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一年,通过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的《春花集锦》及其他国内外大展上多次得奖,我知道了训德君,在湖南的、全国的工笔画复兴中,他显然是一位很有思想的画家。几十年过去了,训德沿着家乡的石板路向外走去,看到了许多天外的天,山外的山,把古今中外的文化尤其是楚文化消化了一番,形成了他较为纯化的现代工笔画语言,在艺海里游得自如了;他又沿着家乡的石板路向深山里走去,悟到了形而上的幽玄,进入了“写心”的层面,透过他那律动的脉搏,感知到画家与自然、与人生、与故土的心灵交往。我说不太准他的个性,如果说画家的笔痕墨迹是其心灵的外化,凭我的感觉他不属于争强斗胜的那类湘人,他偏于内向宁静,喜欢与造化低低地絮语,然而在静中含蓄着生命的火苗,在阴柔里寓有阳刚的力;明明操着工笔重彩的语汇,却不事淡青的炫耀,只以纯化了的形和色将你引入内在的思味,颇合“内美静中参”的哲理。读他的画,犹如跟着他的脚印不知不觉中渐入了佳境,又好似入了寨子温馨的小屋,得品老酒,得闻山歌,有些微醺的陶然。
最近,我才读到了训德的文,我喜欢《故乡夜话》,还有《自然的和声》等一系列文章,那是画家的文,只以情为宗,像山间的清泉自然而然地流淌,不似史论家们的文有那么多考据、论辩、注释或者又绕些但是、而且、否则之类的弯子,当然,这学人文也不能被画人文所取代。训德的文如其画,一如其人。他的文是画家的散文,他的画是散文家的画,都出自他的精神家园。所以这《画文集》也便集得谐和,读起来能得相互生发之趣。我不知道画家们是否喜欢读史论家的文,但我喜欢读画家的文,读着舒心。画家有文思、有文采,并将这文化入了笔墨,升华了笔墨,难怪老祖宗有“画者文之极也”之慨。
(文/刘曦林,中国画学会创会常务理事,《美术》编委)
朱训德以深厚的中华文化为底蕴,以人与大自然的亲和关系作为创作的主线。
▲洞庭吟
作品整体外在平和清朗,内在却极富天真与灿烂,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
▲兆
其最善营造氛围,意境温雅大气。
▲冬语
无论是梦境还是虚幻,亦无论虚与实、疏与简,画面无不充满了诗意的氛围,处于梦幻的描述和虚实的相间。
▲朝天辣
工笔画讲定力,写意画重性情。
“天人合一”的关系构成朱训德绘画艺术丰富性和深刻性。
▲晚炊
其工笔画大都表现其对故土风情的描绘,或人物、或风景。
画面凝重沉郁而涌动飞扬,表达了大自然美妙的诗意和生命的律动不息,人与自然的亲和及亲和中的疏离。
▲山月无声
工笔重彩领域的探索是由简而人繁。
▲牧羊女
从流畅精细的线条,淡雅的用色,清新沉稳的画面到作品的由简而繁,色彩的由单纯而丰富,由清爽而浓丽,画面由静而趋于动,创造了画面的韵律和情感。
▲故里瑞雪
由清新而朴厚,由宁静而飞扬灿烂。这种变化是其思想容量和艺术技巧更有深度,画面结构更富张力和画面份量更凝重的变化。
▲暮光
工笔画分两个阶段,前阶段重传统,画面清朗,富装饰表现手法,厚重的色彩与飞扬浪漫的想象在朱训德的画里得到了创造与延伸。
▲春水长流
后阶段作品则趋淳厚、灿烂的画面效果,表现手法更丰富厚实。
▲中国年·守岁
朱训德认为,写意与工笔,繁与简只是两种表现手法,两者之间追求艺术高度的本质则是一致的。
▲与语如兰
在工笔画中追求写意画的总体意象,在写意的纵横洒脱中追求画面的精致。
▲向日葵
繁到极时则简,简到极时则繁,笔墨的单纯与复杂都可以走向极致,画面得失则全在其总体分寸的把握上。
▲天痕青作笠
“讲究的随便”,“经意之极,若不经意”,“朴素的自然”永远都是艺术感觉的高度。
▲朗抱开晓月
朱训德从具象的工笔画转换到意象水墨,把人化成山的脉络,重新构建审美样式,对于其来说无疑是一次颇具意义的探索。
(来源:墨德网)
画家简介
朱训德,著名中国画家。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政府文化艺术咨询专家,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