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河南大学共同主办的“学院·本色——王颖生绘画作品展”,于1月2日在河南郑州美术馆举行,2月25日结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为其撰写前言。
前言
在《学院·本色——王颖生绘画作品展》举办之际,我谨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表示热烈祝贺!
这个展览以丰富的类型、厚实的份量和精湛的水平展现了王颖生的艺术成果和治学研艺之路,更展示了王颖生在艺术创造上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精品奉献人民的文化理想和敬业精神。几十年来,他敏于思考、勤于耕作,始终以“学者型艺术家”为自己的定位追求;他信守注重学理文脉的“学院精神”,朝向宽阔的社会生活,在传统与当代、历史与现实、传承与求变等多重关系中探索内在关联、力拓新途;他在绘画上尤其涉猎中西、深研理法,取用之际从容有度,会通交融,放笔之时出神入化,意以贯之。他众多的作品构成了视觉上的满目琳琅,美不胜收,而其中内在的学术理路则经纬交织,形成坚实而充满鲜明个性的结构,由此提示我们从他多面多能的才华中看到他文化托命、艺理建构的独特创造。我认为,这是欣赏王颖生的艺术手笔和认识王颖生的艺术世界一个重要的视点。
王颖生积极参加重大主题美术创作,既有《万国来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组画之《蒙古民族的希望》《中国京剧——徽班进京》《梨园代代传》等历史主题,也有《香港回归》《把身影根植在群众中——尕布龙》《恢复高考》等现实题材,还有《长城颂》《春色满园》等山水、花鸟作品,每一幅都堪称当代丹青巨构,以恢弘的场景、众多的人物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形成关于重大主题的宏大叙事,既体现了他在造型上的深厚功力,更展现出他将历史感与当代性融通的追求。怀以“大画”情结几乎是他艺术理想的突出标志,在面临每一个主题进行运思构意之时,他能够以大历史观把握历史的重大篇章,以大时代观悉察现实的丰富情境,把对历史的抒怀落实在表现历史的风云际会中,把对现实的关照体现在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上。这种掌控“大画”的能力后面,是他深度的思考和全面的学养,特别是以研为艺、以思入画的创作方法。他努力使自己成为历史的“剧中人”和现实的“在场者”,以敬重之心塑造先贤群像、当代英模,像一位导演在阔大的舞台上调度众多人物出场,演绎出有形有貌、有声有色的活剧。他在重大主题美术创作上所构筑的视觉史诗,彰显出中国美术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突出的创新特征。
王颖生也积极投身深入生活的各种活动,以他敏锐的艺术感觉发现生活中的鲜活人物和生动场景,既准确捕捉刻画人物的个性,又能够临场将一幅幅写生处理成完整的作品,打通了写生和创作的界线,而且在笔墨语言上呈现出造型与写意并茂的光采。他的这类作品难以计数,汇总起来就是时代生活与人物精神面貌的艺术再现。
王颖生多年沉潜于中国传统壁画,以艺术家的视角考察传统壁画的历史文脉,解读传统壁画图像图式,考正传统壁画的媒介技法。他所做的“功课”是身体力行的“功”和创造转化的“课”,由此自觉地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壁画复兴的大潮中勇毅前行,创作了“再造”传统壁画的大铺作品,同时将传统壁画的观念与手法和水墨、重彩的语言形态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作为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主任,他以事业为公的精神和出色的组织能力团结壁画同道,推动当代壁画的创作、研究和传播推广。他在创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修复与保护专业上不遗余力,为新时代高等美术教育的学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颖生当年曾以《踱步》一画崭露头角,而今看来,“踱步”正是他在艺术旅程上的独特状态:在传统与当代、精神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宽阔维度上,他踱步不止、游目骋怀,在朝向历史深处的踱步中汲取传统的精华,在走向时代大道的踱步中探索不已,由此构建起艺术创造的多维景观,留下深深的印记。我由衷祝愿他的艺术踱步坚持不懈,行稳致远,取得更大的收获。
范迪安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2023年岁末
王颖生《把身影根植在群众中——尕布龙》纸本水墨 300cm×830cm 2017年
王颖生《大学·蔡元培先生像》纸本水墨200cm×128cm2002年
王颖生《大学·陈寅恪先生像》纸本水墨200cm×128cm2002年
王颖生《大学·胡适先生像》纸本水墨200cm×128cm2002年
王颖生《苦咖啡》纸本水墨 165cm×143cm 1994年
王颖生《午门誓师》纸本水墨 300cm×1000cm 2017年
王颖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组画之《蒙古民族的希望》布面工笔重彩 450cm×5700cm 2006年
(来源: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艺术家简介
王颖生,1963年生,河南沈丘人。198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2003年至2004年被国家基金委选派至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梅里尼可夫工作室访问学者。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修复研究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主任,中国壁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青年画院院委。
代表作品:《潮》(1989年),《苦咖啡》(1994年),《静静的时光》(1996年),《事业》(1997年),《踱步》系列(1999-2002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2006年),《香港回归》(2009年),《万国来朝》(2014年),《中国京剧——徽班进京》(2016年),《翻越雪山》(2016年),《最美中国人·把身影植根在群众中——尕布龙》(2017年),《午门誓师》(2017年),《城濮之战》(2019年),《坚守》《天使》《疫情》《出征》(2020年),《长城颂》(2021年),《梨园代代传》(2021年),《恢复高考》(2022年)等。
出版有《走近画家王颖生》《中国画坛·60一代王颖生》《开物王颖生水墨作品集》《北京史诗·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午门誓师》《华严寺、善化寺、灵岩寺三寺壁画再造》《规范与沿革——中国古代寺观壁画理法研究》《中国当代工笔画名家作品系列——典雅·王颖生》《中国当代名家研究·水墨风格——王颖生》等多种专著及作品集,并被多家媒体专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