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龙年正月初二,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馆长、博士生导师郑光旭教授一行9人,开启了2024年的第一场写生教学之旅。大伙儿从全国各地出发,当日凌晨汇聚于婺源虹关村,一路雀跃的心情抵得过千里的旅途劳顿。驶过数个悠长的隧道和盘旋曲折的公路,仿佛时间穿越般来到钟灵毓秀的千年古村落。若问是有何种动力吸引大家千里奔赴?必然是出于对艺术的挚爱,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博爱,对恩师的敬爱,以及我们大家庭的友爱。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碧油油的油菜田与白墙黛瓦的民居相互辉映,潺潺流水穿过古老的石桥,仿佛真真进入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婺源虹关村,这座始建于南宋的村落,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千百年来始终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这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绝美交融。
“道法自然”,郑光旭老师历来重视对学生的写生教学,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外出写生的机会,“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艺术工作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写生,作为创作形式,是最重要的创作元素;作为训练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此行目标,更是众人的核心要务。郑光旭常说:“绘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必须要在大自然中去感受美、发现美、理解美、表现美。”婺源作为中国南方典型的自然人文景观,风光色彩清新典雅,白墙黛瓦错落有致,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抒情韵味。郑光旭利用清晨傍晚争分夺秒地带领学生搜集写生素材,上午和下午进行外光写生创作,晚上夜景写生和讲评作品。这符合郑光旭一贯的创作态度和教学风格:画画就像喝水吃饭一样,每天都必须要坚持,以形成良好的学术习惯。
此次采风写生正是一行人对学院学习的印证,“一手伸向经典,一手伸向生活;身边最普通的题材就是最永恒的绘画题材。”这种辩证而全面的艺术观是郑老师创作生命力的根源,也在耳濡目染中影响着同行的青年艺术家们。“用谦逊的态度向大自然学习……作为描绘者,我们要在面对自然的时候概括、提炼、归纳、修饰、美化,融入到一种富于精神理想的情景之中。”石桥、飞瀑、新旧建筑、油菜田、高塔,这些不起眼的寻常处,总是能在郑光旭一行人的画布上奇妙焕生。如他常说的“在最平实、质朴的事物中发现美和真实,用写生表达艺术的真谛。”因为绘画的目的不在于复制自然,而在于表现自然,艺术家秉承初心,用绘画的方式扎扎实实地感知与诠释着婺源的人文与自然。
出行地江西·婺源
短短几天写生,一共画了100余幅作品,均有所增益,也发现距离真正的艺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要时刻饱有对生命和自然的无限热爱,保持对科学、哲学、文学等的足够好奇,同时还要坚持从实践出发,通过写生积累经验,培养主动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渐次掌握艺术创作的规律,逐步丰富自身的艺术修养。郑光旭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走过的路,你读过的书,你经历过的事,都会体现在你的画里。”
正月的婺源,烟花爆竹声脆,锣鼓阵阵迎新,仿佛是穿越千年的回响。在这个历史与现实交汇的村落,师生一起放烟花,一起参加板凳游龙民俗活动,在民俗中体验人文和历史;一起作画,一起探讨艺术真谛,探讨未来与人生。郑光旭感慨地说:“如果我的老师叶列梅耶夫也在的话,他一定也会很高兴……”老师在感念自己的恩师,也将恩师的教学风格薪火相传。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春节我们收获了美,收获了爱,收获了受益终身的治学精神,让我们得以用心灵感知历史,用画笔表现自然,得以缔造更多的美好“瞬间”。
(文/王娜)
部分作品欣赏
郑光旭,1970年12月出生于吉林。2008年硕士毕业于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叶列梅耶夫教授,主要从事油画创作及理论研究。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馆长,民盟中央文化委副主任,第十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美术师。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国美术馆评审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教师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郑光旭 婺源凤山龙天塔写生 布面油画 50×60cm 2024年
郑光旭 婺源虹关村写生 布面油画 50×60cm 2024年
郑光旭 婺源山后坑村写生 布面油画 50×60cm 2024年
郑光旭 婺源岭脚村写生 布面油画 50×60cm 2024年
陈冠男
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
艺术学博士
现任教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写生感言:
2024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初二,郑老师带领我们一行13人,千里奔赴江西婺源,开启了甲辰龙年的第一场写生之旅。我们在虹关村落脚,沿着水脉,饱富热情地一路写生。岭脚村、察关村、查村、金庸祖居、沱川乡......一座座古朴而美丽的村落成为了我们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旅程中,我们坚持日出而作,日暮而归,晚上也意犹未尽的来一幅夜景写生。辛勤地用画笔记录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着书乡的人文古韵。通过大量的写生,使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地建筑的造型特点,体味到了古老与现代的和谐共存,领会了徽州文化独有的色彩。
写生之余,我们也深入乡村采风,走进村民家中,参与到村民的传统节庆活动中。近距离欣赏了龙灯会的精彩表演,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浓厚的民俗文化。
这一路,虽然辛苦,但使春节变得更有意义。这段难忘的经历也将成为我们未来创作的宝贵素材。在这里,衷心地感谢郑老师为我们提供如此难能可贵的机会和旅途中的谆谆教诲!
陈冠男 婺源凤山龙天塔写生 布面油画 30×40cm 2024年
陈冠男 婺源虹关村写生 布面油画 30×40cm 2024年
陈冠男 婺源虹沱川乡写生 纸本素描 2024年
韩丁虎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油画方向)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现任教于郑州大学
写生感言:
转眼已经毕业一年半了,每次跟随郑老师一起写生都有很大的收获,这一次也不例外。我们每天5:30起床,画完一张画再吃早饭。晚饭之后还要再画一张夜景。这种工作强度在国内的写生团队里,我相信仅此一个。郑老师很少夸奖我们,写生的这几天,我们也是在“骂声”中度过的,但我相信大家都很享受这种“骂声”。尤其在毕业之后,这种声音更为珍贵!
韩丁虎 婺源虹关村写生 布面油画 40×50cm 2024年
韩丁虎 婺源虹关村夜景写生 布面油画 40×50cm 2024年
韩丁虎 婺源沱川乡写生 布面油画 30×40cm 2024年
韩丁虎 婺源察关村写生 纸本素描 2024年
闫育帅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油画方向)
现任教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写生感言:
绘画是我的第二“故乡”,更是支撑我到如今的信仰。甲辰龙年初二,导师郑老师带领我们一众学生前往江西婺源写生,且理解为回绘画的“娘家门”拜年了。在正月中,每个人心中都有“过年”情怀,这应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吧,正是这样的情绪,我觉得作为一位油画从业者,在这段写生时光里,内心始终升腾着对于油画的敬畏之意和爱恋之情。
郑老师在我读博士期间的关爱百倍,一直也极力地帮我落实好的工作单位,乃至毕业后还邀请我参加“中国·中亚五国”油画展,这次我们在一起写生、篝火、烧烤、畅饮、放烟花、聊人生,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给我指点画作、传授经验、改正习惯,一切都那么好!在此,向郑老师说声:谢谢您!
祝福大家龙行龘龘!吉祥如意!
闫育帅 婺源虹关村写生之二 布面油画 30×40cm 2024年
闫育帅 婺源虹关村写生之一 布面油画 30×40cm 2024年
闫育帅 婺源山后坑村写生 布面油画 30×40cm 2024年
闫育帅 婺源察关村写生 纸本素描 2024年
邹璞钰
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
美术学硕士
写生感言:
郑老师常说:“绘画不是再现自然,而是表现自然”,是啊,这次婺源写生之旅感受更加深刻。于我而言是一次非常珍贵的体验。我们一同在静谧的古村落中寻觅烟雨江南,那些白墙青瓦马头墙、小桥流水人家旁的景色,都成为了画布上的主角。从白天画到黑夜,不温不火的暖黄渐变到朦胧神秘的灰紫,体会着老师强调的光影时间变化,深度空间塑造,我努力将最美的时刻印在脑海里再转化到画面中。无论是南方婉约灵动的美,还是北方大气雄浑的美,都是自然赐予创作者无穷的灵感源泉。
邹璞钰 流水人家 布面油画 30x40cm 2024年
邹璞钰 龙天塔 布面油画 24x30cm 2024年
邹璞钰 婺源小夜景 纸板油画 18x24cm 2024年
王娜
中国艺术研究院2022级美术学在读博士(油画方向)
写生感言:
成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但走成功的道路是很有乐趣的。我们一行13人在郑老师的带领下,在甲辰龙年大年初二抵达婺源,这是我们辗转历经千里一起奔赴的约定。过年期间,是最能感受到一个地域人文特点的节日。我们在这里写生,融入到这里的生活,参与民俗活动,品尝当地美食,探寻当地历史。郑老师告诫我们,画家所表达的东西,要让人欣赏起来毫无倦怠,每一幅画都应该充满与众不同的气息,当观众在欣赏写生作品时,应当能让其辨认出所在地域特点的色彩。
我想,这就是写生的意义所在,不仅在于创作出了具有当地自然人文特色的作品,更多体现的是我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艺术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某个时刻的成功,而应该是你走过了足够多的路,见过了足够多的景色,孕育了足够深刻的感悟后,创作出足够感人的作品。
王娜 婺源凤山龙天塔写生 布面油画 30×40cm 2024年
王娜 婺源虹关村写生之二 布面油画 30×40cm 2024年
王娜 婺源虹关村写生之一 纸板油画 18×24cm 2024年
王娜 婺源虹关村写生 纸本素描 2024年
王娜 婺源写生日记 2024年
姜雁
中国艺术研究院2023级美术学在读博士(油画方向)
写生感言:
非常感谢郑老师给我这次来婺源写生的机会!七天的写生时间不长,但积累的宝贵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很多,徽派建筑的青瓦白墙,想要画得不俗很难,得益于郑老师的言传身教,我们收获满满,看着老师和我们大家的成果,感动又感激!
姜雁 婺源虹关村写生 纸板油画 18×24cm 2024年
姜雁 婺源虹关村写生 纸板油画 24×30cm 2024年
姜雁 婺源虹关村写生 纸板油画 24×30cm 2024年
姜雁 婺源沱岭角村写生 纸板油画 30×40cm 2024年
姜雁 婺源写生日记 2024年
陈佳乐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硕士(油画方向)
写生感言:
伴随着新年的爆竹声我们一行人从各地来到了这里,安顿下来后顿觉周身清爽,路上的喧嚣与尘土都涤荡而去。早春的婺源别有一番风韵,如墨润染的山涧、古迹斑驳的石板还有错落有致的徽派民居皆可成为笔下描绘的对象。
写生是直接同自然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构图还是色彩均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同时积累了诸多生动的素材,更领略了古徽州的气韵。短短几天里画了十余幅作品,得益于郑老师的言传身教,收获颇多。但仍有许多不足,还需继续努力探寻。
陈佳乐 落日余晖 布面油画 50×60cm 2024年
陈佳乐 俯瞰虹关村 布面油画 40×50cm 2024年
陈佳乐 岭角村写生 布面油画 40×50cm 2024年
高蕊
中国艺术研究院2021级美术在读硕士(油画方向)
写生感言:
正月初二,伴着声声爆竹,我们一行人在郑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婺源县写生,熟悉的人和物带来的感受却是崭新的。郑老师曾说过:“作画的第一步是选景,选景包含了一位画家的修养与审美。”在青砖黛瓦的马头墙上,在如墨润染的山间,在柔情溪水环绕的山村里,都是未曾寻觅到的美景。此次写生活动,让我更加认识到了,自身绘画在构图、素描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感谢郑老师的谆谆教诲,也感谢各位师兄师姐们对我的关心照顾。
高蕊 婺源山后坑村写生 布面油画 30×40cm 2024年
高蕊 婺源岭脚村写生 布面油画 30×40cm 2024年
高蕊 婺源虹关村写生 纸本素描 2024年
高蕊婺源写生日记 2024年
婺源写生课程记录单 2024年
(来源:AW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