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水墨艺术具有悠远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表现方式,近现代以来,更是不断革新变故,在历史传统与西方当代的夹缝中艰难前行。当下,崇尚“写意”精神的中国水墨,应从纷乱的思潮和观念回归到绘画艺术本体的实践和探索,浴火重生,不断创新、实验、强化主观感受和重塑独我的情感,以水墨为载体,造我境、写真情,抒写性灵与心像的家园。
“水墨家园”是由陈钰铭先生引领,携手广大有志于水墨写意精神的画家共同打造的学术团体。“水墨家园”以先生所倡导的严谨、学术、融合的创作理念为治学宗旨,融汇当代意识,学贯中西、十年一剑,共创水墨写意精神的家园。
癸卯冬月,由李连志、李宽、巫卫东、仇智、金长虹、郑天伦、邓天平、郭峰、刘伟、贾发军一行十人,相聚于合肥•久留米友好美术馆,开启“水墨家园——我们的水墨•中国当代写意画十人展”全国巡展的第二站。十位画家虽年龄不同、风格各异,但在各自艺术道路上都曾受到过陈钰铭先生的影响。近年,在面对新的时代图景,他们凭借自身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感受力和不竭之创造力,推陈出新,尝试个性化的水墨探索。纵观本次展览的水墨作品,从描绘陇山十月、春江水暖的自然之景,到聚焦都市生活、乡野劳作的人生百态,再到捕捉南疆巴扎、高原风情的生命瞬间,十位画家在笔墨表现、造型语言、水墨构成上进行了突破性的探索,展示出成熟且别具一格的创作风貌。
名家评语:
巫卫东的水墨人物在发挥笔触美的基础上,用富于黑白灰交错的墨色刻画人物,笔墨灵动,形体感强,形象壮实而秀丽,反映了作者出色的造型技巧和文化修养。
(文/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巫卫东由早年从事写实风格油画转而为水墨人物画创作,他将严谨的人物造型和油画肖像画表现技法经过转换,有效地应用在水墨画中,丰富了以线造型、抽象笔墨表现的中国画艺术语言,尤其是大幅人物肖像画中色、墨渲染的兼融,产生了富有张力的视觉效果。卫东的作品风格素朴感人,技法质朴憨实,保持着西北地区农民生活和黄河子民的独有人文特色,在中西绘画方法兼融互补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喜人成果。作品感觉好,画面整体处理的手法有变化,造型基本功扎实,人物形象塑造丰富有特色,部分作品颇具视觉张力。近期作品《黄河子民之一、之四》《扎凌湖畔》《夏河正月》《河西秋晚》《塬上秋》风格鲜明质朴。
(文/冯远,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名誉主席)
巫卫东有着全面扎实的西画知识及人物造型基础,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他尤为擅长处理错综复杂的群体人物,并对所画人物深入刻画其特征个性。近年转入中国水墨创作,发挥其西画之长结合中国媒材的特色,能够较快转换工具,并在观念上不断接近中国画本体,通过墨色和用笔的变化,突出重点,以达到理想的空间处理效果。近一段时间,巫卫东在原有熟练的人物塑造基础上,采用以线造型的方式,使画面形象回归单纯,这对他来说是更进一步的尝试。线描是中国画的基础,也是精髓,巫卫东在强调墨线的塑造性基础上,特别注重线条的质感和变化,这在表现甘南少数民族人物,突出个性化特征方面都呈现出很好的效果。他正在选择,正在蜕变,照此进行下去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文/杨晓阳,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在巫卫东的画中,众多人物常常堆叠在同一空间中,尽管繁杂,却不拥挤;光色通透,但却体量感十足。巫卫东的笔墨语言吸收了不少西画的因素,他以油画般的笔触和遒劲苍润的线条,与水的流畅透明相融,构建出极富节奏感的画面。巫卫东笔下的水墨人物多为平凡的普通人,这些朴实得有些粗糙的形象占据整个画面,他们乐观而平静的精神状态,在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动人,在巫卫东眼里,这种平凡的真实以及由此而来的生存经验,是维系民族发展的基础,因而,在这些普通人的形象上,闪烁着一种朴实的高贵品质。
(文/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我更多从巫卫东的画面里看到,表现的浓郁西北人的地域特征的形象,不仅仅是人文形象的表现,而且在水墨人物画语言上还有自己的独到地方,我觉得这一点从他的学术水准上来说,在全国可以说是相同或者是相等的。
(文/尚辉,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
《阵风》68x136cm纸本水墨
《远方》68x136cm纸本水墨
《暮归》68x136cm纸本水墨
《田间》68x136cm纸本水墨
《晴雪》98x182cm纸本水墨
《暖阳》68x136cm纸本水墨
《立春》68x136cm纸本水墨
(来源:合肥久留米友好美术馆)
画家简介
巫卫东,199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兰州画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