考。在孟新宇的画面中,屋舍的表现经常有一些结构性的写实处理—例如屋檐下悬挂的金黄玉米、屋顶小电视信号接收器等等。这些细节就是村庄最直接、最真实的印象,让孟新宇画中的村舍脱离单纯的二维图像而与现实产生深刻联系。这也让他的作品不仅实现了个人理想的表达,也作为向城市展示农村的媒介,为观者传达隽永而朴素的田园美。欣赏框中画,宛如隔窗远眺,凡是对乡村生活怀有留恋向往者,无不生出一缕乡愁。作为被城市改变的人,他积极地以自身视野回望农村,再将农村的讯息传达给城市,充当城市链接乡村的桥梁,缓慢而切实地填充着二者之间精神的沟壑。
林虑山房 2013
孟新宇在壶口瀑布写生 2017
孟新宇在巩义写生 2009
我突然惊觉,自己也不知不觉间带着对农村的严厉偏见了。若当时我问父亲:你觉得自己属于城市吗?想必他也会给予我否定的答案。用农村人或是城市人,定义作为艺术家的孟新宇都是片面的。正因为身处时代洪流,他得以公正客观地见证发展的过程,用自己的眼睛寻找和发现问题,再以自己的思考得出属于自己的答案。面对农村与城市间客观存在的差异,他用艺术创作,小心翼翼地调和农村与城市间的冲突,尝试着抚平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伤痛。面对高速城市化带来的精神危机,他大喊口号:唯恐入山不深。
林虑山房的窗外 河南林州 2021
从林虑山房的观景台望出去,雪后的槐树洼村宛如宋画 河南林州 2022
林虑山房 2021
林虑山房 2021
所谓“深山”,即是文明的边缘、乡村的指代。入“深山”,象征着城市化浪潮中勇于驻足反思,关怀乡镇村落,回归纯粹和质朴的生活态度。起初的问题本就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之上:我预设了城市与农村的对立,却不曾思考二元对立之外的可能性。将林虑山房视作孤独的堡垒,其实是偏见让我作茧自缚。而作为横跨农村与城市者,父亲早已有了自己的洞见,并付诸实施。林虑山房何尝不是城市与农村携手并进的桥头堡?
何处是深山?若心中有深山,处处都是入山的路。
(文/孟子琛,孟新宇之子,独立策展人,现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孟新宇作品欣赏
入山之路 80cm×80cm 布面油画 2020
清凉寺 80cm×80cm 布面油画 2019
大海 80cm×80cm 布面油画 2022
金灯寺 100cm×100cm 布面油画 2022
八关斋传奇 100cm×100cm 布面油画 2021
《八关斋传奇》局部
古城的历史之一 50cm×50cm 布面油画 2021
古城的历史之二 50cm×50cm 布面油画 2021
古城的历史之三 50cm×50cm 布面油画 2021
古城的历史之四 50cm×50cm 布面油画 2021
古城的历史之五 50cm×50cm 布面油画 2021
古城的历史之六 50cm×50cm 布面油画 2021
古城的历史之七 50cm×50cm 布面油画 2021
《古城的历史》局部
竹林 100cm×100cm 布面油画 2017
古城夜雨 61x73cm 布面油彩 2022
太行的秋 80x80cm 布面油彩 2022
冬日天坛 100x100cm 布面油彩 2023
故园冬日 100x100cm 布面油彩 2023
文峰塔 80x80cm 布面油彩 2022
月山寺 80x80cm 布面油彩 2022
(来源:林虑山房)
画家简介
孟新宇,1974 年生于河南虞城,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70油画公社社员、河南省嵩山画院副院长、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院创作员、吴冠中美术馆特聘画家、河南省美协理事、商丘市美协名誉主席、林州市荣誉市民、太行·新宇美术馆馆长。2011 年开始在太行山腹地的太行屋脊创建自己的工作室林虑山房,长期在此生活、创作。作品曾参加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第二、三、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 年展”、“首届中国青年百人油画展”、 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作品展、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等展览。作品在“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获优秀奖(最高 奖),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油画精品展获优秀奖。获首届国家艺术基金(CNAF) 优秀项目和青年创作滚动资助项目。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苏州美术馆、国家艺术基金等艺术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