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观·想的表达——尚可作品展(江西展)”将于12月20日在南昌开展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12-16 13:37:43
听新闻


“观·想的表达——尚可作品展(江西展)”将于12月20日在南昌开展

展览信息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

南京艺术学院

江西省美术馆

江西画院

江西省美术家协会

协办单位

中国美术报社

展览时间

2023年12月20日-2024年1月12日

开幕时间

2023年12月20日

展览地点

江西省美术馆一楼2号厅

展览前言

  美术的历史不仅是绘画语言与形式不断探索的流变史,而且是历代画家不断思变的观念史,承载着画家对艺术诉求的思索或拷问。可以说绘画不只是作为一门技艺予以承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画家可以借绘画表达一定的思想,包括客观感受、生命体验与个人情怀等,由此使画家乐于其中。绘画探求方向的不断修正,乃出于画家对如何恰切地表达内心思想的深层期望。其思想的场域或研究范围不外乎两方面。其一为对客观世界的感受与表达;其二是对主观世界的发现与揭示。关于前者,历代以来的中国画家讲求“外师造化”“饱游沃看”,游观客观世界被认为是创作的感受储备,记录生活乃画家的基本技能。而对于后者,则成为画家面临的另一研究内容,是画家对内在心灵的探寻和视觉呈现,即所谓“中得心源”的理论所指。尽管“观”的世界与“想”的世界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两者彼此交互或关联,任何的主观意识往往基于对所观的客观世界的认识或感悟,从而引发与构想不同的主观世界。从“观”的层面而言,人们每日穿往于客观世界或现实生活中,可谓不乏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而“想”的层面形成需要画家作更深刻的探究与掘取。

  由对所观的客观世界的呈现到对所想的主观世界的表现,是中外美术发展的变动规律,也体现了画家视泊近内心诉求为创作的目标指向。这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等量择取,而成为一种共识的变动朝向。中国画理论的核心是“写意”精神,所谓“写意”,概括而言,既以书写的语言表达画家的主观思想与情感,因此“观”处于次要位置,“想”则属于支配的地位。反映内在心灵的真切,而非描绘外在世界的真实,被认为是画家创作的要旨。历史上“写神”和“写逸气”的倡导,使传统中国画的写意一路向纵深推进。西方绘画的演变模式乃从具象、意象、抽象甚至到观念艺术的发展,也反映了西方画家的艺术思维的更替与实践方向的拓展,即绘画客观因素的渐减,主观因素的强化。“观”的世界被“想”的世界之呈现所遮蔽,成为一种历史变动的必然趋势。

  从画家的角度而论,绘画要表现的不能止于“观”的表象,更何况对于被“观”的世界,尽管每个画家观察视角不一,而所获得的客观感受并无太多差异。绘画创作的更高要求非人云亦云的对所“观”的描摹,艺术化的呈现与创造性的表现,乃不囿于“观”,而应凸显“想”,如此方能实现创作的个性化以及具有撼动人心的魅力。从绘画受众的角度考量,画家之所观同样是受众之所见,受众更需要的是以独到的慧眼与视觉呈现,而并非对生活状貌作寻常的再现,对未知世界与突破表象的描绘,甚至反常态的绘画可能予人更丰富的视觉感受或生命认识。对新奇的渴求是人们普遍的心理,因此,绘画对受众的吸引更多的是需要在想象层面的开拓。

  毋庸置疑,绘画的发展是对已有认知和视觉传达经验的嬗变,这也是画家之所“想”的出发点,对于如何“观”与怎样表现所“观”,历史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样地,对于“想”的层面的理论与实践也存在诸多的范样,可以说,画家寻求“想”的独到与较好的表现所想,不仅使其作品具有鲜明的特征,而且会引发绘画诸多变化的可能。追索西方绘画的发展,其现代性是以对主观意识的张扬为重要标识,这种绘画潮流的产生,不只是由于影像技术的逐渐发达而产生的对具象写实的反思,而更重要的则是基于为实现绘画本体的超越而做出的选择。以印象派为发端,其后的表现主义、抽象主义都游离于所“观”,强调艺术思想的致胜,从而使西方绘画呈现出风格各异的繁荣。在这种繁荣的背后,可以看出艺术观念的反叛与绘画思想的变异是绘画出新的根本所在。自由的想象甚至“大象无形”的绘画创作,为人们带来了别样的视觉观感。对社会问题与人性的揭示之类的创作,不仅反映了主题内容的深刻,而且那种更为夸张的表现,体现了画家主观诉求的强烈意识。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科技的进步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相较于科技,绘画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是相对微小的,尽管绘画负载着记录、教化的功能,而最为本质的主要是审美的作用。绘画欲尽其所能的发挥作用,并非只是通俗意义上的唯美表现,主张美的多样性才能使绘画呈现不同的风格取向,它取决于画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绘画本体的探求以及对主观意识的确定。那种触及灵魂的情感倾泻与非唯美表现的个性形态,可能促使观者对人生深刻的思悟,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深入考量。中国古代画家一直秉持写意精神进行创作,对美有着不同的解读与表现。

  唐代绘画经典中夸张的肥硕仕女,贯休那怪诞的佛道人物造像,陈老莲笔下不合比例的人物形态,反映了历史上的画家之审美诉求。不以唯美的表现为能事,不以所“观”的实像表现为目标,而着意于“想”的表达,或者说是对主观之意象的视觉呈现,为人们提供了不同审美取向的艺术思维与表现经验。

  一直以来,绘画创作表达什么与如何表达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对内心所想的体现以及尝试与之相应的语言与形式,成为令我欲罢不能的创作实践。近年“画梦”系列作品,其初衷是想表现人在现实中的困顿或不安,反映其通过梦想获得内心的平静,在编织理想中建立自信与对美好的向往。可以说于梦中放飞心情是对生活压力。

  部分作品赏析

“观·想的表达——尚可作品展(江西展)”将于12月20日在南昌开展《生活中的面对》203cm×53cm×6 国画

“观·想的表达——尚可作品展(江西展)”将于12月20日在南昌开展《难眠》219cm×70cm×6 国画

“观·想的表达——尚可作品展(江西展)”将于12月20日在南昌开展《转基因》112cm×99cm 国画

“观·想的表达——尚可作品展(江西展)”将于12月20日在南昌开展《同奏》48×46cm 国画

“观·想的表达——尚可作品展(江西展)”将于12月20日在南昌开展《乐逍遥》49cm×46cm 国画

“观·想的表达——尚可作品展(江西展)”将于12月20日在南昌开展《一起走过的夏天》70cm×244cm×3 国画

(来源:江西省美术馆咨询)

画家简历

“观·想的表达——尚可作品展(江西展)”将于12月20日在南昌开展

尚可,1991年于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2003年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2016年调中国国家画院。历任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主任、研究员、博士后导师。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人物画艺委会副主任。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会评委。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文化和旅游部高级职称评审专家。

出版著作有《走向多元》《艺术与思想》《由解读到重构》《历史经验的诘问与观照》《陈之佛研究》《真幻之间》等。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