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崔景哲的履历,我们不难从其中发现一些有意思的地方。
年少时成长于新疆,在祖国边陲扎下了艺术的根;工于工笔,却也融会贯通,开创了有鲜明特点的绘画风格;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屡次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身体力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而事实上,作为“80后”即跻身中国美协理事的工笔画名家,他的艺术人生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丰富多彩。
崔景哲(右一)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中)、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左二)一同参与“中国红”活动
崔景哲的绘画,以细腻、温和、唯美见长,题材多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中国女性。这其中,“中国红”系列尤为出类拔萃。
谈及创作初衷和灵感,他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记得有一次印象非常深的就是大学期间,我在云南山区写生,看到很多外国人,他们在苗寨里买到了一个长约6米左右的织锦(妇女背孩子用的布料)。这件东西我仔细看过了,如果辛辛苦苦地去绣这块6米长的布,可能要花费将近10年时间,它不是一代人能做出来的。我觉得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工艺品,它是一种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爱。”
“很多少数民族女孩出嫁的时候穿百花衣。母亲生了孩子,就开始绣这件衣服,上面绣100种花和鸟的图案,寓意吉祥,希望能够把幸福带给自己的孩子。这是一种心情的表达,是一种爱的能力。”
这次的经历让崔景哲感到心痛,他忽然间明白,如果再不重视、不挖掘、不保护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那么在未来,我们的下一代很可能得在国外的博物馆里才能看到这些饱含爱意的传统物件。
“所以后来我也收集和整理了很多这种有关民族服饰的素材,主要是红色的、有吉祥寓意图案的东西,并且通过我的绘画表现出来。其实灵感都源于中国民族本真的红色织锦的美。”
在表现形式上,他创立了崔景哲式的新画法,对中西方绘画技巧撷英咀华。在中国传统工笔仕女画的基础上,加入西方唯美主义写实油画技巧。面部五官运用西方的焦点式立体构成;在周边环境和衣纹处理上,则运用中国传统绘画散点模式的平面构成,让懂传统文化的中国人能够看得明白,西方人也能看得明白,从而引起共鸣。
这样饱含情感文化的作品,在国际艺术界大受欢迎。崔景哲也随着作品在“戛纳国际艺术展”“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等重要场合发出了中国声音。他设计的中国红·珐琅瓷盘被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永久收藏,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对该作品也大为赞赏。
此外,他还创作了《奥运圣火采集仪式组画》等作品,将中国仕女画与古希腊女祭司的形象结合,用中式风格的画笔,记录下在希腊古城点燃圣火的神圣时刻,使东西方的美和谐而细腻地展现出来。
2021年10月19日,希腊首都雅典的帕纳辛奈科体育场,扮演女祭司的演员正在进行北京冬奥会火种交接。新华社发(马里奥斯·罗洛斯摄)
对于艺术与体育的关系,崔景哲认为,超脱出美术本身,艺术创作与奥林匹克精神其实也息息相关。
“因为在这个行业里要想有所成就,能够在自己的探索领域占领一席之地,实际上同样需要拼搏进取和不断积累。会画画的人太多,能够画出特色而且被人认可,这是非常难的。画展的时候挡住署名,是否还能看出这是谁的画?这个就叫风格韵味。”
“其实就跟奥运会精神是一样的,展现在大家面前的风光无限,需要背后无数心血的付出。只有大家在一起比较进行交流,才能够使我们这个行业有所提高。其实在我们年轻一代的美术工作中更应该体现这些东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拿起手中的画笔,用更为国际化的方式表达中国观点,将传统技法与当代审美凝练至笔下毫厘,大概也是崔景哲等中国新一代青年艺术家们努力的方向。
【来源:新华社新媒体 记者:高萌、田冉(实习)视频编辑:都昭燕(实习)】
画家简介
崔景哲,男,满族,民盟,1980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美术学院副院长。其作品收藏并悬挂于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礼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贵宾厅、青岛机场贵宾厅、瑞士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国际奥委会大楼等。国内外举办数十次个人画展,多家电视台为其制作专题片,出版个人画集三十多部。多次担任艺术类专家评委,北京卫视《书画里的中国》特邀书画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