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史籍中在汉代,也就是张骞出使西域之后。直到19世纪中叶,它才被“新疆”这一新的称谓取代。新疆是一个地域,更是一种观念。它以沙漠、戈壁、胡杨和天山,以及众多的少数民族风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他们都尝试着创造一种最酣畅和最深切的方式来表现新疆。然而最能深刻表达它、完美诠释它的应该是也只能是新疆本土的艺术家。张平就是这些本土艺术家中优秀一员。
在中国画的品评标准中,历代都被诉说着的是“人品高,则画品高”。画家的学识、修养、素质均会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出来。而在巴蜀大地出生、千里草原成长的张平为人处世处处透着豁达、幽默,与之相处心灵尽可放开。至少生活在新疆的张平,熟悉新疆的山水,热爱新疆的人民,而少数民族的精神气质已在张平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的作品中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诱人的新疆风情,草原上少数民族牧民、欢乐的小巴郎,翩翩起舞的维族姑娘,饱满的构图,淋漓的笔墨,生动的场景,给观赏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人物画的笔墨取道有二:一是向传统学习。主要从书法、山水画、花鸟画中学习,对传统的优秀作品的品读、临摹,使其转型为我所用,非此不能继承民族传统的丰富遗产。二是向生活学习。在表现新生活,更深刻地理解传统并给传统注入新鲜血液使其得以延伸。后者远远难于前者,它的难度不仅在于这里所需要的巨大勇气和足够的智慧,还因为无尽的指责和苛求将伴随它的全过程”。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家在生活中得到体验,积累素材,进行创作。几十年来张平的足迹遍布新疆的各个角落,饱览了新疆的风土人情,吸取丰富的养分,从中产生了艺术的灵感和创作的激情。宋代陈郁在《藏一说腴》中说到:“写形不难,写心惟难。”在捕捉人物情态方面,张平尤为匠心,画中人物表情丰富,或忧或喜,或静或动,或站或蹲,均因人而异,形态生动自然,各呈其态,各呈其美。在确立新疆风情独特的审美觉得角度和审美观点上,正是基于张平对新疆质朴的人情、人性美的深度体验和情感意味的准确把握。通过对少数民族形象的深度刻画,精确表现出西域人民所持有的情绪和意味。
张平是真诚的,他凭着真情实感描绘新疆的各族人民,他刻画他们脸上的历史沧桑,反映他们的性格气质,表现他们心中的欢乐与痛苦。他做出了可贵的努力,是真诚的、理智的正面赞颂光明、健康和朴素,是带有精神震撼性的美。构思的哲理、构图的匠心、形象的生动准确,笔墨趣味的独到、奔放自如,使他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具魅力的感染力。张平是一个富有激情的艺术家,他的艺术风格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的标志,而张平则不断地在培育着它,并逐渐将其衍化为一部引人入胜的“自传”。
(文/刘佳,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
张平作品欣赏
(图片来源:无锡阳山荡口写生基地)
画家简介
张平(又名亚西),四川省三台县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新疆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书法家协会会员,新疆山水画研究会理事,《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特聘画师,曾任吐鲁番书画院院长,新疆画院专业画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群艺馆副馆长,中国美协高研班人物画创作室画家。
作品入选“黄河壶口赞”全国中国画提名展,国际华人书画大展三等奖、“中国美协首届创作高研班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暨建党85周年”优秀奖、获新疆首届群星奖金奖,人选“全国第二届线描展”,人选“绿色净土天堂草原第六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等。
《美术报》、《艺术界》、《亚洲书画》、《新疆画报》、《齐鲁晚报》、《大美术报》、《大众日报》、《德州日报》、《乌鲁木齐晚报》《中国书画报》等报刊多次发表其作品与专题介绍。作品先后被中南海,中共中央办公厅老干局,日本友人池田大作、山田胜久,连云港博物馆,南京长江书画院,画圣艺术馆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