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9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丘挺教授、陈相锋教授、吴昌蒲老师带领中国画学院本硕博学生到中国美术馆进行观展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参观了“墨韵文脉——吉林省博物院藏古代绘画精品展”、“美在荟萃——全国美术馆珍藏作品汇展”,中国美术馆张晴副馆长陪同导览。
在观展现场,丘挺教授、陈相锋教授的讲解结合中国画论画史与画面结构图像,通过概述作者的人生历程、表现技法、审美意趣、诗画才能等诸多方面为大家分析画作,引导同学们对画面呈现背后的母题渊源、审美理念、书画关系与画史脉络等关键问题进行思考,体悟古今之间的技法沿革与风格流变。
导览现场
在导览中,丘老师特别强调中国画所具有的独特审美观念和环环相扣的笔墨理法与程式语言,在面对经典作品时不仅要深入分析其表现技法与个性风格,更要探究蕴藏在格调和趣味中的生命精神与怀抱志趣,因为中国画不仅是一种有关视觉图像的表征系统,也融贯了中国古典文化体系与理论话语体系。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丘挺教授
为同学们讲解展览
在观看明董其昌《疏林远岫图》时,丘老师讲到,同学们临画时要注意画中线条高远走向和向左右两边拉伸走势的重要性,这种绵长的线条走势就像音乐中利用和声形成的悠长韵味。另一方面,又从董其昌对于用墨、用纸的考究出发,指出董其昌作画之际笔锋提按收放之间的细微状态与所用纸张材料的微妙关系,强调不同时期技法风格的演变与绘画工具材料之间的内在关联。
疏林远岫图轴董其昌纸本水墨
103.7×27.5cm明吉林省博物院藏
针对展览中的王鉴《仿巨然云壑松荫图》,丘老师提到,王鉴有着极佳淡墨层次和灰墨厚度感的用墨特质,以及非常灵动的用笔,并从画面所呈现的图像图式与笔墨技法特点,分析了巨然对四王尤其是对王鉴的影响。同时借由历代对巨然绘画图式的仿拟之作提到中国画“纸抄纸”的传承特点,并阐述了这种传承方式是来自于对古代大师作品中图像笔墨气质的再认识、再学习、再生发。
导览现场
仿巨然云壑松荫图轴王鉴绢本水墨
78.5×81.3cm清吉林省博物院藏
寒林待客图轴髡残纸本设色
46.7×24cm清吉林省博物院藏
在图像传承与图式程式化表现方面,丘老师又以髡残《寒林待客图》为例,从寒林的寒意缥缈与画面自身用色用墨所形成的辩证关系出发,带领同学们深入感受画面的苍茫郁勃之气,以体悟“寒林”这一中国画重要母题脉络所具有的精神气象。
导览现场
西溪纪胜图黄宾虹纸本水墨
130×51.5cm 1950年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在观看“美在荟萃——全国美术馆珍藏作品汇展”时,丘老师从黄宾虹的墨法形成过程切入,讲述了黄宾虹的早年生活游历与艺术理念形成之间的关系,通过画面分析黄宾虹对自然造化运转的“内化”体认,强调黄宾虹画语录中对笔墨本体的总结、对造化的体悟及对渊源流派的认知等真知灼见都值得同学们学习研读,并从作画顺序和绘画方式上分析了陆俨少与黄宾虹作品之间的不同。
春塘禽乐图卷(局部)佚名绢本设色
31.4×267cm南宋(传)吉林省博物院藏
春塘禽乐图卷(局部)佚名绢本设色
31.4×267cm南宋(传)吉林省博物院藏
百花图卷(局部)杨婕妤绢本设色
24×329.5cm南宋吉林省博物院藏
花鸟草虫图卷(局部)孙隆纸本设色
23.5×533cm明吉林省博物院藏
陈老师在讲解宋杨婕妤《百花图》时,重点阐述了宋代花鸟画的观物方式、形理关系、取舍理念与技法风格之间的内在关系,强调要从临摹、写生中把握以理取形的观物方式,并以展览中传南宋佚名《春塘禽乐图》、明孙隆《花鸟草虫图》、明林良《禽鸟图》、清朱耷《梅雀图》为例,从物形、物理、画理、情理与笔墨技法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宋元明清花鸟画之变。
导览现场
在参观结束之际,丘挺教授指出,对传统经典作品的观摩可以使同学们培养综合知识素养、提升审美眼光和实践能力,希望大家以更为开放的胸襟和宽阔视野坚持对传统进行深入研究。
本次观展导览活动体现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注重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拓展艺术视野、加强学生综合素养教育的教学特点,旨在通过实地观摩原作结合理论知识讲解,补充强化课堂教学,让学生们对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理解更为全面、深入。
现场师生合影
活动现场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