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草原的毡房很养心”——张江舟甘南草原旅行小记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4-03 08:42:18
听新闻


1998年的春天,我独自一人去甘南草原。一个人的旅行,一个人的世界,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忘却了世事的烦扰,匍匐于自然的怀抱,吮吸着草原的芳香,独自享受着大自然的抚慰,好不惬意。

20多年过去了,草原之于我,还是满满的美好记忆,草原深处那座毡房依旧清晰如昨。

毡房是草原人的家,家里有奶奶、父亲、母亲、12岁的小扎西和一头叫“黑霸”的藏獒。

我冒昧地撞入,自我介绍是来自北京的画家。

“草原的毡房很养心”——张江舟甘南草原旅行小记张江舟,甘南速写,纸本水彩,28cm×20.5cm,1998年

没有质疑,没有陌生感。奶茶、奶干、糌粑、牛肉干,还有鲜美的羊肉和土制的青稞酒,一家人把我当亲人待。

我在毡房里住了两天,忘了画画,白天与小扎西一起放牧,晚上与家人围拢在一起吃肉喝酒,快活似神仙。

一家人清晨即起,一天的生活从奶茶与糌粑的浮香中开始,草原的早餐别有风味。早餐后的家人忙着各自的活。

“草原的毡房很养心”——张江舟甘南草原旅行小记张江舟,甘南速写,纸本水彩,28cm×20.5cm1998年

家里有一大群牛羊,父亲负责放羊,因为羊的草场很远。牛的草场就在毡房周边,放牛自然由小扎西负责。

庞大的牛群,壮硕的牦牛在小扎西的口令声中井然有序。放牧、收牧,扎西操持的很娴熟。草原没有牛棚,收牧后,我会帮助小扎西将每头牛拴在一排长长的线扣上。

12岁的扎西快乐、干练,还极负责任感,看他做事的样子,俨然一个男子汉。

“草原的毡房很养心”——张江舟甘南草原旅行小记与小扎西骑马后合影,1998年

放牧时,我与扎西同骑一匹马。马背上我在前,扎西在后,庞大的身躯与背后弱小的体格反差强烈,这种骑法有悖常理,看上去也挺怪,但拗不过小扎西的固执,我也只好如此。

“草原的毡房很养心”——张江舟甘南草原旅行小记甘南草原,1998年

草原的春天很美,满眼的嫩绿,还有微风中摇曳的格桑花,牦牛散落其间,悠闲地安静地享受着自然的馈赠。

贴在我背上的扎西时而紧搂着我的腰,笑声不断。时而安静地摆弄着我腰间的相机,我们忘情于草原的美景,享受着彼此体肤间传递的亲情与美好。

途中,腰间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扎西的小黑手,绕过我肥大的腰围摸索着什么,正当我纳闷之时,扎西摸到了缰绳,并熟练地驭马跨过了一道沟壑。

天哪,多么懂事的孩子,他是怕我摔着呀。这时我也就理解了上马时小扎西为什么执意要骑在我背后的原因了,他是要保护我的安全。

“草原的毡房很养心”——张江舟甘南草原旅行小记小扎西,1998年

扎西12岁了,没有上过学,没有进过城,没有看过电视,生活的全部只有奶奶、父母、牛群、藏獒,还有邻家毡房里同为12岁的小伙伴。

扎西的笑声透明而清朗,从早到晚脸上挂着笑,不知何为烦恼。我至今想起仍是那么亲切。

一直以来,谁说草原藏人生活苦,我一定会说那是你们城里人的臆想,他们的生活很幸福,只有你们城里人过着富足的生活,嘴里喊着痛苦啦压抑啦,人家不苦,日子天天乐着过。

“草原的毡房很养心”——张江舟甘南草原旅行小记张江舟,甘南速写,纸本水彩,28cm×20.5cm,1998年

记得临走时,奶奶不舍,双手捧着我的脸哭,鼻子一把泪一把,在场的人都跟着哭,我的心都被哭化了。

这份纯情,这份美好,城里还有吗?

“草原的毡房很养心”——张江舟甘南草原旅行小记张江舟,甘南速写,纸本水彩,28cm×20.5cm,1998年

面对迅猛推进的都市化进程,我真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在哪里。商品经济的激烈竞争,极大地膨胀了人欲的疯狂与贪婪,无情地摧毁着人类历尽艰辛建立的美好理想。

假如相伴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一定是人性的堕落与情感的自我摧残,那么,放慢脚步,回望过去,仰望理想,找回失去的童真,应该是我们今天的选择。

我把这样的生活体验视作充电。久居都市,精神倍感疲倦,放下苟且的生活,到草原去,到贫瘠的乡野去,那里有湛蓝的天、清澈的水,有辽阔的草场、丰茂的水草和盛开的格桑花,更有都市人久违的美好情感。沉浸其中,精神会为之膨胀,情感会为之丰盈,身心会愈加通透,灵魂会愈加超然。作为画家,你的笔底也会更加坚实、丰满。

(文/张江舟

(来源:墨语Ink Whispers)

艺术家简介

“草原的毡房很养心”——张江舟甘南草原旅行小记

张江舟,当代水墨艺术家。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国家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中宣部文化名家,文旅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水墨研究》执行主编。

[ 责任编辑:窦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