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画的幅式很多,而唯有斗方类的作品最为稀见。顾名思义,斗方的幅式形状如斗,为四方形或准四方形。在古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中,尤其是元明以降,随着册页形制的出现,如果仅仅从幅式上考量,明清画家册页中的四方形或准四方形作品可以被视作“斗方”类作品的雏形与发轫,从宏观的角度着眼,它们都可归为斗方一类。
由此可见,斗方类作品的雏形与发轫固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就明清两代中国画画家于此类作品的自觉创造意识而论,显然还处于一种非自觉性的萌芽创作状态之中。甚至可以说,在20世纪初叶的中国画大变革中,都始终没有唤醒中国画画家对斗方幅式类作品的重视与经营。被目为20世纪中国画创作的五座高峰,即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三石二鸿(虹)”(注:三石者,分别是吴昌硕(苍石)、齐白石、傅抱石;二鸿(虹)者,分别是徐悲鸿、黄宾虹),均无一件完全在自觉、理性状态下创作的斗方类传世杰作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例。
有鉴于此,尽管斗方的幅式早已有之,但数百年来相对于其它类型的中国画幅式,它显得非常落寞,以至于在当下的中国画创作领域说起斗方,人们一下子还想不出它有何代表作品,这不能不说是煌煌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大遗憾。然而,今天这种状况出现了根本转机,现代居室的墙面变矮变窄了,中国画作品要进入千家万户,就必须限制它的高度,进之不得不变成斗方类型的幅式。斗方幅式的中国画创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如何赋予斗方幅式中国画作品时代性的学术内涵,使之与现代居室的环境空间融作一体,使之充满现代的审美观念,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能体现出当代精神,已成为当代中国画画家所面临的重大学术命题和历史使命。基于前述,由北京华夏文脉美术院策划的“问道四方·当代中国画名家斗方作品学术研究展”必将会在新时期的中国画发展进程中产生一种积极作用,为斗方幅式的中国画创作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学术空间。
参展画家徐生华作品欣赏
(来源:华夏文脉美术院)
画家简介
徐生华,生于黑龙江鸡西市,现居北京、威海两地。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海洋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生态画院副院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被誉为海洋画家。
曾多次应邀赴韩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举办画展、笔会、采风等文化交流活动。作品十四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画展并多次获奖,两次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书法展,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大型画展、联展、邀请展、提名展。曾应邀在全国三十余座大中城市举办个人画展。中央电视台、中央数字书画频道、山东省电视台、江苏省电视台、黑龙江省电视台及多家省市电视台均对徐生华的海洋画艺术做过专题采访和报道。作品被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韩国首尔现代美术馆、台湾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台湾奇美博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黑龙江省美术馆、李可染艺术馆、威海市美术馆、威海市博物馆、厦门美术馆及国内多家画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福建美术出版社等多家专业美术出版社出版《徐生华海洋画集》三十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