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应康题字:山水圈
祥莲先生让提供两千字以内的文章。这挺为难的。没有存放这些东西的习惯,翻箱倒腾出家底,也未必能找出一文半文的。那就不如自己在这里现场说几句。这不是没人吹捧了就自吹。这只是表达一点个人的感受。
胡应康《山海新经-历史空白》
190cm x 29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09年
从很多方面来说,现在我都处于困境之中,绘画也不例外。我正在犹豫是否要放弃眼下的绘画。这听起来像是遭遇了什么挫折,或是又有了别的出路。挫折一生伴随,出路没有。如果有别的谋生手段,绘画肯定就被放弃了。只是,从古至今,绘画都是最低门槛的谋生手段之一,放弃绘画,就意味着扔掉铁饭碗去狩猎,最后谁成了猎物都难说,最糟的是我会由此忘记了从艺的初衷。
胡应康《山水之一》
240cm x129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4年
在任何时候,艺术的含义都难以几句话概括,因为有各种角度所看重的含义,因出发点和功用性的不同,艺术的不同宗旨,甚至可能是相互敌对的。即使艺术的含义具有明确可感知的共性,但人的观念差别之大,尤其是各种强权仍得到尊崇,随意就可以肢解艺术;即使在山水圈里,阵营林立,并非地方特色性质的某门某派,而是品味趋近和利益分配的自生体。这也表明了,艺术的意义,起码可以作为一个人对世界的独立观察和表达。说艺术已死的人很多,没见得社会有什么不适的反应。一年前参加一次艺术活动,似乎看到了另一种能让绘画死亡的方式,说了一句"不思,并过度玩弄它。这是娱乐致死的绘画版。绘画正在被热衷于它的人玩死。"幸好被及时捂住嘴,没人听到。我还没想让这成为最后参与的活动,却还是陷入了面临抉择的困境,也就有了要放弃和不让自己被绘画玩死的念头。我曾自忖,也许自己就是很低劣的货色,那就更需要首先封闭自己,以免让低劣的东西泄露出去污染社会。只是想出家做和尚,也没庙子愿意收这样的。那就只好甘于做底层,只当被踩在了头顶上,才喊一嗓子。好在艺术圈的一部分,有时也如同市场经济,你情我愿,没有外来干涉,市场会越来越繁荣。外来的干涉是想分蛋糕。绘画很容易被这些分蛋糕者肢解。绘画逃不脱被艺术史论所定格。艺术史论之中,与绘画形式研究相关的,有贡布里希的图像学形式分析研究,让画家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可即使在学院里,也极少有这类研究。最多的,也是我们最习惯的,还是与历史决定论相通的“山水以形媚道”论。这未必是画家的出发点。尽管每位画家的出发点各有不同,各自的艺术宗旨南辕北辙,却都接受了一套统一的笔墨程式的规定。山水画被笔墨程式套住,犹如被套上了牛鼻环的老牛一样乖顺。这只会满足艺术上的低能,嘴上不离"笔墨",却对绘画无感而又不自知。
胡应康《山水之二》
240cm x129cm 纸本水墨 2014年
对古画论的新的解释和理解,未能回答当今我们对自然的精神追问。山水"畅神",还用说吗,喝的一时兴起会喊痛快,画的酣畅有如神助,说的真切一点,叫疯狂,叫解衣般礴,文雅内含一点,就叫畅神。这些虚夸的大词,更适合诱导那些艺术现场表演家的情绪发挥。艺术家创作时,没有这么轻松,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喜欢嘴上挂着"畅神"、"媚道"、"天人合一"的人,很难体会到,艺术创作的焦灼状态才是常态,而这焦灼里包含太多的东西,却就是与史论中的这些热词没直接关系,间接的关系,也拐了几道弯。艺术创生,不是杂耍,用些大词障眼,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是同孕生一样,机缘,焦灼,痛苦,欣喜。仅仅将欣喜之后的放松畅快拎出来描述山水画的创生过程,显然是太娇情了。而没有长期的面壁自然,不会知道山水画是面向自然的自我追问。如果我的山水画表明了当代人的心象,这些黑暗、肮脏的穷山恶水,也许就是我心灵的原生镜像,不能不为之寒心。
胡应康《山水之三》
240cm x129cm 纸本水墨 2014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艺术的配置成了问题,绘画不是让人看的,而是让人吹的,因此,评论家坐台,成为艺术展的标配。史论大可以研究一下令人怀疑的"天人合一"这个宣扬王权神授的巫语,何时及如何变成了当今画家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乞灵词。画家应该清楚,嘴上挂着这类大词,并不能提高感受力,这只是在表达思想的茫然。以史论常识,来评论一个现时的艺术家,用的是画论中的那些玄虚大词,驴头不对马嘴。山水画被归入视觉艺术,都被当作是引向"视觉化"的歧途,却能够心安理得地忍受热词的吹捧。山水画难道就不怕被马屁气化?一些人面对绘画,不是以视觉观赏进入对绘画境界的理解感受,而是如眼盲一般,低能地、通过内心仍停留在触觉快感水平的微弱剪影印迹,感受到一点笔墨痕迹,就自以为领略了绘画的全部。可怕的是这得到了朝野一致的欢呼,己成为了主流。现在肢解山水画的崇高,正是从留恋一些卑锁的笔墨趣味开始的。一知半解的喷子,以触觉笔痕的快感,将唐宋山水退化为地摊货。虽处信息时代,我亦无啥可自负的,不要以为自己的文化精神高度就比唐诗宋词的境界高,我只是在使用手里的电脑手机,只会照猫画虎,这些并不是我发明的,连明清的山水画都画不出来,更别说追求唐宋山水的视觉感染力了。感知力见底了,巴不得将笔墨描述成可测吉凶的卦符,才会心满意足。已经到了迎合这种文化趋向的地步了,这样的画丢掉了也罢。
胡应康《山水之一》
110cm x 65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2年
难以忍受这些大词,这也连累了对宗炳论说的偏爱。如果知道了宗炳最大的文化贡献,也就是下功夫最多的,是在佛学上,也许就会看出,他画山水,以及他的画论,要么是研佛之余的遣兴,要么就跟倪云林一样,为了糊弄故作风雅的瞪眼看客,嘴上装作轻松——可哪张画他是逸笔草草的?当今哪个画家,不会嘴上一套手上是另一套的表演?
胡应康《山水之二》
110cm x 65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2年
如果不喜欢这些艺术的大话,还得自己来追问自己:画这些山水有啥意义?追问了许久,不得解,尤其是从绘画角度无解。从社会人类学的角度,有可能为山水的当代意义自圆其说吗?与自然最为接近的乡村,也是山水诗画产生的沃土,如今,正在被改变和消失。为什么山水要抵制一些改变,为啥要保持山水的根基而抵制城市化的扩张?只因为这种乡土自然是半自由经济的结果,保留的并不是落后的面貌,而是对生活的自主。贫困和艰辛,可以由科技降低,自由经济解困乡村,己得到验证。乡土自然本应该得到保留,山水画不能失去这一方沃土。现代的社会文化的改革,需要保留和继承的应该是这些东西,而不是在外来干涉下让乡土自然消失泯灭。这里面的道理要远高于画论中的那些大词。如果绘画还能始终与乡土自然紧密相连,人们愿意端这个饭碗。但如今,山水画己不是通向乡土自然的道路,而是被设置成了一道关卡,把关的人,只要一句话:"这不是中国山水画!"就能判定一个画家有罪。这些设卡人,历史上从来不缺乏的卫道士,在古代,将文明的建设者逐出了权力圈子,逼向了荒野自然,间接催生出了山水诗画,在今天,也会催生出艺术家的厌恶情绪--必定也会生成不受其控制的艺术。我们可能都忘记了,山水诗画,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精神上的逃避和抗拒。山水画品格一再下滑,便是奉迎低俗的结果。当代的山水画,只有达到了逃避和抗拒的境界,才称得上是山水文化的传承者。
(文/胡应康)
▼胡应康作品欣赏
写生之一
45cm x 68cm
纸本水墨
2023年
写生之二
45cm x 68cm
纸本水墨
2023年
写生之三
45cm x 68cm
纸本水墨
2023年
长江第一湾
250cm x 19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3年
山河传奇
220 cm x 19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3年
洞庭湖
138cm x 68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3年
山海新经一乌托树
250cm x 19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2年
讨价
220cm x 19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2年
油麦坡
210cm x 14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2年
乡土山水
200cm x 20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1年
2020年作品
雁荡山写生之一
46cm x 68cm
纸本水墨
2020年
雁荡山写生之二
46cm x 68cm
纸本水墨
2020年
雁荡山写生之三
46cm x 68cm
纸本水墨
2020年
雁荡山写生之四
46cm x 68cm
纸本水墨
2020年
2018年作品
高原强迫症
140cm x 20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8年
山水之一
190cm x 200cm
纸本水墨
2018年
山水之二
190cm x 200cm
纸本水墨
2018年
山水之三
140cm x 35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8年
山水之四
250cm x 19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8年
谷雨
250cm x 19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8年
2017年作品
写生之一
34cm x 69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7年
写生之二
34cm x 69cm
纸本水墨
2017年
写生之三
34cm x 69cm
纸本水墨
2017年
山水之四
220cm x 14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7年
山水之五
240cm x 14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7年
2016年作品
佛国
250cm x 19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6年
山水之一
230cm x 129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6年
山水之二
230cm x 129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6年
乡土
230cm x 129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6年
2015年作品
传奇
140cm x 35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5年
擎天柱
220cm x 19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5年
山水
200cm x 12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5年
山水
240cm x 12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5年
(来源:研山会)
画家简介
胡应康,博士学位,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作品数十次参加全国美展。其作品以水墨见长,融汇古今。将宋元逸韵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以醇厚、神奇、清淡、旷远的画风独享当今中国画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