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山水圈2024学术年展
展览主办
日照市文联
中共五莲县委宣传部
日照市美协
研山会
展览协办
五莲县文联
五莲县教体局
五莲县文旅局
五莲山省级旅游度假区管委
五莲县松柏镇政府
策展人
刘祥莲
学术主持
杨大伟
展名题字
何加林
参展画家
【按年龄为序】
贾又福、姜宝林、杜大恺、朱道平、吴悦石、崔晓东、刘进安、边平山、林容生、姚鸣京、胡应康、何加林、卢禹舜、张谷旻、雷子人、陈磊、方向、林海钟、刘明波、丘挺、杜小同
展览日期
2024年4月14——8月14日
展览地点
研山会美术馆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九仙山景区西门山脚陆家沟村西300米路南)
策展导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中,山水文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国人的农耕文明让中国人自古就与山水形成依赖关系,而古代文人更有对于山水的亲近与迷恋,并尤其钟情于山水间感悟人生智慧,求得人生快乐。
作为中国传统山水文化重要载体的中国山水画,更是古代文人们亲近山水并感悟人生智慧的重要方式,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所言“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道出了古代文人对于山水之内“道”的崇尚以及在游山水过程中因“道”而成的快乐求索心态。而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画家们对于山水之“道”以及悟道之“乐”的体验追求,则是通过具体可见的图像形式予以呈现,即借助山水元素承载道、诠释道。画家与自然山水的交流中,又会因循自身的学养、理念感悟“道”的丰富内涵,进而以自己的表达方式诠释道的原理。
在山水画作品中,山水元素是形成作品的必要条件。每一位山水画家在创作过程中都离不开对自然山水的观照、思辨以及在纸面上的笔墨转换与经营,从而形成个体心性与自然之间、所创作作品与自然之间的气息融通与和谐。
因而从本质上说,山水画就是画家与自然山水沟通后所达成两相共鸣、物我交融的第二生命形态。这种形态的构建既需要画家本人理想与情感的介入,也需要与画家理想与情感相应的特定自然山水元素作为支撑,二者之间,无论是创造者个体理想与情感的先入为主,还是自然山水对画家所产生灵感激发的先声夺人,都不可避免的体现创作者与自然山水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而这种依存关系又是成就创作者艺术理想以及挖掘呈现自然山水特定之美的必要条件与根基。
从山水画创作的角度而言,自然山水是山水画创作的灵感源泉,创作者对于自然山水的依赖,就如同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居住环境的舒适与优雅的需求,其创作过程尤其注重选择与其个体内心相应的特定山水元素的作为表达媒介,而这种借山水表达内心世界的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艺术表达的“依山傍水”。一个画家的作品表达是否可以做到真诚与贴切,“依山傍水”的恰当程度至关重要。
山水画中的“依山傍水”,除了注重创作者与自然山水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强调画家与自然山水的真诚交流与共鸣。还意味着,好的作品是心与物通,是作品精神与山水之性的高度融洽。
(文/刘祥莲)
林海钟参展作品欣赏
寒潭清流
34cm×21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3年
听壑雷声
34cm×21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3年
更多作品欣赏
西藏写生系列
▼
林芝见此景
24cm×34cm
绢本水墨设色
2023年
雅鲁藏布大峡谷
16cm×22cm
绢本水墨设色
2023年
松赞即景
18cm×86cm
绢本水墨设色
2024年
休登寺写生
18cm×43cm
绢本水墨设色
2024年
2016—2024作品
▼
太行群峰图
37.7cm×47cm
纸本水墨
2016年
遥山动波图
78cm×33cm
纸本水墨
2016年
少林寺
36cm×63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0年
洪谷神征图
445cm×34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3年
宝石山巅看霞练
26.5cm×103.5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3年
泠然希音图
74cm×49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3年
松鹤听泉
62cm×132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4年
练得身形似鹤形
62cm×68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4年
拟南宋人笔意
20.5cm×19.5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4年
(来源:研山会)
画家简介
林海钟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号卧霞散人、钱塘后来生、林泉阁主人
1968年生于浙江杭州
1986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1990年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毕业,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1991年获首届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奖学金”
1993年获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97-1999年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教研室主任
2000年攻读博士学位,成为首届中国画6博士之一
2010年担任博士生导师
2023年担任浙江山水画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