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金龙出海迎新岁,彩凤朝阳贺小康”,龙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五,也是这其中唯一虚构的动物,但却是中国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寄托,使它成为一种能够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的神物。因此龙的形象就变得神奇而伟大,集各种动物形象于一身。它所具备的兽的野性、人的悟性、神的灵性,是独特的中华文化不断融合发展的体现。人们对龙的这种爱慕之心,继而升华为了一种崇拜。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当代著名画家李兆虬笔下的龙吧!
李兆虬 《飞龙在天》50cmX50cm卡纸
《飞龙在天》 局部图一
《飞龙在天》 局部图二
饺子,饺子!
——《水火既济,万象包罗》创作随想
“舒服不过倒着,好吃不过饺子”。对咱中国人来说,这饺子,可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这里面寄托了太多太复杂的情感。而对于我这样一个自幼酷爱吃饭,想吃敢吃而且能吃“饿死鬼托生”(母亲语)的人来说,饺子,就是我的最爱、最想、最高,顶着天了,它就是我的天!
李兆虬 《水火既济 万象包罗》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大饥荒,饭都吃不饱,就别说饺子了。一年到头,捱到大年夜,才有可能吃上一顿饺子。这顿饺子,对于我这样一个饭量奇大眼放绿光哈喇子直淌的馋虫来说,意味着啥,就可想而知了。每每因胃口超大吃相凶恶而招致家人的集体厌恶。我也顾不了那些了,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风卷残云,狼吞虎咽,一口两个,一口三个,直噎得公鸡打鸣般抻着脖子倒不过气来,直翻白眼…….我常常揣想,天上的玉皇神仙王母娘娘们是不是得天天吃饺子?啥时我一个月能吃一次饺子?
记得在我上五年级的时候,邻居五姑妈来家串门,说青岛市有家工厂的技术员会画画,给德国技师画像,活龙活现,厂长特批这个技术员可以陪德国人一天吃一顿饺子。我天,一天一顿!就跟天上神仙一个样!我问,要是我也学画画,是不是以后也能天天吃饺子?五姑妈盯着我看了一会儿,说,能吧,能!于此,我就在心里发下了宏愿,当画家,画画,一天一顿,吃饺子!目标明确,干劲充足,百折不挠,一路追随着饺子的香味,我走上了绘画之路。这,就是我鼓捣绘画操持艺术的最初动机与原发动力。
《水火既济 万象包罗》 局部图一
“大肚圆圆两头尖,下到锅里成万千。金勺舀,银碗端,敬神敬祖敬老天。天神见了心喜欢,全家四季保平安”!——民间歌谣。
你要问啥最有用?我说,饺子。充饥,不饿,好吃。啥最漂亮,最好看?我说,饺子。上至九五至尊,王侯将相,下至布衣百姓,贩夫走卒,无不欣然享用,乐此不疲。说它美,其外形制作有特色,小麦磨粉晶莹剔透,兑水和面,揉搓到软硬适度,滚成面棍,掐成面团,擀面杖擀成圆片,馅料包于其中,一手托底,一手封口。中间捏紧,两边捏合,将外沿捏出均匀的皱褶,左三道,右三道,集中收紧。横着看,像上弦新月,侧着看,如大肚罗汉。饺子包容,有容乃大,一张面皮,包容八方,盛六畜,载七蔬,调八味,和九香。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土里埋的,水里游的,红黄蓝白黑,酸甜苦辣咸,拢而统之,收之纳之,万象包罗。
《易经》上有水火既济一卦,坎上离下,坎为水,离为火,既济则是水上火下交相为用,表示亨通,顺利,成功。自然界中热气上升,雨水下降,周而复始,云雾润蒸,阴晴雨雪,万物蕃衍不息,故而成就咱这大千世界。中医也是用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克,来比喻心火与肾水的相互作用,心火下行温养肾水,肾水上行以平心火,心肾相交,经络通畅,气血周流,水火既济,人就身体健康,活蹦乱跳。天和人是合一的。这也就跟煮饺子是一理,火在下,水在上,大火跟上,汤水滚开,热气腾暄,三沸三滚,这饺子,就可以出锅啦!饺子的成形,历经水深火热,赴汤蹈火,千滚万煮,水火既济,终至涅槃重生,生成如许美丽,姿态各异,风情万种,生动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不,说着说着,我的口水下来啦。
《水火既济 万象包罗》 局部图二
在我眼中,饺子们最有风度,如谦谦君子,虚怀若谷,腹中自有万般锦绣,表面却单纯朴素,气定神闲。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贵贱,百姓家常百吃不厌,大小餐馆常备常销,直至宾馆国宴,饺子的位置无以取代,国人西宾,喜闻乐见。
好吃饺子。上溯千岁,下至永年,饺子文化,属中华美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饺子历史,书写华夏文明发展诗篇。星移斗转,社会发展,时代翻新,而饺子们,落落大方,始终如一,它,就在那里。
一时心血来潮,莫名其妙地画了这张画,叫作《水火既济万象包罗》,还天上地下胡思乱想了这许多说辞。画饼,不能充饥,画饺子,也就权当解解心馋,过过眼瘾罢。
(文/李兆虬 2017-03-16于济南)
《水火既济 万象包罗》 局部图三
“龙从百丈潭中起,春自千重锦上来”,龙年就要来了,愿您锦上常添花,福贵长相伴!那么,借此高兴之际,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李兆虬的其它作品吧!
《把酒问青天》
《花间一壶酒》
《清夏探幽图》
《高秋访友图》
《奇文共赏图》
《世界大千一局棋》
《观雲图》
《听松图》
《赏梅图》
《家园图》
《寒林校书图》
《读书堂》
《观沧海》
(来源:茹昱斋)
画家简介
李兆虬,1957年生,山东高密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东省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副会长,山东省书画学会学术委员,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硕士校外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