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画的幅式很多,而唯有斗方类的作品最为稀见。顾名思义,斗方的幅式形状如斗,为四方形或准四方形。在古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中,尤其是元明以降,随着册页形制的出现,如果仅仅从幅式上考量,明清画家册页中的四方形或准四方形作品可以被视作“斗方”类作品的雏形与发轫,从宏观的角度着眼,它们都可归为斗方一类。
由此可见,斗方类作品的雏形与发轫固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就明清两代中国画画家于此类作品的自觉创造意识而论,显然还处于一种非自觉性的萌芽创作状态之中。甚至可以说,在20世纪初叶的中国画大变革中,都始终没有唤醒中国画画家对斗方幅式类作品的重视与经营。被目为20世纪中国画创作的五座高峰,即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三石二鸿(虹)”(注:三石者,分别是吴昌硕(苍石)、齐白石、傅抱石;二鸿(虹)者,分别是徐悲鸿、黄宾虹),均无一件完全在自觉、理性状态下创作的斗方类传世杰作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例。
有鉴于此,尽管斗方的幅式早已有之,但数百年来相对于其它类型的中国画幅式,它显得非常落寞,以至于在当下的中国画创作领域说起斗方,人们一下子还想不出它有何代表作品,这不能不说是煌煌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大遗憾。然而,今天这种状况出现了根本转机,现代居室的墙面变矮变窄了,中国画作品要进入千家万户,就必须限制它的高度,进之不得不变成斗方类型的幅式。斗方幅式的中国画创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如何赋予斗方幅式中国画作品时代性的学术内涵,使之与现代居室的环境空间融作一体,使之充满现代的审美观念,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能体现出当代精神,已成为当代中国画画家所面临的重大学术命题和历史使命。基于前述,由北京华夏文脉美术院策划的“问道四方·当代中国画名家斗方作品学术研究展”必将会在新时期的中国画发展进程中产生一种积极作用,为斗方幅式的中国画创作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学术空间。
参展画家谌宏微作品欣赏
(来源:华夏文脉美术院)
画家简介
谌宏微,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协综合材料艺委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六悦美术馆馆长,省管专家、正高二级教授。曾任贵州省美协主席、贵州美术研究院院长。兼职贵州画院学术委员,客座贵州大学美术学院、贵州师大美术学院硕导。作品曾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银奖,第七、九、十届全国美展铜奖,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第十八届全国版画展优秀奖,第一、二、五届贵州省政府文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