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笔墨是高的笔墨呢?刚才我们已经说了有运动感、呼吸感,不过,这还仅仅是一个粗略的表述。更加学术的表述就是:丰富的和纯净的,信息含量高的和透明纯粹的;简单到无比纯净的程度,同时又复杂得让人一眼看不到底,变幻莫测得随时可以给你丰富联想,这就是笔墨的至高境界。那么,这个境界该如何实现呢?怎么能让这种境界在我的笔下自然流露出来,为我随时调动呢?真不容易。
那么,我们就要寻找一个让我们驾驭毛笔的能力强、让笔墨的表现变得深刻、让笔墨有高境界的表达的技术系统。书法的发展,就是笔墨能力的不断提升和不断丰富的过程。没有王铎的时候,王铎的这种存在形态就没有;没有颜真卿的时候,就没有颜真卿这种样式的笔墨形态。所以我们不断在中国书法的历史长河中寻找这些大师们的经典,通过对其经典的研读研析,首先学的就是笔墨。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跟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基本思路。什么思路呢?我们要追问这个笔墨究竟是如何从里面还原出来的。我们没见过王羲之写字,没见过颜真卿写字,也没见过王铎写字,但是,王铎的笔墨就在不断地告诉我们,他是这样写的,他是这样做的。那么,我看什么能够获取到这些信息呢?
有三个关键点,即起笔处,行笔处和收笔处,即起、行、收。关注起行收,就是关注书写者使用毛笔和让毛笔发生运动的状态。什么样的起行收,就有什么样的艺术家;反之,什么样的艺术家,必然就会由什么样的起行收的过程来记录。观照书写的起行收,就在观照艺术家的书写,不管他是唐代的、近代的,还是甲骨文的。笔墨首先是生存形态和状态。我们现在研究王铎,那么我们就拿王铎的笔墨来说事;我们研究何绍基,那么我们就拿何绍基的笔墨来进行思考。第一,我们就王铎的本身来说王铎,王铎是什么样的?王铎的大字是什么样的?王铎大字中的哪个帖是什么样的,王铎的大字帖中的哪一行字、哪一个字是什么样的,哪一个字里面的哪个点画形态是什么样的,点、横、撇、捺,所有的这些独立点画是什么样的,就不断地往里面追问,追问得越细,离他的状态越近,越深刻。所以,起行收是对一个艺术家的技术技巧进行关注的最基本的元素。了解了他遇到点怎么处理,遇到横怎么处理,遇到横和点的关系时怎么处理,遇到横和竖的关系、横和撇的关系、横和其他所有点画的关系时是如何处理的,这就是王铎的笔墨。
在此,我们追问三个问题,怎么起,怎么行,怎么收。不断追问,追问得越深刻越具体,研究得越到位。那么,我们第一是要认清这个艺术家的笔墨的基本态,也就是说,他是什么样的立正稍息,行走站坐卧?他是他,是他和谁的不同?和他的父母不同,和他的兄弟姐妹不同,和他的身边人都不一样,这样,你就认清了一个原原本本的外在的王铎。你看见王铎是王铎,这是初级的,是第一阶段。那么,我们还要做什么呢?第二个阶段我们还要问,王铎是王铎吗?是王铎本人就是王铎吗?不是。那么你就要接着问,王铎何以成为王铎的?王铎的笔墨是王铎,那么,王铎的笔墨是王铎的全部吗?是,又不是。为什么呢?里面包含了王铎所学过的米芾、王羲之、同时代的大师、其他时代的大师,以及篆书、隶书。只要学过谁,你的血液里面必然就有谁的元素记录。王铎一辈子广览百家,广泛取法,他一辈子临《阁帖》,临得多大呀,将方寸之间的《阁帖》临成了丈二匹的,他临颜真卿的帖临了多少呀,这时,王铎的笔墨既是王铎的全部,但同时又包含了他曾经取法的对象。这个笔墨就不单纯了,这时,你从王铎的笔墨可以得到王铎的全部吗?得不到,你还必须对王铎笔墨的所有构成元素进行分析,你要从王铎笔墨的生成原理上去找,从他的笔墨中去追问更多的东西,此时,你就是从王铎这个中国书法大树上的树枝走向主干,走向它的根脉,这时的笔墨就越来越像学术了,越来越像艺术的全部了。
不知笔墨就不知书法艺术,就不知中国的艺术,绘画也是如此,不知笔墨就是门外汉,就连匠人都有匠人的笔墨。你要知道哪个是初级的、中级的、高级的状态。我在下半段想跟大家交流的,就是如何让你的笔墨不是简单的别人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的笔墨。你去追问王铎笔墨内容含金量的时候,你就是对真正的学术内核的观照了,由此,我们就进入了对艺术本质——丰富性的思考和观照了。难就难在跨越,就是佛教里面的偈语,当年老僧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最初看到的就是这样,王铎就是王铎;但当我们走近后,看到山不是山,山不就是石头、草、树吗,走近看水也不是水,水里面有鱼啊,扔个石头水里还有旋涡啊,看到旋涡就忘记了是水啊,你站在水中之后你也是水的元素了,这时水也不是水,山也不是山。当你知道水何以叫水的时候,山何以叫山的时候,你就明白了,这哪里还是当初所理解的山和水呢?不是,你走进看到具体内容时,你就知道水是可以捧在手里的水,是可以喝在嘴里的水,是可以洗手洗脚的水,你走进了山,山里面还有一家人,还有情感,有鸟啼虫鸣,有鸡鸭牛羊,这时的山和水还是山和水吗?不是了,你越看越不像之前的那个山和水了,你越看就越觉得离你最初认知的那个山和水离得太远太远了。最后,你回到了你的出发点,你回头一看,哦,怎么不是呢?还是先前的那座山,还是先前的水。但是,因为有了你进入之后的生活、认知和了解,你最初的那个山不在了,最初的那个水也不在了,这时候的山和水已经不是你最初那个时候的那种简单的山和水了。所以,最后的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不过,你要知道,这时的山不是先前的山,水不是先前的水了,而是包含了人,包含了所有生命信息和情感内容的状态了。此时的笔墨,此时的王铎笔墨,因为你对颜真卿有了研究,对所有的影响过王铎的甚至还包括王铎还想被影响的那些元素的深刻追问的时候,你的王铎就不是那个王铎了,他已经跨越了那个存在。
(文/洪厚甜)
注:张杨根据录音整理
(来源:净堂艺潭)
书法家简介
洪厚甜,1963年出生于四川什邡,号净堂。职业书法家。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中国文促会书法篆刻院艺委会委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