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增琇老师是一位有趣的人,他的水彩画作我一直当作文学作品在读。
冯骥才老师曾经评价天津人:幽默亲切是集体性格。在天津出生、天津生活的石增琇亦然。他对绘画严谨刻苦同时又能保持心态幽默豁达,关于绘画有着自己独到的观点,他认为:画要有味儿、有趣儿、有事儿。
一、有味儿的主题
外出写生被石增琇老师视为对绘画创意和主题的发现和收集,也是学习水彩画或创作与实践的最好形式。每每初到一地,他总是先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风光特色、人文历史,将自己融入其中,这样方能在艺术作品上对于生活原型进行主体化、艺术化改造。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从古至今,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留下来无数脍炙人口的主题,当然这些主题无一不是自身具有典型特征,然而更需要经过艺术加工最终才能升华为妙趣盎然的主题。石增琇老师选择写生对象,总能耐下心寻踪觅迹,直到寻到最具代表性、最有味儿的景物,才肯下笔。山东荣成的海草房、浙江松阳的古巷、云南的锗工厂、花田的梯田……
(图01)
(图02)
(图03)
(图04)
1977年石增琇老师在天津美院上学期间,就在山东大鱼岛写生过海草房,2021年在山东烟台墩角再次写生海草房令他感慨万千,内心的追忆都融入到画面之中。一方面歌颂着这种具有世界代表性的生态民居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另一方面感叹岁月如梭,需得奋笔疾画: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需爱今日。
(图05)
(图06)
(图07)
在传统建筑中,巷子总是窄窄的,绘画中常用平视角度的H型构图去表现,而石增琇老师却别出心裁,在作品《窄巷幽幽》中,采用俯视角度的C型构图,反而更突出了被房屋挤压出的小巷狭窄幽远的感觉。
(图08)
石增琇老师认为:水彩画应该有写的概念,不但包含着下笔的肯定、不修改,也包含着与中国画的用笔、用墨能够有相近之处,从而才有可能建立概念上的“中国水彩画”。中国画写的过程不但关乎着画家的审美,还联系着画家的呼吸和精神。从“见笔”来看西方的一些画家也有笔触明显、形色俱佳者,他们似于中国画“没骨画”的典范,比如:萨金特,又比如弗兰克。笔与笔之间环环相扣、落地生根,在笔笔是形、笔笔是色的过程中完成对形体、空间的表达,与此同时还奏出了画面整体色彩调式的表达。石增琇老师的水彩画作《小芳》,在绘画中运用了中国画的勾勒和简笔:以充满张力的弧线强调了人物轮廓,简化了面部的明暗结构,反而使得少女面部更为生动活泼。画面中柔和饱满的弧度曲线凸显出少女娴静懵懂的青春味道。
(图09)
中国画讲究落笔无悔,其实是对画家技法的最高要求,不仅是手头上的功夫,更是内心审美在笔墨上的体现。石增琇老师提出的“求而不求”(不求之求)理论可以说是对落笔无悔的进一步延伸,将个人内心的审美追求提高到了澄怀观道的高度。他的水彩作品《藏人牧马图》很好的诠释了“求而不求”理论:因为是趁湿描绘,所以画面中人物的服装不但有大面积自然融合的色彩变化,并且以带有写意的结构线,简约而不失大气的表现出服装的结构和特色。上松下紧的用笔、上浅下深的色彩,不知怎的就让藏族汉子心胸宽广、脚踏实地的感觉跃然纸上。两根细细的缰绳将藏族汉子和画面左侧的两匹骏马联系起来,马匹画得概括而有力度,特别是在马蹄处,干涩有飞白、力透纸背的一笔勾勒,看似逸笔草草,实则饱含画家的惨淡经营,自然之妙不可言述。左后方的白马更是藏得巧妙无比,脊背上寥寥几笔、两个起伏就将马臀部的髂骨形状和颈部的低头动态都生动表现出来。画面里的放松好似文章中的虚写,让观者可以发挥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清朝学者唐彪指出“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石增琇老师的画作善用虚实结合,画作中的虚实与文章中的虚实其实在美学中是相同的。表现主题时,“虚实结合,才能创造出‘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境界’(宗白华)。”
(图10)
中国写意画重在用笔用墨,这是可以追求的形象化的东西,而笔墨所蕴含的意境则是笔墨形象化之上的情感、趣味、精神,每位画家无不在纵里寻她千百度,并非死扣笔墨就能得到,而是“求而不求”地放松心态投入绘画中,时间到了,情感明白了,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也就有了心目中那个有味儿的主题形象。
二、有趣儿的创新
2001年,油画出身的石增琇老师面对“新挑战”水彩时,没有畏首畏尾,而是以一贯的乐观幽默对待:自己画水彩是外行,但画画不是外行,改变思路,可以用水彩画画。这并不意味着他不重视水彩的语言,反而在很短的时间里他就掌握了水彩的基本技法,且更乐于尝试借鉴各种画种的表现技法去创新水彩画法,他认为:“画本无法,善画者则有之”,创新带给他更多的绘画乐趣。
有趣儿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才能一直延伸向未知的领域。石增琇以开放的胸怀将他山之石,用来攻水彩。
石增琇老师是较早研究水彩画灰色调的画家,他借鉴间接油画技法的透明釉染的技法,用透明的水彩颜料反复的罩染以获得“光学灰”的灰色系来追求画面的“色调”。第一幅实验作品《雾锁会泽》,矮矮的地平线上朦胧苍茫的灰色空间里,群鸟没遥天,远树秀如荠,所有的景物都因为朦胧灰而变为一种带有诗意的影像。
(图11)
这幅作品的成功不仅带给了石增琇老师信心,更带来了创新的乐趣,从此一发不可收。他从“染纸法”联想到,用笔洗里的“脏水”裱纸,直接获得一种色调,然后因势利导的进行创作。有时就像是猜盲盒,不乏惊喜连连:如果是灰黄的色调,那就顺势创作成黄昏的景色;如果是偏蓝灰的冷色调,那就顺势描绘一下阴霾的景色。作品《南坪廊桥》就是一幅“染纸法”作品,色彩都统一在棕灰色调中,使得画面带上一层尘埃落定的怀旧感和静谧感。
(图12)
2015年,石增琇老师在日本写生时,感觉到眼前的风景出现了线的感觉,于是就用线勾画了整个画幅的轮廓,再施加颜色罩染。线条在罩染中有些变得模糊;有些依旧明显;景物的体积感、团块感更为明显。呈现出井然有序的鲜明特色,这些作品得到了王维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使得石增琇老师信心倍增。日本写生作品《远眺》,远山轮廓和山色呈现出一种半融合状态,却是仿佛在山顶出现了一个顶面,使得山体更为立体。近处的房屋和水岸,线条明确、结构立体,和远山形成了明确的空间对比。作品《通往海边的道路》中,因着轮廓线的勾勒将景物团块化,反而使得画面中拥挤的房屋树木显得井井有条。
(图13)
(图14)
(图15)
石增琇老师还借鉴中国山水画的“积墨法”,在水彩中创新“积色法”。水彩因为透明,画轻薄感很容易,但是表现厚重比较难,在中国水彩画历史上,很多的画家技法创新都是针对如何增加水彩厚重感。石增琇老师的“积色法”将国画用笔和色彩结合,丰富了水彩画的语言,更在表现厚重的同时,将画面中景物的肌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太行山上》《摩洛哥翻耕过的土地》《摩洛哥远眺菲斯小城》等作品都是运用积色法的优秀典范。作品《摩洛哥翻耕过的土地》积色用笔自然毫无刻意之态,几个大色块层层推远推高,磅礴厚重又不乏壮美的气势令人震撼。
(图16)
(图17)
(图18)
作品《日本长崎美术馆》是一幅将勾线轮廓和积色法结合在一起的画作。过于方正的现代建筑很不入画,在描绘长崎美术馆时,石增琇老师不仅在构图上采取前松后紧的C型构图;前曲后直的的造型提炼;更将轮廓线提炼与积色法塑形完美结合。画面前方高低错落的走道、河流、堤岸都用线加强其弧形特征。后半部分密集的高楼大厦则主要用积色法刻画,远景中的建筑看似轻松的用笔,其实都是画家的苦心经营。画面左侧用大面积的几块亮色和结构线条把握了美术馆的建筑特色,现代感十足。
(图19)
(图20)
诗歌最美的地方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石增琇老师的水彩作品中,不断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之作,我想他在作画时也是在写诗吧。
三、有事儿的叙述
有人说风景画是画家的心情之作,那么人物画往往就是画家对生命的记录。读石增琇的人物创作,就仿佛在听他娓娓叙述自己的小说。
水彩作品《谷雨》描绘了石增琇在江西婺源写生时,看到雨后田埂上一位大嫂,手拿锄头、雨衣、斗笠和舍不得穿的新雨鞋慢慢走过的影像。此画不仅表达了对质朴的劳动人民的尊敬,更因在构图上一反常态将人物前景处理的短于后景,从而在画面新颖的同时,将绘画中的现实主义表现的淋漓尽致。画面中不仅仅是一个场景,而是在引导观者去想象这位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劳动妇女是如何踏踏实实一步步走到今天。
(图21)
我个人最喜欢石增琇老师的水彩作品《纸鹤》。从生活中美的偶然拾撷到油画头像,再到水彩人物创作,十几年间几易其稿,可见石增琇也对这一主题很满意。当然,每一次的再创作,都加入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画家的使命是向人们展示美,永恒的美。画面中青春的生命,半垂的眼帘,淡淡的伤感,流动的光影,空中的纸鹤······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琢磨,最终的作品才能让人读之轻松愉快又触动心弦,皆是苦心孤诣。
(图22)
(图23)
(图24)
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说:不懂开心的人不会懂得任何小说艺术。除了懂得开心,还要懂得更多,才能懂得小说的艺术。石增琇的水彩有味儿、有趣儿,并且凭借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在画作中述说多样的人生。
仰望同一轮明月,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和心情,便会有不同的况味。石增琇老师深谙此理,他常说:“许多绘画作品都在描绘‘同一时间、同一境地面对同一事件不同人物的不同反应’由此产生了人物题材绘画的‘戏剧性’例如列宾先生的《以外归来》,又如王文斌先生的《夯歌》和温葆先生的《四个姑娘》,这些经典作品是我学画时典范,深深影响了我的绘画创作。”他的水彩创作《未来的天鹅》,画面的形式感很新颖,四竖一横的垂直交叉,还有胳膊和支架的短倾斜线使得画面有些像鱼骨结构。这种框架很文学化,在一个场景中,有一个叙述的主线,连贯了几个不同的小单元。从左至右,第一位姑娘,从她微弯的右腿可以看出,她的先天条件不太好,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耗腿的疼痛中,肩膀上耸、胳膊僵直这些细节无一不在透露她的隐忍,她的头微微低垂着,大概正在计算着时间何时能到。第二个姑娘相对轻松一些,还能不时仰头检查自己的脚背有没有绷直。第三位和第四位姑娘明显身体条件比较好,不但站立的右腿很直,上墙的左腿也很轻松,特别是最右面的姑娘,两条腿的角度已经大于了180度,两个姑娘随意地闲聊,时而交头接耳地分享着自己的小秘密。青春是首歌,虽然日复一日的学习练功仿佛单调如黑白灰,但是画面背景和姑娘们的眼角发梢无不透露着蓬勃的暖意。
(图25)
水彩画不应该只是对景物的记录,它也可以抒情叙事,甚至表现重大事件。石增琇老师的画作始终将表现景物的独特味道;如何丰富画面趣味性的语言;以及画作中的戏剧性叙述作为自己水彩画的方向。
石增琇老师说:“心不放松做人不能潇洒,手不自如画作难以自然,画家就要端正其心、苦练其手方可成就绘画之能事。”作家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写道:“心才是最远的荒地,很少有人一辈子种好它。”我从石增琇老师的画作中读出:他将绘画种在自己心中,明月在心,光明在怀,照亮自己辛勤耕作的沃土。
(文/高花君)
石增琇作品欣赏
山歌-2016
天津海河闸-2015
华山峻岭-2017
华阴老腔-2017
山路-2017
土家族姑娘-2023
普洱的廖佳-2023
布朗族小姑娘-2023
甘南-藏女-2020
云南小镇-2024
云南普洱-乖回家吃饭-2023
邢台九龙峡-夕照-2023
太行山石板小院-2023
天津蓟县-黄花山-2023
太行山九龙峡-朝晖-2023
陕西宝鸡-上山-2022
鄱阳湖记事-2024
南澳-九溪澳桥-2022
黄山-查濟民居-2022
黄山-查濟小景-2022
重庆-龚滩的早晨-2018
(来源:水彩研究)
画家简介
石增琇,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美展专家库评委,中国美协水彩画艺术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委员。天津美协水彩艺术委员会主任、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顾问、水彩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云南师大国际水彩研究院学术顾问、云南大理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水彩协会艺术顾问、日本现代美术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