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凝大地 中国画
210×165cm 2014年
创作感悟
对绘画作品的认识和定位,每个画家都会有不同的见解。正因不同的见解才促使绘画面貌的差异性,这种强烈的差异就是个人风格和个人面貌。相对成熟的画家更多的是在思考:如何寻求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并加以确立。当然,我也在这些带有强烈个性符号的绘画语言中不断寻找和调整与观者更好的对话角度。
冷冬 中国画
98×196cm 2008年
幽情 中国画
69×138cm 2015年
就民族形态构成而言,各个民族以不同的行为方式影响着各自的文化样态。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的出现首先是有地域性差异的,各个地域的人群都是按照自己不同的方式创造自己的文化。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是热爱和平、反抗侵略,顽强斗争、坚忍不屈。我关于抗联战士和少数民族风情的绘画创作也着眼于对民族性的再认识,这样,绘画题材就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情感基调,进而显现出各个地域的文化差异性。对“正义必胜”和“乐观豁达”的坚定信念和信心,以抗联战士和彝族妇女作为表现对象,前者借助于零星的图片资料、实物遗存和文献参考,后者注重于写生,同时,结合近年来出版的专著成果,来使画面具有史诗性特征。黄宾虹曾对傅雷说:“画有民族性,虽因时代改变外貌,而精神不移。”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在绘画中的体现也应多姿多彩。
姐妹花 中国画
69×138cm 2016年
秋韵 中国画
185×200cm 2009年
画家的情感只有熔铸在对客观事实与人生的深刻理解之中,才能给观者提供富有情感的具有审美特征的艺术形象从而引发观者的情感活动。因此,画家的情感必须始终和抽象思维下的心态运动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把自己的艺术创造呈现给观众,实现表达和交流的目的。就绘画创作的效果来看,没有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深刻体验,就好像没有源头的水,是不可能创造出和谐与美的艺术的。艺术家只有对生活对人生对艺术有着虔诚的献身精神,从人生与生活的体验中发现艺术与真理的价值,才能创造出纯粹的艺术。绘画所要求的虔诚,不仅是艺术品位的高下,更是画家超凡脱俗的心境和画家情动于衷的投入,包括自由、宁静、脱俗与独立的精神。绘画不为什么目的,也不为什么手段,只有展现灵魂的净化,展现大自然与人生的心灵贯通和默契,它应当是艺术家理想与情感发展进化的产物。
晴雪 中国画
138×69cm 2012年
中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艺术精华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不胜枚举。中国画作品中新与旧的问题,在今天我们广泛而又盲目地获得资讯的年代,对于分辨事物的能力却不断地退却和盲目。就艺术界美与丑的争论喋喋不休,更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势。具体到写意人物画创作观念而言,笔者窃以为新和旧是相对现有的审美观念而言,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站在创新的立场上,新的事物往往能够招来更多关注,吸引更多眼球;而从传统的角度来看,中国画历经百年变化却未能真正意义上的回归传统,此种回归传统不是拿毛笔来画国画那样简单,重要的是观察的方法和认知的深度。
清风 中国画
69×69cm 2016年
和韵 中国画
69×69cm 2015年
我回顾和整理这一时期的作品,对中国画写意精神的理解和表达也逐步清晰。当代中国画所呈现出的开放姿态、独特而又多元的审美建构、立体式的语言发达以及对材料进一步拓展的可能,都表现出历史上少有的发展态势。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几方面探索和尝试:
一、直面现实
我的画,从形式到内容上多来源于生活。不是我刻意去这样画,而是自己心灵有所感受必须要有所抒发。这和我个人的生活经历有较大的关系。我少年生活在林区和青年在部队的经历,使得我对现实生活有了相对深刻的认识。后来,我进入学校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学习,直到在高校工作,这个过程不断经受现实生活的熏染。追求一种宏大崇高的气象是现实主义艺术所具备的因素,我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和获取新鲜的视觉感受,不断调整笔墨感受与表述物象之间的关系,为自己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高原记忆 中国画
69×69cm 2016年
暖阳 中国画
50×50cm 2019年
二、勇于创新
我在工笔画上所做的主要尝试在于:大胆地把西画的造型、结构、光影和色彩运用到工笔画创作之中,从而加强体积感和形式上的艺术感染力。这并没有弱化传统工笔画的工整制作传统。我注重在工整的描写中准确表现自己的感情,强调画面的格调和趣味。笔下的线条清晰、简洁而有韵致。我更注重画面的大效果,使细节服从于自己所要营造的境界。在设色上,我讲究温和含蓄和沉着的色彩关系。在写意水墨人物画上、在对现实关切的基础上进行个人理想的构筑,画面颇有浓郁生活气息和理想化的表现。
春牧 中国画
50×50cm 2019年
暮归 中国画
50×50cm 2019年
三、画以载道
描绘生活现象的同时,我更关注生活中人的存在,这种存在的状态和思考借助绘画工具体现出来。在写意水墨人物画上对现实关切的基础上进行个人理想的构筑,画面呈现浓郁生活气息的同时又要有理想成分的元素。画面呈现的视觉语言即不避讳生涩情怀,也不去刻意营造画面清新恬淡的感觉。都是在“为当代人民传神写照”。扪心自问,我在近年的人物画创作中,更多的力量下在人物精神面貌和内心情感的刻画上,力求以形写神,追求正大气象。
鹤鸣九皋 中国画
50×50cm 2019年
牧歌 中国画
50×50cm 2019年
就我创作的《秋韵》《冷冬》等关注现实生活题材的画作而言,一直困扰我的不是如何再现人物的“像”与“貌”。而是简单直接道出对象的那种直指观者心灵深处的情愫,使画面上的人物有诉说、有神情、有故事,这些都是我所追求的艺术表达。在课堂人物写生中,我可以追寻那种新鲜感,汲取生活中的滋养,重视到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直接观察和感受,身体力行地实践“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主张。把师古人和师造化相契合,同时对古人的东西心向往之却又不曲解前人,而是加以融汇贯通,对当代绘画也不是一味抵触,遇到新的笔墨语言也会欣然尝试,为我所用。
(文/类维顺,摘自《同泽书画》2023年第4期,总第八十八期)
(来源:同泽文化)
画家简介
类维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长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