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刘思东的“牡丹缘”——起笔承人所请,终成自家一派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5-07 12:30:00
听新闻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暮春时节,又是牡丹冠居群芳的时候了,作为“花中之王”的牡丹,国色天香,富丽堂皇,由宫苑波及寺观宅第,深受人们所喜爱。自古以来,有关牡丹的诗词歌赋文学著作和书画作品均不胜其数,玉笑珠香,风流潇洒。特别是绘画中,多有名家涉猎或擅长,有如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王雪涛等等。但由于其色彩丰繁艳丽,也有许多艺术家认为其俗气而不愿描绘,特别是一些专业院校对这些通俗题材就常有所偏见,认为学术性不强。不过,牡丹自身却富有民众基础,民众在传统文化中往往有着特向性的审美情趣,符合其繁荣美好,富贵吉祥等心理意象。

刘思东的“牡丹缘”——起笔承人所请,终成自家一派


刘思东的“牡丹缘”——起笔承人所请,终成自家一派

正是大众的需求,民间文化的认同,许多社会活动和社会场所就不泛牡丹的形象了,如果高级艺术不参与创作或引导,那么这块领域将会被伪艺术或低级艺术所大量占有,那将会是学术性与高层次艺术的缺失,也会造成某些审美的误导。其实,艺术创作同样需要民间文化的土壤。

刘思东的“牡丹缘”——起笔承人所请,终成自家一派


刘思东的“牡丹缘”——起笔承人所请,终成自家一派


刘思东的“牡丹缘”——起笔承人所请,终成自家一派

著名画家、广州市美协主席刘思东就走过这样的心路与创作历程。他的艺术创作主要是山水画,之前其意识上并不乐于创作牡丹,但曾经去北京探亲时被亲朋索求作品,并指定要牡丹;后来在一次文化雅集上,又被现场观众索要牡丹,他勉为其难尝试画几笔,不料却被现场同行们大为称赞,认为其用笔用色独特,书写意味强,雅丽而不俗气。于是,逐渐在很多场合中他开始迎合人们的需求画起牡丹来,也开始深入研究,借鉴历史上一些艺术大家的作品,也借鉴当今许多名家画得较好的手法,既查阅资料也对物写生,其笔下的牡丹也就逐渐多见了,也愈来愈受欢迎了。受欢迎也是一种鼓励,画得多也成了其创作题材的一种标识,刘思东笔下的牡丹便逐渐符号化,逐渐个性明显,进而独树一帜了。

刘思东的“牡丹缘”——起笔承人所请,终成自家一派


刘思东的“牡丹缘”——起笔承人所请,终成自家一派

通过十几年对牡丹的研究与创作,刘思东在牡丹的创作上着意于表达自己的笔墨意趣。他有意区别于其他人画牡丹多趋细致工整的形式,而以大写意为主,追求神似,重于抒写,在似与不似之间突显神韵,突显象征性;其花瓣落笔厚重,色彩主次兼顾,笔墨相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洽而朦胧,神似而不拘泥于具体形象,从而层次丰富,文气勃发,雅意盎然。特别是其画花多用胭脂色,红而发紫,紫气东来,雍容华贵;并强化把控上的可塑性,以书写的笔触来表达花卉,每笔每划中,笔锋转换间,一朵朵一簇簇的牡丹动态自然,栩栩如生,生机勃发。

刘思东的“牡丹缘”——起笔承人所请,终成自家一派


刘思东的“牡丹缘”——起笔承人所请,终成自家一派

刘思东的牡丹创作还着重于浑然一体,更注重画面的整体性与审美的纯粹性。他很少在画面上添加蜜蜂、蝴蝶等小昆虫或其他小动物,他认为这样更纯粹更多想象空间,更能将注意力放在笔墨情趣的欣赏上,而不容易被其他昆虫动物等所转移,艺术大家吴昌硕就是这样的。他追求调子的统一协调,不喜欢太多的色彩,他喜欢以胭脂色为主调,因古人就把胭脂用得很好,用得高贵而不俗气,他觉得他也可以做到。但其实胭脂色容易糊化,是比其他国画颜色难控制的,要控制好了才能显通透,社会上就有现成调好的“牡丹红”颜料,虽技法上好控制些但却太俗套。

刘思东的“牡丹缘”——起笔承人所请,终成自家一派

刘思东是以画山水为主的,其实画好山水对画好牡丹也有帮助。山水画的大格局大气势应用于丰茂繁华的牡丹上也是相得益彰的,多年对山水画抽象表达的研究使他对大写意的理解更为深刻,中国画更倾向于抽象与意象,与书法一样,在形式的美感与线条的美学上意会多于言传。所以刘思东认为自己的牡丹还可以再简练一些,更符号化一些,丰繁的花簇可以别无旁顾地单纯来画,一花一叶可以表达得更宁静,从而雍容尔雅别具气质;另外,牡丹创作虽是小作品居多,而刘思东有山水创作的积淀,他觉得不妨可多创作些大画,多点形式上的尝试,包括不同纸质不同材料的多方面探讨与研究,通过不同材料的融合,又融入了更强的时代感与表现性。在画面落款题写上,刘思东也有自己的思考,他有意不同于常规,不甜俗,而以一种童心,一种天真的意态去书写,自然天趣,不拘一格,别有意味。

刘思东的“牡丹缘”——起笔承人所请,终成自家一派


刘思东的“牡丹缘”——起笔承人所请,终成自家一派


刘思东的“牡丹缘”——起笔承人所请,终成自家一派


刘思东的“牡丹缘”——起笔承人所请,终成自家一派

刘思东觉得每个人的思路不一样,表现也不一样,规整的书写与画法也是一种美,但不同的画家有不同的心性与选择。他更倾向于心性的自然流露,更倾向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创作状态,他觉得太规则了则少了意味,太正经了则少了情趣。于是他返朴归真,不事雕饰,以一种脱离套路、走出常规、走出自我的方式,达到了一种自然流露、回归本心的追求,达到了更有韵味、更生动、更愉悦人的感觉,达到了天趣自然、气质自居、风格别树的效果。

刘思东的“牡丹缘”——起笔承人所请,终成自家一派


刘思东的“牡丹缘”——起笔承人所请,终成自家一派

牡丹,一种雅俗共赏的题材,一种民间千百年来赋予富贵吉祥的寓意。画家创作上自定学术与否并无意义,学术不在于题材,而在于文化内涵与艺术含量。艺术既有自身审美的倾向也可顾及传统审美的需求,美意延年,众所皆好,有时张挂一幅牡丹,接受寓意吉祥的心理暗示,达到身心的愉悦与对美好的追求,也是一种正能量,也甚好!

 (来源:利平收藏

画家简介

刘思东的“牡丹缘”——起笔承人所请,终成自家一派

刘思东,又名:刘诗东,1964年生于广州,198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1997年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研究生班,201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访问学者,2011-2014年为广东画院签约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广东省政协书画院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州书画名家艺术促进会执行会长,梅社书画院执行院长。

[ 责任编辑:孙秀青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