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 宜归乡
2024年度主题系列作品邀请展
策划
马刚
特邀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为序)
陈 铎 陈 航 方向军 高海军
孔戈野 李福岩 李 俊 刘 坚
莫晓松 宁 强 任惠中 孙 剑
王 兵 王尔义 王辅民 王 见
邢庆仁 薛从伦 由旭声 张万凌
张文平 赵 星 邹晓萍 周一新
主办
兰州财经大学西北中国画研究院
新禧将近 乡情渐浓
锦时筑梦 顺颂时宜
向西北走去,眼见山间明月,耳听原上风啸。大漠沙如雪,唤游子忆乡土;好景同春至,引世人思乡情。如果说艺术家的创作里总会有一种基因,家乡永远是成长经历中最深刻的篇章。时代的艺术标记和共有的文化记忆,维系着游子的乡愁与敬意。乡土、乡音、乡情无限包容着“出走”的游子,寻访艺术精神,觅渡生命华彩,这是对故土及其星日流转的时光映射。
据此,西北中国画研究院特别策划,邀请二十余位“离乡”的艺术家举办“春来,宜归乡”云上艺展。他们在多年和多维的探索后,形成各自的艺术理念和语言方式。再次相约,他们将记忆与现实,化为真实又遥远的情愫,在西北的大地上循环与回响。
——编者按
创作思考:我与敦煌
草木不仅有生命,且有灵性,神交自然,逸情草木,表达对草木花禽生命状态的关爱,由细微处臻于认识的澄明和通达,乃人生之大乐。 我从事花卉草木、鸟禽草虫工笔绘画之事近二十载,亲近并细察周边的草木、花卉,渴望回归自然与花草为伴,返璞归真,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如果说,敦煌是现当代中国艺术家的寻根之地,那么,出自敦煌的艺术家又该在哪里寄托人生的理想,寻找艺术的高地? 虽然我在四川出生,但我20岁以后的人生,却与敦煌结下不解之缘:我的第一张身份证地址,是敦煌市沙州镇;我发表的第一篇论文,研究的是敦煌石窟艺术;我的第一件绘画创作,画的是水墨敦煌壁画风格《禅定佛像》;我的第一本美术创作画册,是《水墨敦煌:宁强绘画作品集》;我的第一个个人画展,是在敦煌举办的“丝路花开:宁强博士新敦煌艺术展”……可以说,我的整个事业人生都离不开敦煌,敦煌早已成为我的精神故乡。 1941年3月,莫高窟前宕泉河里的冰还没有消融,张大千带着儿子、徒弟和女眷从成都来到敦煌,开启了对敦煌石窟艺术长达2年又7个月的研究探索和壁画临摹工作。其后,常书鸿、段文杰、董希文、潘洁兹、关山月等一大批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艺术家接踵而至,开启了中国艺术家孜孜不倦的寻根运动。今天,仍然活跃在艺坛的靳尚谊、袁运生、唐勇力、何家英等艺术家,都去敦煌临摹过壁画。 1982年岁末的寒冬时节,我循着张大千40年前的步伐从成都出发,奔向遥远的敦煌。到达莫高窟时,已经是深夜,气温极度寒冷,周围没有一点声音,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经过了从成都到敦煌漫长的旅行,身心俱疲,于是,在小小的招待所房间里倒头便睡,一夜无梦。早晨醒来,满屋子跳动着极为明亮的阳光,这是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的阳光,是可以照射进人心灵深处的光,令人刻骨铭心。窗外,一排高高的白杨树,树枝上没有树叶,而且树枝都是笔直往上生长,树影从窗户投射进屋,在光光的水泥地面上晃动,像极了俄罗斯油画里的风景。这时,屋外传来稳稳的敲门声,我打开门,面前正是高大潇洒风度翩翩的段文杰先生。我此行是应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段文杰先生邀请,前来感受敦煌“风头如刀面如割”的残酷自然环境的。段先生在信中说,如果你能够忍受这种寒冷刺骨的天气和荒无人烟的孤独,你就可以来这里工作、生活。现在段先生就站在我面前,他微笑着问我:“小伙子,你觉得莫高窟的环境能适应吗?”我毫不犹豫的回答说:“段先生,我想死在这里!”段先生对我的回答并不感到惊讶,也许他当年初到莫高窟时也有同样的感受吧?他随后说到:“你现在就是莫高窟人了。” 敦煌艺术的奇妙之处,在于它能改变一个个来访者的人生。我的视觉感知力和艺术创造力,被敦煌明亮的阳光、奇妙的自然景观、浓郁的壁画色彩、充满力量的人物造型,特别是自由奔放的创造精神,彻底感动了。虽然,我机缘巧合得以遍访世界各大博物馆、美术馆,观摩过几乎所有世界级大师名家的代表作,但是,我最挚爱的艺术巅峰,还是敦煌壁画。在我的艺术创作成果里,敦煌艺术的影子随处可见。 (文/宁强)
宁强作品赏析
古阳关
宣纸水墨
138X69cm
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法图
宣纸水墨
138X69cm
听法菩萨
宣纸水墨
69X138cm
听法菩萨
帆布油画
75X100cm
雪后莫高窟
帆布油画
90X132cm
月牙泉灵狐
帆布油画
70X134cm
雪后榆林窟
帆布油画
90X132cm
三危山雪霁
帆布油画
90X135cm
西藏阿里组画:圣地记忆
帆布油画
100X192cm
红色月牙泉
帆布油画
91X118cm
观音菩萨与唐朝供养人
帆布油画
100X232cm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
帆布油画
100x120cm
(来源:兰州财经大学西北中国画研究院)
画家简介
宁强,哈佛大学艺术博士,曾经任教于耶鲁大学、密西根大学等国际名校。回国后,受聘兰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并在首都师大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任教。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