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麟国画近作
敞开心性的文化自觉者
——论谢麟的绘画及其理论思考
与谢麟相识已久,知道他是一位出色的画家,画油画也画水墨山水,有个性有独到的风格也有突出的成就,但却不知道他还擅长理论,可见他的谦逊。这几天读他写的文章,也更理解了他的绘画。他思维敏捷,看问题有自己的角度,且古往今来,画里画外,能一解他人种种困惑,实际上也为自己排解了不少困扰。所以,邵大箴先生说他是一位自觉的追求者。谢麟的艺术自觉,不限于对内在自我的发现,即显露个性,更重要的是精神自觉,能在历史文化层面上充分打开自我意识中的灵性能量,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使之成为文化的觉悟者。作为油画家,这一点很重要;而进入传统的中国绘画领域,这一点更为重要。油画是外来的,画油画的中国画家需要有自觉的文化意识;中国的水墨画历史悠久,沉积深厚,作为当代的中国画者若无自觉的精神,更难以走出。若二者皆能,要是不惑,只可登高瞭望。我们总在学习,吸收他人的智慧,攀登思想的高峰,最后的站立,必定是精神突围后的结果。
谢麟国画近作
我感兴趣于谢麟对绘画本体论问题的讨论,因为他的讨论不仅是在文字上展开,也通过绘画实践以具体而生动的案例给予展示。抽象的和形象的语言相互补充,印证他的思想轨迹。不少画家排斥思想,以为过于理性的人会抑制他的感性,影响绘画的生动性。所以,他们强调人的本真,任其自然,凭天分作画。其实,这种状态是混沌的也是盲目的,偶有精妙之处也不自知。真正的画者,应该是从感性到理性而又能回到感性,才能有方向感,知道自己的去处,把握真谛,方为自觉。……谢麟知道在纷繁多变的世界里,如何以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提取其本质性的东西,以一胜多,以简制繁;他知道他是中国的艺术家,身在广西;他知道他的艺术从哪里出发,又在哪里立足。此“道”已非彼“道”,而知“道”者,方能以小知大,揣天地意象,流向笔端,化为纸上乾坤。
谈论道的问题,在哲学界可谓连篇累牍,而我关心的是作为一位画家,又兼顾中西绘画,如何在两个不同的审美文化体系中寻求其根源性的问题。真正引发我兴趣的,是谢麟的思考方式,即不断地声东击西,环顾历史而言说当代,将老问题赋予新意,为新问题寻求语境,从而一一解说。在思想层面上阅读谢麟,比之语言层面上的阅读更能贴近他,因为在语言上他尽量求简,而在思想上却益见丰满。
谢麟说:“当画笔随意自由书写,我有一种生命获得自由和价值的满足。我在画画时更注重过程中由某种情绪引发的视觉形态的形成和塑造,当无形的感觉变成可视觉认知的图像并得到自己确认时,无法形容愉悦使自己有一种造物主的成就感。”(《感受与形态——我的油画创作》)
看似一种绘画状态的描述,其中却透露着强烈的主体意识,或者说是生命意识,并由画者引发出“造物主”的概念,使得艺术创作回到人的本体上,而不是物本体。人本体即心本体,以古人之言,即“明心见性”。
(文/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评论家)
谢麟国画近作
创作和理论齐飞与纵横的翅膀
——谢麟艺术简论
因为有美术理论研究的背景,我一直认为,直至目前,谢麟还是广西画界最可能有重大突破的画家之一。
因为他除了有创作,还有较厚实的理论素养的支撑,他是一个有宏观视野与宏观格局的艺术家,而不只是仅仅靠个人技法风格或题材风格支撑的艺术家。
除了天才,一般来说,一个画家,单纯靠创作的努力,只能实现个人风格的建立,但这种个人的风格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否具有历史的意义就难说了。因此,如何跨越自我,让个人艺术风格的触角抵达历史的深处,是每一个画家面临的最艰难的考验。大多职业画家从一开始就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停地画着,眼看着自己的作品堆积成山,看着自己在一根藤上开花、结果、成熟。如果还有些什么奖赏鼓励的话,会有一时的高兴,但是,永恒的忧愁永远都会如影随形。是啊,历史的江河大浪淘沙,让历史永久地记住一幅作品,谈何容易!
谢麟国画近作
谢麟可能从一开始就绕开了单纯的创作,以至我在二十多年前刚认识的谢麟是个美术理论家和广西为数不多的美术批评家,而不是画家。我不知道会有三个谢麟,其实是四个谢麟,即美术理论家的谢麟、油画家谢麟、国画家谢麟和旗语者谢麟。直到他的写意油画印象系列横空出世,看着那些油彩横流直淌生机盎然的中国村庄,我吓了一跳。像陶器窑变才会有的线条机理和大写意是中国水墨画特有的,居然被谢麟用于了油画创作,而且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西曲东渐,包括后来他的国画作品所显现出来的东曲西渐,可以说,他的这一步,实现了一次成功的穿越,打破了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壁垒;或者说,他用一层薄如蝉翅的油彩,揭开了一层隔膜和厚壁。
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在油画创作、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三个方向齐头并进,画坛上的地位更使他得心应手。他在理论方面的探索和思考居于全国水平,而两个画种的创作也在全国艺术的锋线上。此时,他的展事和写生旅痕,大多都在我的关注之内。他山水国画硬朗的笔法、线条和色调已不乏夺目之处,但我期待的是他更上一层楼的代表作和撼世之作。
谢麟国画近作
谢麟的绘画理论带着浓重的经验色彩,因为他自己一直在创作,他不会纯理论地去坐而论道,他是行而论道者。领域的双栖使他的理论和艺术评论呈现着一种双栖特色和宏观意向。搞创作的往往觉得理论家和批评家的话常常不靠谱所以可听可不听,大多情形下,就是他们更倾向于相信经验。而评论家呢,他如果不能用调动更充分的经验去论证和阐述,那么他的理论也会是苍白无力的。不论是作为画家还是作为艺术理论家,他都应具有一副纵横于两个领域的翅膀。
这就是为什么,除了灵感和生活的锤炼尚需加强外,我们还看不出谢麟的创作有什么明显的破绽的原因之一。
作为画家,思考比动笔重要。
思想就是力量,理论就是力量。
低头画画别忘了宏观世界。
(文/彭洋)
(来源:直线批评)
画家简介
谢麟,男,汉族,1957年生于广西容县,贺州信都人,祖籍广东德庆。国家一级美术师。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10届油画研修班结业。第七、八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画学会会长、第八届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席、第九届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