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1-22 08:42:12
听新闻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卢禹舜题字:山水圈

1962年5月我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南郊。那时那里还是一个比较破旧的城镇,我在那儿生活了近十年。印象最深的是邻居张奶奶坐在院子里用剪刀剪小鸡、小狗、小羊的样子。

我的祖父母家境贫苦,是地道的种田人,良好的家风和勤俭劳作使贫苦的家境逐渐好转,有了几间破屋和勉强维持温饱的几分田地。父亲自幼聪慧,虽然终日与祖父母种田耕地,但一直渴望能够读书,父母也希望自己唯一的儿子识文懂理,出人头地。所以尽管家境寒苦,还是将他送进了学校,让他读完小学、中学,解放后又读了中专和中国人民大学。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卢禹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意图》

57cm x 178cm  2014年

我的母亲十几岁就来到我父亲家,她没有读过几天书,当时的家境也不允许。为了能使父亲安心读书和减轻公婆的负担,她既操持家务,又外做些缝补衣物之类的杂事,以保证起码的生活和父亲学习的费用。假如没有一位像我母亲这样的人来到我们家,很难想象我们的日子会一天天变好。后来,我们兄妹四人也都念了大学。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卢禹舜《春泛若耶溪诗意图》

69cm x 137cm  纸本设色  2014年

启蒙:追寻内心的指引,与绘画结下不解之缘

我出生的时候,父亲还在北京读书,又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没有得到完全好转,生活之艰苦是可想而知的。祖父母在我四岁时,便开始教我背诵诗词、儿歌和识些简单的字,记忆较深的就是毛主席三十七首诗词在五岁时已经背得非常熟练,但诗的意思是我完全不能理解的。至今我也弄不懂,没有上过一天学的祖父,竟然能通读《三国》《水浒》《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名著。童年时,我便从祖父那里懂得为人要善良宽厚,做人要正直朴实;知道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穆桂英大破天门阵、金陵十二钗以及“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等历史故事和著名诗篇。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卢禹舜《桃源行诗意图》

69cm x 137cm  纸本设色 2019年

1970年,我正式上小学,记得当时学校的学习条件不是很好,冬天早上值日生要在上课之前将炉子生好,不然教室就冷得无法上课。可是学校的院子很大,树也很多,经常和同学打闹游玩,校园的树几乎我都爬过。即使是这样,我对学习也有极高的兴趣,始终是班级的好学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书画越来越感兴趣,经常在写字本上涂涂画画,为此经常要挨老师的批评。可父亲对我从小迷上画画并不以为然,他把我的功课安排得很紧,使我不但没有时间画画,更没有时间玩耍,一心想让我将来成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到十四岁时,我画画的愿望更加强烈,时常背着父亲偷着画,这样的“地下工作”搞了两年,最后父亲终于同意,答应我提前一年参加艺术学院的高考,并说好只给一年的准备时间,若考不取,就老老实实安下心来学习数、理、化。父亲为我买了绘画用具,借了石膏像,又领我认识了启蒙老师由甲申、林彦、孙月池、鲁华等先生。跟这几位先生学画受益匪浅,他们不但具有良好的绘画基础,更重要的是在他们身上学到了良好的品德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在这几位老师的指导下,加上我自己的刻苦努力,经过一年的准备,1978年,我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带着实现了愿望的喜悦心情,迈进了大学校门。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卢禹舜《秋日服阙题潼关诗意图》

28cm x 60cm  纸本设色   2015年

求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我入学那年国家刚刚恢复高考制度,不过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学术风气是非常好的,是哈尔滨师范学院美术系和原哈尔滨艺术学院两所大学合并在一起的,教师阵容非常强大,这里的教师对本专业有较深的研究,在艺术实践中又表现出较强的探索精神,并且有着良好的教学风气。我本人也比较努力,在校期间所有的假期都是在教室度过的。四年的大学生活,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山水画教员。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卢禹舜《早秋诗意图》

28cm x 60cm  纸本设色 2016年

1986年,中央美院国画系在全国招收两名山水画插班进修生,我的系主任林彦先生与我一同去中央美院报名参加考试。考期临近,我还未接到准考证,心情十分着急。当得知本省的另一位考生得到准考证之后,我大失所望,这说明我的现有水平还不够参加考试的资格,可能唯一的学习机会将要失去,我几乎失去继续学画的勇气。我们系对我非常负责任,劝我不要有压力,要正确对待这件事情,并非常恳切地给当时的中央美院副院长刘勃舒先生写了一封信,其主要内容就是“希望能够允许卢禹舜同志参加考试”。我带着这封信,心里没底,但还是叩开了刘勃舒先生的家门。没想到刘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并在这封信上写了:“润华、张凭请考虑该同志参加考试。”我如获至宝,把这封信又交给了黄润华老师,黄老师两天后给我答复。就这样,我成了参加考试而没有准考证的考生,并且榜上有名。1986年9月,进入中央美院国画系学习,一年以后又被借调到该院国画系授课近一年。这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机遇,我不但就学于黄润华、张凭、贾又福、王镛等京华名家,又得到了李可染、叶浅予、张仃、刘勃舒诸先生指点。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卢禹舜《听蜀僧濬弹琴诗意图》

28cm x 60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在中央美术学院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对学术问题的深入研究,在这个气氛当中,每一位教师都形成了不同的研究风格。但是也有共同点,就是能够准确地在客观物象的物理、生理现象中提炼出其精神,然后通过妥当的形式、合适的语言将这精神表现出来,这种研究风格使我很佩服。其中有一件事情至今不能忘记:1986年9月的一天,瑞典电视台到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采访,由张凭先生介绍山水画的教学和创作情况,张凭先生自始至终没有提自己一个字,而一直在介绍李可染先生的教学思想、治学精神和创作态度。其他教师也经常在史论学习和技能技巧的传授中用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李苦禅诸前辈的事例教育学生,从中我又学到了许多画外的东西。在与书画界朋友同行的交往中,也进一步开阔了视野,使我能够站在更高层次上审视自己的创作和思想,在李可染、叶浅予、张仃、刘勃舒、黄润华、张凭、贾又福、王镛等先生的影响下,我的创作理念和实践有了突破性发展。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卢禹舜《送人东游诗意图》

28cm x 60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契机:“85思潮”与“四人山水画展”

1985年前后,正值东西方两股文化大潮,以磅礴的气势和宏大的规模相互撞击着,引发了全社会的反响。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象标志,成了艺术领域两股大潮交汇的热点。其缘由是因为大家对于中国画创作现状的不满,其意识影响了现实的创作和中国画将来的发展,更促使一批青年画家迅速地成长起来。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卢禹舜《登柳州城楼大荒封连四州刺史诗意图》

28cm x 60cm  纸本设色 2017年

作为青年画家的我,面对西方各种艺术流派和艺术观念的冲击,当时是既兴奋又经历过短暂的迷茫,也进行过多种大胆的实验和尝试。之后,我重新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卷,并在其中找到了丰厚的新的源泉和土壤,再结合北方地域文化的基因,我领悟到山水画是表现中国人空间意识与精神空间的一种方式,应通过对具有创造性语言的运用和对具有超越存在的生命形象的选择,而赋予画面以奇妙的精神氛围。基于此,我找到了用心去感悟自然万象的实践方式,主要包括两层含义:首先,要通过对自我内心世界的观照达到净化灵魂、滤掉一切世俗杂念,将丑恶的东西驱逐于内心之外,使精神得以升华,使自身的主体建设得以增强,所谓“云笼夜月原无碍”;其次,就是要以明净、宽阔的内心世界去亲近自然万象,达到宇宙之万物皆在我心中,也就是“鸟宿秋林亦放参”的境界。这种方式体现了物我互融、互纳、互抑、互兴、互扬的思想。之后,我开始尝试创作“八荒通神”和“唐人诗意”系列作品,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宇宙和人生、哲学和美学层面进行探索,初步形成了个人符号语言,逐步开始构建起个人的风格体系。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卢禹舜《桃花溪诗意图》

28cm x 60cm  纸本设色 2018年

1987年,正值中国画“穷途末路”说大讨论,为推出青年画家先锋,中国画研究院在全国选取四位有独立个性、才华出众、对传统和创造有深刻理解和把握的青年画家举办“陈向迅、赵卫、陈平、卢禹舜山水画展”,当时我只有24岁,展览在当时的中国画坛产生了强烈反响。此后该展又在中国香港和日本、韩国等地举办巡展,受到广泛好评。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卢禹舜《赋山居诗意图》

28cm x 60cm  纸本设色  2018年

1991年,我在哈师大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3年,我任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1996年,任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兼任艺术学院院长。这期间,哈师大艺术学院先后与俄罗斯、日本、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大学、艺术研究所建立了稳固而良好的合作关系,艺术学院的办学规模、办学特色也朝着国际化的方向持续发展。我也被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等国际著名艺术学府聘为客座教授,这是列宾美术学院这所具有250年历史的世界著名艺术学府历史上第一次向外国艺术家颁发聘书。自从22岁时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作品引起关注后,又在第八届全国美展上获大奖。还获得了北京国际水墨画屏1988(年)优秀奖、首届“全国中国画展深圳特别展”金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首届“中国画展”铜牌奖等奖项。截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加拿大多伦多、香港、韩国等20多个国家、地区举办了个展或联展。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卢禹舜《渔翁诗意图》

28cm x 60cm  纸本设色  2018年

升华:从“小我”上升到“大我”

2006年8月,我被调到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前身)工作,任副院长,2009年开始任常务副院长。同时,作为当时黑龙江省共享人才的特例,仍保留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的职务以及博士生导师的职责,并兼任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特聘创作研究员等职务,2007年以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也开始招收研究生,在中国画研究院则招收高研班或课题班学员、访问学者等。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卢禹舜《溪居诗意图》

28cm x 60cm  纸本设色  2018年

应该说,这一段时间,既是我在视野、格局、心胸以及综合素养方面提高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我在创作上多方面探索、冲刺以及此前创作积累集中爆发的一个相对多产的黄金阶段。尽管管理工作非常繁忙、新的工作任务不断增多、教学工作量不时增加、各种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也十分频繁,但对我来说,这些既是新的挑战,更是难得的提升机会。对于一个视绘画为生命的艺术家来说,我充分利用了我所能利用的一切业余时间来进行创作,并乐此不疲。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卢禹舜《夕次盱眙县诗意图》

28cm x 60cm  纸本设色  2018年

这段时间,“八荒通神”系列逐渐走向成熟并丰富为“静观八荒”系列;“唐人诗意”系列补充了“德为良田”系列,共同组成“精神家园”系列;多年国外写生积累的大量素材和草稿,也汇集成“域外写生”及后来的“彼岸理想”系列;同时,“静观八荒”与“唐人诗意”以某种程度的结合,以体现天地人和谐共生观念和理想的“天地大美”系列也日趋成型;多年国内写生的画稿也构成了“河山锦绣”系列。2012年9月9日上午,集合了我三十多年创作成果的上述五个系列的国画作品和“道法自然”系列书法作品的“八荒通神——新人文卢禹舜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下午,由张晓凌任总主持、王鲁湘与张颐武任分主持,中、英、日、韩、德等国家80多位专家学者、24位发言嘉宾以及200多名美术爱好者参与的“八荒通神——新人文卢禹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华侨饭店报告厅举办;当晚,以我的系列作品作为设计元素的艺术衍生服装品牌以“水墨禹舜时装发布会”的形式亮相于北京饭店金色大厅。此后,该展又先后在广州、郑州、济南等地巡展。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卢禹舜《赠孟浩然诗意图》

28cm x 60cm  纸本设色2019年

2013年开始,我尝试将现实主义题材与浪漫主义理想相结合,于2013—2015年间,创作了“乾坤大义•道输八荒”系列,并在北京、哈尔滨等多地举办了巡展。2014—2018年间,又完成了近200幅“一带一路•人类文明”系列国外写生小品完成,并在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期间,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之后又相继巡展于敦煌、长春、厦门、青岛、苏州、南京等三十余城市。近期,除了在创作“永远的敦煌”系列之外,还在尝试从传统文化宝库中寻找更多创作的资源,比如,正在进行的“山海经”系列的探索等。

我始终坚信,艺无止境。如果说,早期我的创作更关注于宏观宇宙天地精神的神秘哲思或诗意人生理想栖居的微观表达的话;那么,近十年,我的创作则更侧重于将这种哲思与诗意同时代生活、社会历史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的结合。或者说,更加有意识地“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更加“接地气”,更加突出自己作为国家画院画家的社会文化责任。

四十年读书学画,蒙前辈、师长、同道厚爱,在这过程中小有收获。今年我57岁,已到知命之年。回首过去,我常感庆幸。与同龄人相比,我有较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机会,遇到了较好的老师和同道,还有许许多多画界之外的好朋友。我所取得的那张些凝聚着艰辛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的一张张成绩单,也使我倍感读书、学画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也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求索道路。山水画灵魂和山水画艺术精神的构成应该源于心之所得,应该是净化了的灵魂的自然流泻。面对自然,只有灵魂宁静,才能将画面笼罩在神秘、肃穆、空旷、神圣、永恒的精神氛围之中。而灵魂的宁静是一种美学境界,是将审美精神放在首要位置的最高追求。因此在探索过程中,画家的心态要清、要静、要洁、要寂寞。

最后,用屈原的话与诸同道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文/卢禹舜)

卢禹舜作品欣赏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覆天载地、四方八极、六合九州、

大道不孤、绿水青山、天下大同》系列之一

192cm x 500cm 

纸本设色2023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覆天载地、四方八极、六合九州、

大道不孤、天下大同》系列之十

191cm x 250cm

纸本设色2023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覆天载地、四方八极、六合九州、

大道不孤、天下大同》系列之大荒

105cm x 347cm  

纸本设色2023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覆天载地、四方八极、六合九州、

大道不孤、天下大同》系列之一

270cm x 136cm 

纸本设色2022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覆天载地、四方八极、六合九州、

大道不孤、天下大同》系列之二

273cm x 136cm 

纸本设色2022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覆天载地、四方八极、六合九州、

大道不孤、天下大同》系列之三

272cm x 138cm 

纸本设色2022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覆天载地、四方八极、六合九州、

大道不孤、天下大同》系列之四

248cm x 193cm 

纸本设色2022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覆天载地、四方八极、六合九州、

大道不孤、天下大同》系列之五

393cm x 198cm

纸本设色2022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覆天载地、四方八极、六合九州、

大道不孤、天下大同》系列之七

69cm x 173cm 

纸本设色2021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天地大美不言、大美为真心驰神往、

笔随墨顺》系列之三

178cm x 65cm

纸本设色2019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天地大美不言、大美为真心驰神往、

笔随墨顺》系列之四

180cm x 65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天地大美》系列之二

137cm x 69cm 

纸本设色

2018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覆天载地、惟像无形、四方八极、

六合九洲、天地大同》

105cm x 348cm

纸本设色  2018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覆天载地、惟像无形、四方八极、

六合九洲、天地大同》山海经系列

192.5cm x 503cm  

纸本设色  2017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覆天载地、惟像无形、四方八极、

六合九洲、天地大同》山海经系列

144.5cm x 363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覆天载地、惟像无形、四方八极、

六合九洲、天地大同》千字文

193cm x 503cm

纸本设色2015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覆天载地、惟像无形、

四方八极、六合九洲、天地大同》

203.5cm x 240cm

纸本设色2014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以下作品请左旋横屏观赏▼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覆天载地、惟像无形、

四方天地、六合九洲》之一

68cm x 272cm 

纸本设色2021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覆天载地、四方八极、六合九州、

大道不孤、天下大同》系列之六

62cm x 247cm 

纸本设色2021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四方八极、六合九州、大道不孤、天下大同》

178cm x 32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海市诗意图》

23cm x 138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陌》诗意图

23cm x 138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山海经》系列之一

95cm x 530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观山海》系列之一

96cm x 530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观山海》系列之二

95cm x 530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观山海》系列之三

95cm x 533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送綦母潜荡荡第还乡》诗意图

34cm x 236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天地大美不言、大美为真、

心驰神往、笔遂墨顺》系列之一

69cm x 273cm 

纸本设色  2019年

(来源:研山会)

画家简介

卢禹舜:读书学画四十年,与画结下不解缘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