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2024·第十七届国际书画大赏展由NPO法人日本国际艺术研究院主办,日本外务省、文部科学省、东京都政府、中国驻日大使馆等政府机构后援,海内外多家团体协力。每年一次的国际大型艺术展即将迎来东京2024年的第十七届国际书画大赏展。这次展览汇集了来自十七个国家的约三百件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艺术作品。
展览将于5月29日至6月4日在东京都美术馆举办。
中国南通藉艺术家郑忠彩墨画《海韵系列》在日本东京“第十七届国际书画大奖展”获国际艺术奖。
作品名称:海韵系列之一
尺寸:138x34.5cm
材料:宣纸、彩墨
创作年代:2024
名家评说郑忠彩墨画
水墨画的语言是中国所独有的文化架构中十分重要的财富。偶然性,是中国水墨画中极为有趣而又难以把握的一种特色,也是其所以吸引人的原因。郑忠在多年的探索中可以说颇有心得和成绩。
他的抽象水墨是比较多变的水与墨的交融,而又给人以丰富清新的意蕴。郑忠的画有种光感,这使得画面有了自然的生机,空间意识也变得深邃,墨色在复杂的层次变幻中,给人许多遐想。对于复杂与单纯的把握,想必学习版画的经历也给了他创作的上的灵感和经验。
(文/袁运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郑忠进入水墨领域时,同时拥有了其他画家所不具备的多种条件:深海黑暗所赋予的恐惧与虚空的记忆,书法童子功中升华出的优质笔性与线条,设计师对图像结构的驾驭能力,版画家的观念与形式感。如果说大多数新水墨艺术家更注重视觉形式建构的话,那么,郑忠则从记忆中的虚空开始。何谓虚空?我的看法是,在哲学层面,虚空即为道,为太虚,太虚出而为气,气韵流荡,化生万物;从科学层面上讲,虚空即为暗物质,暗物质虽不可视,却是宇宙的决定性力量,类似于宗教中的上帝。海德格尔说,艺术是人类接近上帝的唯一途径,郑忠对此甚为默然。他的水墨实验,不胶著于自然表象,而是放笔直抵大化流行之境,其间墨色滋蔓,烟云流荡,恣肆而浩渺,恍惚间,将画面幻化为一个巨的大穹窿般的神圣场域。观之,令人神往;思之,令人沧然。
读郑忠的水墨,起于视觉,止于心灵。
(文/张晓凌,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主席)
郑忠不是世外高人,却是多才多能的艺术家,作为艺术家体察世界与常人不同,毕加索曾经说过;“自然是一种真实,我的画也是一种真实”,世界被艺术家收入眼中后解构重组,形成新的图式,郑忠将从自然主义的程式中解放艺术,客观世界转为抽象符码,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抽象观照。古人画山水有笔有墨有程式,但他将传统水墨画美学原则置于一边,尽情挥洒胸中逸气,任水墨和色彩于纸面舞蹈。他的画中少有笔墨,意大于写,用水墨色彩,蘸取生活阅历,泼洒出一幅幅得天独厚的奇境景观。他的艺术也是版画与水墨语言的和谐统一。他大体抛下了传统水墨的审美规范,用版画带给他的肌理、拓印、层次重新解读了水墨语言,造就出独具特色的形式感和审美趣味,作品也有了不同寻常的面貌特征。
(文/杨维民,著名策展人)
初见郑忠的人总会发现他身上带有的铿锵侠气,熟悉后又感觉到他本性中的魏晋风骨,充满了一啸傲然的激情。事实上,他也过着笑傲江湖、“目送归鸿、游心太玄”的快意人生。而且你会发现有灵性的人,身上总有某种气场,同气相求,这样的人总能汇聚在一起。纵观郑忠的人格魅力,有些品质是极为突出的。质朴本真的他,爱艺术为其生命,简直到不疯魔不成活之境界。艺术早已不是他谋生之手段,而是其远大志趣和责任感之依托。几十年来修身健体,练就了超强的体格和意志力,成为他勤奋忘我的艺术创作之保障。天赋异禀的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加之勤思不辍,使之以创新作为其做事之基本准则。身为“野性动物”的他,能抛开艺术江湖的世俗牵绊,排除一切杂务,栖丘饮谷,有独立的艺术思想和人格,不从众不媚俗,但又能兼容并包,吸纳古今中外之养分。
郑忠的艺术经历造就了现阶段的作品。粗率来说,从最初大海深处的潜水员,到工厂的技术工程师,是从野性到技术的提升;之后从艺术院校的学子,到纵横南北寻艺的艺术家,是从技到艺的提升;随后沉浸于江湖山林,吞吐宇宙,研读古籍,是从艺入道的过程;最后返照艺境,创作出上述的抽象水墨,这是由道返艺的洒脱。
(文/吴啸雷,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双年展办公室副主任)
今天郑忠先生的绘画作品,我认为可以用“后意象”予以,后意象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人写意画之上的一种后现代绘画图像形式。文人写意画强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强调意在笔先,郑忠先生对此进行了继承与再造。郑忠先生的绘画在承续文人写意画的同时,又把张大千先生的泼彩画、刘海粟先生的彩墨画予以吸纳。这种“后意象”与“新彩墨”是对传统山水画的一种超越,即打破那种对客观物象的临摹与对现实山川的仿照,走向了一种心象的物化,强调人的主观精神和自由心性的率性抒发,这种“后意象”抒发打破了一种理性逻辑的建构而走向了情感逻辑的建构,因为郑忠先生的作品往往描画的是一种亚抽象或者是准抽象图式,它不是一种纯粹的抽象,因为像蒙德里安这种纯粹的抽象是一种冷抽象,强调几何主义,它也不是像康定思基那样的热抽象,因为没有走向完全的色彩抽象,郑忠的作品带有具象的印记和一种意境的笔墨化、彩墨化的符号显现,但是郑忠先生的这种“新彩墨”又没有具体的山水,你在他的作品中找不到一个具体客观明确的对象物。这种“新彩墨”当然有画家自己一个大致的生活缩影,比如郑忠先生当过海军潜水员,他对大海非常的熟悉,也非常有情感,所以他把大海作为他的主题,大海既博大又坚深,是军旅使命与浪漫情怀的一种符号象征。他在艺术境界的锤炼上把西方的表现主义乃至新表现主义造型观加以吸收,但更多的还是中国的水墨精神。中国的水墨精神强调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建构,强调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韵味,所以在郑忠的艺术创作中,我们看到的这种山水既是一种直观、感性的艺术图景,但是这种形与色构建的语言又没有具体的符号对应,所以使人的精神更易于驰骋,画家能够完全地让自己自由挥洒,也就是说达到了“无意于佳乃佳”(苏东坡语)。
(文/黄丹麾,博士、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公共艺术网主编)
(来源:新意象水墨)
艺术家简介
郑忠,1962年生于江苏海安,1979年~1985年为海军南海舰队潜水员,1988年毕业于南通大学美术学院,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研究生班,2000年至2004年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1997年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美术名家”隆重推介。1998年北京文艺出版社出版吴冠中自传《生命的风景》遴选郑忠作品做封面,2002年为南通市档案局审定为南通历史上第144位历史文化名人。
现为中国文化艺术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日本国际艺术研究院会员,香港画院研究员、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会分会理事,北京中投文化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经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国艺轩书画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