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4-04 12:50:07
听新闻

我所认识的“北美水墨五老”

东方的水墨绘画艺术,有着千年的历史,在今天的华人世界里,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但在北美这块由欧洲文化熏陶出来的天地里,会有多少演绎和发展的空间,是需要人们关注的。占多数的主流文化圈对其是什么态度?水墨画的生存状态如何?这自然是会影响到美洲华人艺术家的艺术选择。

在北美艺术界,有五位来自中国的水墨画家,他们有的从大陆来,也有的来自港台。凭借着深厚的艺术修养、精湛的技艺和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们在异国他乡各自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五位画家的艺术,都是源于古老的传统中国水墨画,他们都一辈子在中国水墨里辛勤耕耘,今天都已经是耄耋老人,大部分都已经年过80岁,所以被我们亲切地称为“北美水墨五老”,他们分别是张宏宾、大泽人、古铣贤、刘昌汉和杨远威五位先生。高兴的是,他们现在都担任着我们中国画学会(美国)的荣誉会长。

张宏宾,1942年生于北京,现居洛杉矶。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张宏宾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张宏宾《美国写生之一 》2019年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张宏宾《美国写生之二》2019年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张宏宾《美国写生之三 》2019年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张宏宾《美国写生之四 》2019年

进入改革开放的初期80年代末,张老师受邀到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担任教授。90年代初我也到美国洛杉矶,不久张老师一家也搬迁到洛杉磯,就这样和张老师在一个城市一起生活创作近三十年的时间,近距离地长期的受到张老师不断地教诲和熏陶,从张老师身上学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断吸收西方的各种流派及新的艺术风格,尤其是朴素的生活壮态和非常平易近人的作风。张老师的家也是我们这一群旅居洛杉矶画家们常常聚会的地方,聊天喝茶聚歺,时不时做个专项研讨会等,每次聚会都能得到很大的心理满足,也就成了我们这群画家们最想往的地方。张老师是在艺术上不断追求创新的学者性画家,早年来美国创作重彩绘画,在美国和亚洲尤其日本受到极大关注,作品被各国友人大量收藏。后来一个时期专门研究油画,我记得画了很多的马的创作,再后来又重新拿起毛笔宣纸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的笔墨尤其是彩墨,形成了现在的艺术风格。特别进入80岁高龄直接用笔墨宣纸写生创作了一大批美国人物画和美国人体作品,我认为这是张老师的晚年变法,笔墨个性更为突出,严谨的人物造型色彩的巧妙运用,艺术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的极高的程度。最近又了解到张老师计划把自己毕生的代表性作品约120件全部捐献给山東美术馆。这是艺术家最高的艺术境界,也是我们后学晚辈好好学习的榜样。

大泽人,本名王庆祥,1942年生于山东,现居纽约。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大泽人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大泽人《牛故事:思想家 》 2018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大泽人《牛故事 :闯栏》2018

大泽人老师是我山东老乡,虽然认识王老没有多少年,但与王老的交流却最多。王老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学养使你眼界大开,每次聊天都受益多多。王老一对大眼和一头白发,跟你聊天时眼睛一瞪、长发一甩,气质潇洒。最让人佩服的是,王老早年在美国攻读英美文学博士,长期在美国教授现代戏剧和当代小说,兼通文学艺术和中西文化。花甲之年不失时机,追寻旧梦,一头扎进现当代艺术,实践理论齐头并进,既重观念也重笔墨,以书法入画,一个一个系列地研究,牛的故事,马的传说,天鹅湖系列,大浴女系列等等。其中牛的故事系列尤其突出,把牛的精神、牛的气质表现得夸张、雄强、灵动、奔放,人性化处理尤其独创一格,令人过目不忘。用笔既潇洒随意又充满张力。王老在书法上下过苦功夫,很有心得。他以书法用笔作当代水墨,加上独创的构成形式和大胆夸张的用色,个性鲜明,风格独特,而且多产。多年来他常常到大陆台湾及其他国家交流办展举行讲座。听他讲西方和美国现当代艺术既深入浅出,又视角独特,发人深省。

刘昌汉,1947年生于上海,现居休斯敦。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刘昌汉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刘昌汉《雪山天花-白》 2024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刘昌汉《雪山天花-黃》 2024

刘昌汉老师让我最敬佩的是,他在海外华人圈对于艺术宣传的贡献。华人移民美国后天天必读的就是《世界日报》,《世界日报》每周版十几年专栏介绍各个时期的世界美术,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大家每周必读的周刊,其中作者署名为刘吉訶德,直到认识刘昌汉老师才知道刘吉訶徳就是大学者刘昌汉老师,真的了不起!刘老师来自台湾,早年留学西班牙后,一直在美国东部芝加哥生活工作和创作,后来定居在休斯顿,前后已经50多年时间了。认识刘昌汉老师还是因为大陆的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一本海外艺术家,主编是刘昌汉老师,出版社推荐我参加了这次出版活动才算认识了刘昌汉老师。刘老师是美国著名的艺术史论家策展人和著名山水画家,多少年来在纽约芝加哥台湾等地策展了众多的大型艺术展,并与多位代表性人物如蔡国强等艺术家合作,为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的传统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刘老师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上更为个性突出,水墨语言鲜明,作品多为大尺寸巨幅的大山大水,气势磅礴恢宏壮观,尤其是近年来所创作的冰川雪水,感觉震憾之极。

古铣贤,1941年生于广东梅州,现居旧金山。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古铣贤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古铣贤《懸瀑奔澗》2024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古铣贤《几度风雨几春秋》2023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古铣贤《夕阳斜照見炊烟》2024

古铣贤老师是"北美五老"中最年长的一位,更值得尊敬和爱戴的是,在美国首位华人艺术家古铣贤被旧金山市政厅于2022年11月6日宣布为旧金山市政府"古铣贤日",向这位德艺双馨的旅美艺术家致敬,表彰其对东西方艺术的探索精神和中美文化交流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更为在美国的华人艺术家树立了榜样和表率。我认识古老比较晚,交流的机会也少,但对古老的泼彩泼墨山水画作品早就了解和认识,近年来更是看了大量古老的新作品,大为震惊,叹为观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如火如荼的境界。古老在张大千泼彩泼墨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作品更加厚重、意味无穷、丰富神秘,彩和墨之间的交融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我认为这是古老晚年变法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杨远威,1943年生于贵州,现居芝加哥。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杨远威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杨远威《暮色苍茫-欧洲所见》2017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杨远威《巴黎的记忆》2023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杨远威《金色大峡谷》2018

杨远威老师是一位艺术思想活跃的艺术家,我们时常能看到或听到杨老师的论艺文字和音像,不会想到这是一位这么精力充沛的80多岁老人。他是退休后才来到美国的,杨老师很快就在芝加哥生根,他组建了《芝加哥艺术论坛》平台,常常谈画论艺,介绍世界各国艺术资料和中外艺术名家。这个论坛在美国已经成为重要的艺术论坛传播平台,在中、美的圈内影响颇广。更被艺术圈赞扬的还是杨老的当代都市水墨作品,大笔头、大水墨,生动地表现了现代都市的风貌。正如美国UIC大学教授、艺术评论家大卫∙索科尔所说:“他是这样一位艺术家,精通并高度尊重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和风格,游历广泛,对西方艺术颇有研究,并创造了把东、西方两种传统独特而有意义的综合。他既不排斥中国传统笔墨,也不排斥画面的诗意和隽永。他对于中国传统艺术技巧如此亲切地接受,却又欣赏和表现了西方世界的伟大城市和自然风光,并将丰富的色彩和适当的抽象手法注入他的绘画,创造了两个文化的独特融合“。总之,在这五位老先生的作品里,丝毫没有显示“衰老”之相,从中感受到的,还是跳动鲜活的艺术生命。他们的艺术之路还会很长久,我以为,他们可以自豪地向世人表达,他们是水墨艺术的“五不老”。首先,他们的“艺术思想不老”,他们的作品都不愿意重复和模仿他人,都在努力探索独具风格的艺术道路。这其中的动力从何而来?是他们对于艺术的赤诚之心;从艺术专业的角度看,他们的作品又是“观念不老”,都已经找到合适自己认知社会的视角;再者是,他们的绘画“技法不老”,每一位都有了自成一派并相对完整的表现方法。“北美水墨五老”是当今北美中国水墨画坛的领军人物,其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他们的艺术创作,不仅反映了时代风貌,也丰富了中国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在北美地区和世界各地受到了广泛好评,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文/赵建民,中国画学会(美国)会长,2023年3月于台北)

张宏宾的作品体现了“传统和现代并重”,其中充满了挑战的兴奋和游戏的愉悦。“恍兮惚兮,其中有像”,暗示和启迪了画家的视觉想象,他既尊重艺术规则,又有个人独特面貌,具有很高的绘画现代性。这种修养是张宏宾在多种绘画实践的基础之上,斟酌中西、融汇古今的结果,是中国人物画现代化的成功尝试。

(文/美洲艺术评论

我画泼彩人物画

多年来,我以泼彩的方法画过不少彩墨人物画,作品中色、墨、水、纸交融碰撞,青绿五彩氤氲流滞,斑驳陆离。这种效果,是我青年时期学习壁画的情节流露,也是我对敦煌壁画艺术的悠悠向往。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张宏宾《飞跃天山》 2014年

我先将调好的颜色在宣纸上随意泼洒,凭借它自然形成的痕迹激发出我的想象空间,如同有时会看到天上的云朵幻化成奔腾的骏马、喷发的火焰或汹涌的波涛;又如同凭借一些自然风化的崩塌残缺的痕迹想像出四季山水一般,然后,随机生发描绘出或藏或露的人和马的形象。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张宏宾《酒馆》 2015年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张宏宾《喀什集市》 2015年 

临纸泼彩前,并不能准确预见其效果,利用泼彩的偶然性和自发性进行下一步创作,一切都在绘画过程中发生发展。一笔勘破"鸿蒙","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一些局部从抽象化为具象,从浑茫走向清晰。整个创作过程充满了期待和惊喜,更充满了挑战性!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张宏宾《敦煌彩塑 》2000年

这样画,更能激发出我一种创作上的灵感和愉悦,正如毕加索所说:"艺术不是探索,而是一种发现。"  我曾根据白居易的《长恨歌》创作的四张六尺宣纸组成的《马嵬坡》,画的是诗中"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千乘万骑西南行,六军不发无奈何"的情景….。画中有宛转蛾眉的杨贵妃,也有无奈掩面的唐明皇,有翠华摇摇的旌旗车马,也有横眉怒对的六军将士…。我还画过满载童年记忆的《京华旧梦》,呈现的是北京天桥的繁荣景象。近年来,我创作了《高原雄风》表现帕米尔高原勇猛壮硕的少数民族健儿和风驰电掣的骏马,也画过洛杉矶海边天光、水色、帆影交错辉映的《港湾图》。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张宏宾《京華舊夢 》1998年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张宏宾《回眸 》2014年

国内有艺术家评价我的作品是"一把中国制造的安乐椅"。这也许表达了我在艺术上的一种唯美的观念。我希望画得像诗,又希望画得像梦,因为艺术永远是画家真情实感的表现和内心的独白。

(文/张宏宾,2024年于洛杉矶

大泽人笔下的水墨形式和语言更着重于用观念来涵养精神,而且以自己的观念来重解中国水墨,努力将其带入到现代语境之中。他的作品在特立独行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文化的沉淀和广采博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厚积薄发,一切都具有启示性和开风气之先的意义。

(文/美洲艺术评论

异者艺也——我的艺术主张   

我主张“异者艺也,大异者大艺也,无异不足以言艺也。”我一心求异,求新,求变。力求“不与古同,不与人同,不与往日之我同”。欲达此境界,常记横心大舍!舍陈词滥调,舍陈规陋习,舍熟取生,舍长取短,舍已知取未知,舍稳取险!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大泽人《老卓冷眼 》 2019

否定成规,因其成事不足,坏事有余。我视成规如枷锁如镣铐。佩戴枷锁镣铐者,囚犯也,观其步履,无不稳健,但自由免谈。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大泽人《马的传说 》 2018

当代艺术首重观念创新。观念是灵魂,是统帅。兵而无帅,断不能战。但观念创新必辅之以技法创新,语言创新。技法是兵,帅而无兵,光杆儿司令。所以艺术也讲究精兵良将。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大泽人《罗帝 》2018

没有个性的色彩,无论怎样精妙皆为“水货”,无精彩可言。色彩不仅有教条,而且很多。不破除谈不上创新。现当代艺术不承认“用之四海而皆准”的色彩手段。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大泽人《曼哈顿狂想 》 2019

吾日三省吾艺:前人之功,必仰而敬之乎?他人之长必察而赞之乎?每作必思定而后行之乎?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大泽人《马的传说 》2011

敬仰名家大师是功德,肯定他人长处是修养,但亦当戒之,以免一失足陷前人老套路。寻他人之途而前行者,断无出路。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大泽人《 霜晨 》2007

我从来不排斥借鉴,无论东方的西方的,古的今的,学院的儿童的,甚至民间的街头的。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悠久而且优秀,是当代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自然应当广採博纳。倘能点化以当代观念,执古而御今,必然能够派生出精彩的当代艺术。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大泽人《汉宫谣 》2007

继承不可“食古不化”,借鉴也不应“全盘西化”。继承和借鉴一定要经过消化和吸收,最终变成营养,正如母鸡能够把吃下去的五谷杂粮草虫沙粒统统变成蛋。只不过对艺术家的要求远比对老母鸡更高更难:你必须能够生出自己的蛋!独一无二的蛋!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大泽人《觅句处》

母鸡生蛋,千蛋一面,皆是蛋。艺术家生蛋,千蛋一面,无一是蛋。

(文/大泽人,2024年于纽约

刘昌汉以深厚的艺文涵养致力于绘画实践,借对大自然的描写叙述最原始、最真实的生命感喟,在极大的画幅中构筑细致而坚实的无垠天地,呈现出宏观奇险的心灵壮游。水墨山水和东方意象已成为自身的文化乡愁,不只是“细笔飞墨生古意”,而且以“雪山白云动今情”。

(文/美洲艺术评论

艺术的寻觅

艺术创作是一份没有止境的追寻,它源于不满足。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 说:“我需要一点东西,但我找不着,我不知道那是什么。”艺术的情形也一样,正由于一份未知,吸引着人们奋身探索。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刘昌汉《山水浩瀚 》2018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过创作和流浪相似:“流浪的潜质是寻觅,艺术创作是寻美,流浪与创作同具追寻、发现的意旨和历程,二者有相通的渠道。”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刘昌汉《紅葉瀑 》2019

一生辗转在中国、日本、台湾、欧洲和美国生活居住,在国外超过五十年岁月。身在不同异乡,对于飘泊、流浪,别有一番熟悉又炽烈的感动。身为艺术工作者,自己每以绘画寻找无以名之的生命的感受,那种触动心魄,享受孤寂,掺揉着人生欢乐与痛楚的心灵掠影⋯⋯。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刘昌汉《 枝 》2008

艺术不同于“理化”了的哲学,哲学探求思维的方法,艺术却是直观,是示觉。萨特 (J. P. Sartre) 说:“艺术品是从生命中摘下的一片叶子。”它轻似鸿毛,又重逾泰山。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刘昌汉《 雪山河源 》2018

在海外从学习、创作到教授绘事,工作中必须不断浸淫和探掘自身背景久远深厚的文化传统,频频回顾间又不断接触到新的、异域的艺术发展,创作就在顾后瞻前的反思中踟蹰而行。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刘昌汉《浩瀚無垠 》2012

犹记得定居美国中西部大平原时,每年十月里秋风转寒,落木萧萧,加拿大雁阵必从头顶南徒飞过,成为记忆中留存不灭的图象。我也曾去加拿大看鲑鱼归乡,那是另一种史诗般惨烈壮丽的生命归宿。艺术的探寻旅程如雁过和鱼归,流浪着寻美,从憧憬、寻觅、探索、掙扎到釋放解脫,淚水與欢唱都是生命的短暂營火。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刘昌汉《河山夕照 》2013

赫塞 (Hermann Hesse) 的《流浪者之歌》和《东方之旅》是著名的流浪文学,美得令人心悸;康拉德 (Joseph Conrad) 的《黑暗之心》是蜿蜒的河,流徒着呑噬、恐惧、绝望和死亡的梦魇;高行健尽管口中无祖国,作品同样在内心的故乡与异性身体蹒跚着徘徊。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刘昌汉《高瀑 》2001

科技文明不断改变着人类生活和艺术的形貌,数位的发展,网路使得文学正在碎片化,而AI也使绘画蒸气化了。艺术的未来在哪里?

我不是灵巧的创作者,对于每一阶段“美”的完成仍然停留在用原始的手一笔笔去画,在理性和非理性的旋流中翻找寻觅。有时候整夜坐着聆听,希望借从不满足追求满足的创作寻得出一点什么,直到静夜院子树叶沙沙的声响随风吹进生命里,成为心中的美为止。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刘昌汉《極峰孤雲》1998

时间过后,作品正是寻找过程留下的或深或浅的漫步足印。

(文/刘昌汉,2024年于休斯顿)

古铣贤的作品沿承诸先辈之脚踪,以山水为创作主体,笔下彩墨奔放纵肆,意象苍茫,呈现了油画般的厚实感。作品构图雄奇,用色滋华,于山川具象中藴含了抽象的想象,于赋色抽象中表现了具象的説理,宏观微视,氤氲变幻,气象动人。既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内涵,更有中西创作意境形合和意合的高雅追求。

(文/美洲艺术评论

我的从艺心路历程与彩墨之我见

在这我对绘画的认知不执着于一家一派,包括我现在更倾注于彩墨的探索与创作;学院的师承是蕴育我绘画技法的精练和丯实画风的基础,但西方的艺术理论、中国的文化底蕴都是滋润我创作的主要基因,成为一位中国文化的艺术工作者,是我多年来努力的目标,同时,也渴望能以彩墨来搭建一座拉近东西文化的桥樑,增加彼此的认知与交融,建立更宏观的视野,开拓更寛容的心灵世界。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古铣贤《借墨染得青山翠》2023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古铣贤《烟霞出沒时有無間》2022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古铣贤《濤声覓知音》2024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古铣贤《清泉石上流》2023

我进入学院接受正规艺术教育,学习各种画种和门类,每每见猎心喜,均具有高度的学习兴趣,这对我日后的创作积澱了丰润的沃土,开始我选择了水彩,后又习油画,多年后在邵师幼轩的循循善诱下,左手绘油画,右手习国画花鸟,大三开山水课,承有云水双绝一代宗师傅师狷夫之教诲,始窥其所绘山水峥嵘之气势,心摩手追响往之,来美后因缘巧合,被延揽入世界日报服务一愰25载,青壮之年尽瘁于斯,及至退休始重拾画笔,2013年于美国中国画廊首开亇展,翌年又于加州福斯特市政厅举办亇展,俟至2015年于广东美术舘举行个展,重新开啓了我后半生的艺术生涯,亦即我目前醉心于泼墨、泼彩之滥殇,据有记载泼墨画在唐代王洽以后长久即沉寂于画坛,一般认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墨轻色”所致,殆自大千居士自述其在57岁时因眼力而改变画风,继承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可贵之处是技法的变化,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境界,赵旡极说:我服从于两种传统,他是以西方的表现形式发掘中国的艺术传统和艺术精神,而又将西方的抽象融入了东方的意象之中。这句话我深表赞同且服膺实践中,我目前的彩墨创作也正朝着这条轨迹砥砺前行,以西方的油画形式体现中国艺术传统的精神和内涵,希望借鉴西方色彩和光影为自己的彩墨创作呈现中国现代化的新面貌、新形态,融汇中西,既不同于传统绘画的形式风格,又有别于西化的绘画风格,以强烈和鲜明的色彩,有感而发,为情而作。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古铣贤《云水禪心》2023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古铣贤《梦里家山第一峰》2024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古铣贤《山空半是云》2023

(文/古铣贤,2024年于旧金山

杨远威以东方的慧眼观察西方的风物,从中找到了与之相通的现代诗情。这种解读真切地透露了他的探索意向,即将中、外前贤的某些“绘画语言”因素纳入自己的主观感觉和审美表现体系中,并将传统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参照系,遂物尽其用而已。“他是当今现代都市‘表情’出色的表达者”。

(文/美洲艺术评论

漫将半池涤砚水

泼湿眼前几重廓 

用中国水墨去画当代城市的风景,非常勉强、非常可笑地被称为“城市山水画”。如此说的目的,无非是想和“国粹”套个近乎,这是不是有点滑稽?就是这样的“山水画”,我浸淫其中已经多年,还特别喜欢从异域城邑下手,至今乐此不疲。并不怕被讥为崇洋、赶时髦,也没有是以为城市已经是当代生活的主体,艺术就需要对其有所反映的那种时代使命感。我是先有绘画语言,后寻的题材。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杨远威《托斯卡纳的夏日》2016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杨远威《亚平宁半岛的最后一缕阳光》2023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杨远威《布鲁克林在望》2020

都市的景物透过视觉和心灵发生感知、感应,我感觉到中国水墨及其笔墨原则在其中是可以有施展之地的。通过这些后发的感知来经营都市画面,可以成为一种有意思的绘画游戏。所以说,城市风景对于我而言,不过是我绘画美感、趣味的恰当负载体而已,大体上算顺理成章。我的追求就是力求在表现中体现手段的多样性,变通、变通、再变通,混搭、混搭、再混搭,不求“血脉”纯正,只望能绝处逢生。再由于画的过程中不得不拖着我那无端生发的一些奇思怪想,所以结果难免出糗,但这并不会扫掉我的画兴。幸运的是,我不是建筑师,画出来的房子会不会倒掉,不要我去负责任。我对学画的朋友笑言,“你们发现没有?画房子是画出‘将倒未倒’的样子最好看”。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杨远威《巴黎街头-1》2023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杨远威《英伦初雪-1985》2021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杨远威《地老天荒-内华达记忆》2021

不想去撩动“什么是艺术”这个宏大的、带有哲学意味的话题,也不妄图解释为什么自己的作品是艺术,我只是去画自己有感受、有体会的东西。没有找到感觉,没有感动和参悟,宁可不画,也不勉强成章。这样的选择对于我而言,自觉是比较明智的。也盼望古、今、中、外的大贤者在我迷茫的时候,都能向我显现出他们的神奇力量,助我一臂之力。阿弥陀佛!阿门!

跨越大洋的东方水墨绘画艺术——品悟“北美水墨五老”的笔墨语言与精神构建

杨远威《浑沌中之曼哈顿》2020

(文/杨远威2024年于芝加哥

(来源:西海岸当代水墨)

[ 责任编辑:王南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