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4月1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在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美协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组委会主任高世名致辞。他表示,数字艺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在艺术史进程中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人类的艺术感受、艺术表达和艺术创造开辟了新的空间。艺术家们在未来能够将无穷算力转化为无尽创造力,以数字时代生生不息的艺术创造,打开更为丰富的世界、更加开放的未来。
以下为致辞全文。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牵头主办的中国数字艺术大展隆重开幕,这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当代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高光时刻。我代表展览主办方之一中国美术学院,欢迎各位朋友们的到来。这是官方主办的全国性数字艺术大展,是一个极具时代性和前瞻性的学术平台。我想对美协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举措,体现了美协新一届主席团的开放视野和开拓精神。为此,我们要感谢中国文联的诸迪书记、中国美协的马锋辉书记。没有他们的大力推动,这个展览就不会成功举办。我更要感谢这次大展的工作团队,这是一次空前复杂、极为艰巨的展览,其规模和质量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策展团队与专家团队一起,整整工作了一年多,单单现场布展就是15个昼夜。
朋友们,二十一世纪,我们目睹了数字科技的迅疾迭代,目睹了全球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也目睹了数字技术与艺术的耦合互参,更见证了数字艺术的创生与发展。我们这代人亲身经历了数字时代的发生、智能技术的兴起,数字艺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自其诞生伊始,即以其新媒体、新形态、新观念、新方法,受到艺术界、教育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它迅速成为全球艺术体系的重要版块,在艺术史进程中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数字艺术超越了以往美术(fine art)和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的范畴,为人类的艺术感受、艺术表达和艺术创造开辟了新的空间。
中国数字艺术是当代最富探索精神、最具前沿意识的艺术领域,数字艺术的繁荣发展更是新时代文艺的一个突出现象。近年来,随着数字智能科技的日新月异,随着中国艺术教育的开放实践,它成为当代社会最受瞩目的艺术现象。可以说,数字艺术在中国艺术界已然蔚为大观。就教育而论,全国范围内开设数字艺术相关专业的院校目前已经超过一千家。在中国美院,自本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数字艺术相关专业,就包含了跨媒体艺术、实验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与科技、交互艺术、影视制作、动画和游戏艺术等十余个专业方向。
本次大展是对过去十年中国数字艺术的一次集中梳理和展示,它呈现出新时代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所催生出的一种新质生产力。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这种文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已经开始反哺我们的教育事业,因为数字和智能、审美和创意正成为新一代中国人的基本素养;它反哺我们的社会建设,正在孕育出一种多元开放的创新生态、一种崇尚创新的公共文化。
从这次大展现场,我们可以感受到数字艺术的三个主要特点:
其一,数字艺术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现人文。无论高技派还是低技派,数字科技为艺术提供了更丰富、更新颖的工具箱。对艺术家们来说,数字智能技术不只是新工具、新材料,更是激发新想象、新动能的新媒介,创造新感觉、新美学的新方法。
其二,数字艺术超越既有的学科界限,它生来就跨界、破圈儿,不仅打通了美术、设计、影视、建筑等多个学科,而且融汇当代艺术、数字科技、智能制造,以及视听工业、流行文化等方方面面。
其三,数字艺术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时空想象。从太空史诗到元宇宙,从未来科幻到数字考古……,数字艺术渗透到古今中外一切主题领域。
在展览中,我们看到:国家天文台的“深空”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航天文化,重新唤醒了中国人对星辰大海的欲望和热情;中科院国际大科学计划“DDE深时数字地球”开启了我们对行星历史和生命演化史的前沿探索,也推进了我们对人类世的深度反思;考古热、文博热以及数字文旅的大发展,使CG绘画、AIGC等青年文化中的国风元素不断增长,在二次元世界,一种“数字国潮”正在形成。
通过这次展览,我们也看到:数字艺术不但建构起一种“人文科技双向会通”的创作新领域,而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视听体系和幻觉工业,其生产力和创造性张力远超出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的范畴。数字智能正在不断生产出新的应用场景,通过与艺术的耦合,它正在对我们的感官知觉和现实感觉进行新一轮开发与整合。
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以“可能世界”为题。各位同仁,从伊甸园到桃花源,从阿卡迪亚到香格里拉,在延绵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伴随着人类对生命、宇宙的好奇与感悟,曾绽放过无数关于“可能世界”的传说和想象。它们浩如烟海,它们灿若星河,有些成为科学史的重要一环,有些寄托着平凡人生超越的梦想。直至今日,它们依然能够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思,不断激发起行动的意欲和冲动。
但更多的梦想与猜想被冷落、被遗忘,凝固而为人类史进程中无数迷失的分岔、寂寞的风景。也许因为那些梦想者只是寂寂无闻的普通人,也许因为缺乏可靠的理论或理据,也许因为过于超乎想象,也许因为悖逆了世俗信仰或者“常识”,也许只是因为年深日久、记忆消磨……那些失落的历史、无名的想象,这些曾经被幻想过的“可能世界”,最终都消散无踪,了无痕迹,如同寂寞山谷中的野花,自开自落。
大千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这是禅宗的觉知。我们却要在日常生活的尘埃里,捡拾起那些被冷落的猜想、被嘲弄的幻想、被扼杀的梦想。这是艺术的光荣责任,因为所有伟大艺术作品都是超拔于现实之外的另一种现实,因为艺术本就是可能世界之创造。现在,混合现实、元宇宙等数字科技为可能世界的创造与保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撑和动力。这个美术馆中的数百个屏幕都是向着可能世界敞开的窗口。
在二十一世纪,人类正在重新开启“世界的发现与人的发现”。在数字智能时代,科技使创造成为每个人生命中的可能——朋友们,只要激发生命中的创造之潜能,我们每个人都会是可能世界的索隐者和贡献者。
最后,我要祝贺所有的参展艺术家们。艺术是通向可能世界的通道。今天,数字智能技术使这条通道变得越来越宽阔、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四通八达。让我们一同努力,将无穷算力转化为无尽创造力,以数字时代生生不息的艺术创造,打开更为丰富的世界、更加开放的未来。
(来源:综合艺术中国、中国美术学院 )
艺术家简介
高世名,策展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美协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组委会主任。其研究领域涵盖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策展实践、艺术教育,策划诸多大型展览和学术计划,包括“与后殖民说再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2008)、“巡回排演:第八届上海双年展”(2010)、“山水宣言”(2016)、“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2017)、“未来媒体艺术宣言展”(2017)等,并出版专著《一切致命的事物都难以言说》《行动的书:关于策展写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