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赵培智个展“沉默的形状”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4号展厅拉开帷幕,展出了赵培智近三年创作的72幅作品。
赵培智1971年出生于新疆,1995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2004年进修于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现为中国国家画院油画所所长。他的创作存在着几种截然不同的理念风格:本土与国际、体制与当代……
作为观者,我们该如何切入赵培智的作品?或许可以借助策展人冯兮的这篇观察。
——编者按
人为何要沉默?沉默也许是自我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或者一种面对生活的态度。它不代表没有思考与看法,相反,可能是自我在抵抗主流话语控制时的保护意识。当无法逃离话语系统的笼罩,同时又不具备与主流话语对立的能力时,选择沉默,或许成为弱势人群的最佳选择。
艺术家赵培智在展览现场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谈到:“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人没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还有人因为隐情不便说话;更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他在散文集中表达了自己是最后一种人。
当然,沉默并不是指每一个人要成为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即使在旁观,亦不会与主流的话语融为同流,保持沉默如同保持自我的理智与隐忍。在信息快速更迭、碎片拼贴与扁平化的时代,往往会被随处可见的信息及声音所包围和吸引,反而会忽视那些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形状——赵培智个展”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4展厅
面对政治、经济、民生、文化等问题甚嚣尘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话语,往往让人陷入迷惘之中,所以忐忑含糊,所以保持沉默。正如白居易在《寄行简》的诗中所言:“郁郁眉多敛,默默口寡言。岂是愿如此,举目谁与欢。渴人多梦饮,饥人多梦餐。春来梦何处,合眼到东川。”也许,沉默是唯一获得尊重的选择权,是对自己命运、生活、理想所开启的保护机制!
“沉默的形状”是艺术家赵培智本次展览的题目,同样表达了他近几年绘画背后隐含其中的多个指向。如果“形状”作为绘画描述人与世界认知的修辞,“沉默”则是将这一修辞返回人世间的具体路径,既是芸芸众生面对生活的实在“面孔”,亦是遗存在心性和自觉中对于现实的不甘,置身于命运的矛盾之中,所承受的无奈与挣扎。
“沉默的形状——赵培智个展”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4展厅
《沉默的大多数》中王小波曾评价自己:“我对自身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因此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身,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代表沉默是一种勇气,赵培智的绘画,同样有着对所指向的沉默人群的表达。
“沉默的形状——赵培智个展”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4展厅
人这一具象的主体,始终是赵培智面临现实生活所描绘的对象,创作的意识所塑造出绘画语言的“形状”。画面极具张力,大色块在排列中彼此的挤压,保持着相互流动的体积质感,像某种活着的力量,来源于自然,同样来自于内心的期许。
身体的“表情”是僵硬而木讷的,夸张的四肢与形体,在画笔的变形之下显得粗壮有力,随着动作的变化,暴露出人物的朴实与笔意的“笨拙”。肩膀与上臂连接处的隆起,是赵培智将人物的身体进行变形刻画的关键,肩膀是人体的重要平衡与支撑点,刻意的隆起使人的姿态失去身体的平衡感,如同骆驼的两个驼峰,使得看似不平衡的身体与动作,有了新的体态表述的逻辑,以及视觉和造型的特点。身体是行为的预设,在赵培智的笔下,身体是一面诚实的镜子,照射出劳动者日常所积蓄的能量和质朴,而这一切隐蔽在身体的变形之中,躲藏在沉默的表象之下。
“沉默的形状——赵培智个展”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4展厅
展览划分为“谁的面孔”“一个人的世界”“有马的生活”“沉默的样子”四个互为关联的结构,像四块即将合成的拼图,分别讲述艺术家赵培智通过沉默的四种样式,进入对个体与集体、精神与物质、现实与理想的思考。当沉默被赋予多重的形态和意义,绘画会成为讨论现实的一则注脚,在无言无语的世界,感受人性的纯粹与复杂,显露出沉默与呐喊、矛盾与和谐相互作用的景观。
同时,赵培智的绘画,选择家乡新疆的人物、景致和动物等熟悉的形象,以及对城市生活中种种困境的思考,共同作为思想表达与知识生产的参考。家乡,如流淌在血液中的是一种永恒的情感,仿佛是一位操着满口浓烈“乡音”的老者,正在吞下一盘醇香的羊肉抓饭的少年,随时哼唱一曲塔吉克民族的情歌的少女。生长的土地上孕育出的情感,与城市现代化生活高速的发展,两者间不同生长的轨迹,却共同经历了大时代下集体的停滞与沉默。
“沉默的形状——赵培智个展”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4展厅
在赵培智的笔下,带有明显新疆特征的人物形象,有着显性而独特的地缘属性,同时带着现代城市生活的焦虑与不安的状态,形成了培智鲜明而独特的绘画内容与结构。当四块拼图形成展览语言的筋皮与骨骼,由语境构建出的语意,共同拼合成“沉默”所呈现的“形状”。
“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
人生百态,当面孔成为灵魂的镜子,是否还能隐藏住内心的孤独与骄傲?“谁的面孔”通过艺术家对肖像所涉指的身份与情态的重新描述,从个人生存中的精神状态,进入大时代下集体心理的征兆与暗喻。
“沉默的形状——赵培智个展”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4展厅
40张不同的面孔排列整齐,30×30公分的尺寸,让人物的形象更加聚焦,形成了集体状态中每一个独特的个体。37张面孔的排序,从青涩的儿童走向龙钟的老人,如一条时光飞逝的彩虹,压缩了不同人的一生。每个人物面部塑造均有不同,却共同被略显“粗野”的光感与阴影分离出极强的硬度,仿佛被岁月反复地雕刻。不同的笔触,脸的皮肤却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生活带来的磨砺,如同砂纸或地面摩擦出的肤色和质地,无论脸上是微笑还是平静,亲切或者狡黠,都带着温暖和寒意并峙的色彩。
《面孔2021-1》30×30cm 布面油彩 2021
《面孔2022-8》30×30cm 布面油彩 2022
时代下的共振之下,面孔是集体的,是个体的,是现实的,是理想的,是平静的,是喧嚣的。他们的眼神、表情、皱纹、笑容,或内敛在眉宇之间,或外露在坚定的眼神,或停留在紧闭的双唇,仿佛在诉说着各自生活中的故事。这些故事,又共同构建出一个时代集体的心理状态。这些面孔,在克制中保持沉默,也许我们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共同的命运。
“你可以去分享他的快乐,同情他的悲伤,却不可以命令他怎样怎样,因为这是违背人类天性的。”(《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所有人组成了世界,而这里只想表达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是孤独的,形成一种拒绝外界的行为,选择沉默的方式,选择与世界保持一种微妙的距离。
“沉默的形状——赵培智个展”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4展厅
“一个人的世界”试图呈现艺术家对个体生存状态的关注,背景被抽离出画面,无法判读画中人物所处的场景,在失去物理空间并静止了时间概念的同时,人物被关进了一个逼仄而扁平的世界,空旷场景中,人的特质被放大,安置在情绪所创造的空间之内,一个人的孤独和脆弱被放大。演奏乐器的艺人、表演杂技的小丑、少年和少女,表现着一个个孤独而又具有活力的状态。他们身在何处?未来的命运如何?挣扎或者幸福?赵培智对人物的描写,似乎从不给予明确的答案,只是提供了想象的通道。
“沉默的形状——赵培智个展”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4展厅
《羔羊与男人》中的牧羊人,袖子的处理极有趣味,硬边不断翻转叠加的褶皱,如同英国贵族绅士的衬衣,华丽中却混合着乡土的味道。羊的身体像极了一块棱角分明的大石块,羊腿则画如中国古人笔下的毛竹,弥散着借羊咏物般的意境。奇妙的是,人与羊的眼神在画面中不分伯仲,空无一物的望向远方。
《羔羊与男人》120×90cm 布面油彩 2022
另一张绘画《抱羔羊的少女》,同样大笔触带来的直线和色块,与肘部颇具硬度的直角关系,却描绘出少女与羊羔的柔情,抱紧的动作使少女整体的神情显得既温柔又落寞。“一个人的世界”是艺术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敏锐洞察。在孤独的沉默中,表达个体生存状态的复杂性。在这一章节,沉默也许成为了个人抵抗外界侵扰的方式,也是另一种与世界对话的独特语言。
《抱羔羊的少女》100×80cm 布面油彩 2023
“沉默的思索,是人类生活的另外一方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
新疆是四大牧区之一,马、牛、骆驼、山羊与绵羊统称为牧区的五畜,马自古属于最重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与人的亲密程度,超越了人畜之间“主仆”的等级关系,甚至可以成为“朋友”。“有马的生活”是本次展览的“重量级”呈现,将超过2米的大画集合展示于此。
“沉默的形状——赵培智个展”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4展厅
每幅作品都是与马有关的多人物及大场景的绘画,紧凑的拼合在一面墙上,形成一幅长卷型态的巨幕影院的效果。作品之间的场景相连,原本具有抽象意识绘成的山石背景,由大块色彩与粗线条笔触垒砌出的立体质感,连绵相接形成错落起伏的势态。各自画面中的人物连接在一起,将作品间的戏剧性拉长,从多个单独的故事,形成一个与马有关的社会景观现场。
《在山间》220×360cm 布面油彩 2023
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变得越来越疏远和陌生,相互之间的关系并置在依赖与伤害之中。情节中,人与马的关系相亲而友好,甚至越过了人与人的距离,呈现出一种马放南山的和谐状态。天空下,人物与马、鸟、狗等动物置于同一场景中,人物的心理、动作、表情和体态,显得既熟悉却又彼此陌生,各自进行着自己的行为,相互之间并无交流,在集体的图景中每个人都显示得有些格格不入,存在一种不和谐的处境中生存。
《山顶舞台》220×360cm 布面油彩 2023
图像的矛盾关系中,有马的生活成为一种集体的样本,马被指涉为对比后的象征,与人物的互动,自然地流露出无奈与纠结于现实的心理。而处于集体之中,沉默是疏远集体意识与个人意志对抗的注解,在拼合而成的大景观内,我们看到了沉默带来的轻松和孤寂,欢喜和寡淡,情绪中弥散着复杂的心理,是对个人的内心世界与集体的现实生活的无奈与纠结。
《红色的形状》220×360cm 布面油彩 2023
“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所以暗下决心保持沉默。”(《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
沉默是什么样子?俗话说:“说话是银,沉默是金”,国人久经儒家思想的教化,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这些放到君主集权制度中有助于社会安定,同时却也禁锢了个人的思想与个性的发展。现如今,我们还是从小便被教导成“听话”的人,很少自觉去做“出格”的事情。自古以“含蓄”为做人的修养,以“中庸”为行事的准则,选择沉默是由此而来的必然结果。
“沉默的形状——赵培智个展”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4展厅
“沟通”是与人交往的一个“不二” 法则,而在“含蓄”中合理的保持保持沉默,成为一种在社交中善于“斡旋”人情的技巧,表现得情绪稳定人格持重。所以,有一种情商,叫作沉默。
另外,信息扁平化传的今天,从获取信息到识别真伪,直至传播转发,整个“工程”变得愈加的错综复杂,面对想寻求的真相,需要更多的勇气、选择和时间。而多数人会根据表面的信息进行判断与传播,也许被情绪左右,或者以主流导向的烟雾为判断,而不是根据价值观的取向去坚守信念,也会有更多人选择沉默无语,沉默成为明哲保身的方法,或是对于现实的生活漠不关心的行为。然而,在开放的时代,能够拥有选择的权利,是定义自由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沉默亦是对个人选择权的尊重,也是对自身行为的责任!
“沉默的形状——赵培智个展”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4展厅
“沉默的样子”选择了2-5人的人物群像作品,人物的眼睛和动作相互不交流,眼神望向远方和它处,处于一种相顾无言的静默状态。虽然没有语言的表达,却仿佛能够听到沉默中无言的低语,它们诉说着人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些低语如同一股清泉,荡起层层亲情和友情的涟漪。涟漪之内,看到了自己曾经的经历,以及生活原本需要的样子。
《沉默的男子》160×150cm 布面油彩 2022
也许,此时的沉默,架起通往内心的桥梁,使人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一粟宁静。在描述“沉默的样子”的同时,流露出艺术家对故乡土地的热爱,亦是面对生活中无奈与抗争的回应,化作面对家人的情愫,朋友间充满幽默感和狡黠的笑容。男人的群像,脸上没有表情,仿佛被岁月和生活雕刻成了雕塑。似乎是在对过往的怀念与未来的期许中,选择安静的度过他们的生命。沉默不再是简单的无声,仿佛具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够将时间凝固,让心灵相通。也许这是一阵沉思,一种抗议,或者是一种面对人生所感受到的悲悯。
“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
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独有的信息和与形状,沉默同样拥有自己的样子。戈尔巴乔夫(前苏联领导人)说过这样的话:“有一件事是公开的秘密,假如你想给自身盖个小房子,就得给主管官员些贿赂,再到国家的工地上偷点建筑材料。”
《吉它手》110×100cm 布面油彩 2023
讲此话时,戈尔巴乔夫是苏共的总书记,又是公开场合,实在是语惊四座。可是,在现实中这样的事可以干,却不能说出来,这便是一种沉默。因为这些原本属于“沉默”不言的事情,如果用语言讲述出来,便成了最大的怪事。
当然,沉默也可以成为传播的工具。在只能沉默的年代,所有人都在无声中生活,这样的方式如同病毒般感染并漫延。如果,把无声当作传播的方式,沉默成了唯一该有的表情。当然,会在窃窃私语中传播小道的消息,微弱的声音,似乎破坏了集体沉默的完整性。
《沉默的回应》90×120cm 布面油彩 2022
赵培智的绘画中,沉默被纳入创作的媒介,以“沉默的形状”作为交流的发端,去感受人性的多样性、时代变迁的困境和真实生活中的疑惑。或者说,沉默可能是在描述人性中弱点的特性,拥有弱点才能称作一个鲜活的人。沉默更是一种超越言语的表达方式,而它与现实问题之间含糊不清的边界,也构成了“沉默的形状”得到延伸,在纠缠的矛盾中不断的挣扎与思考。
(文/冯兮)
(来源:Hi艺术)
画家简介
赵培智,1971年生。1995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2004年,于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进修。同年赴欧洲六国考察。现为中国国家画院油画所所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副院长兼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上海美术学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