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学生们在导师张铨的带领下,来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苏州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写生之旅。
苏州的司徒庙,千年的沉寂流淌着汉柏的古韵。四棵古老的树,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它们以“清、奇、古、怪”的名字,诠释着生命的奇妙与独特。“清”柏高耸入云,枝繁叶茂,如盖如云;“奇”柏曲折蜿蜒,枝干盘旋,状如龙蛇,奇姿异态,神采奕奕;“古”柏历经风霜,枝叶倾斜,树皮斑驳,犹如一幅水墨画卷,尽显岁月的沧桑;“怪”柏最为奇特,树干扭曲,枝叶稀疏,古意盎然。四棵汉柏以优美的身姿,诗意的韵味,诠释着千年的历史与传说。
司徒庙的千年汉柏
正如写生是画家对物象有感悟的传写,画面中的“写”与自然中的“物”紧密相联。写生的过程是用所见来修正所知,另一方面是用所知来修正所见。这次我们的实践以写生的方式,深入这片土地,感受她的韵味,同时通过修正自己的认知,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意境。
写生的过程是富有挑战性的。我们需要在不断变化的光影中捕捉到最能打动我们的瞬间,把它固定在画布上。花鸟画的写生更要具有中国画独特的观察方法,在杂乱纷繁的物象中选择可以“入画”的对象。“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但被物象所拘不是写生的意义,只有掌握花鸟画中法、理的知识,才能以造化为本,写之自然,得之于心。
此次实践,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切入点,有的人选择画古老的汉柏,有的人选择画如云似霞的芙蓉花,有的人选择画茂盛的棕榈,田间的蔬果……大家都在尝试去理解每一个生命和故事,去感受它们在阳光下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在写生中寻找到各自心中的意境,在创作过程中,体会到国画中的“气韵生动”,这不仅仅是一种绘画技巧,更是一种哲学思想和审美追求。
写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地去观察、去感受、去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锻炼绘画技巧,还需要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此次的写生之旅,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自然之美和生命的力量,更是一次学术的探寻和追求。
(文/胡英华)
张铨
张铨
张铨
赵欣
赵欣
刘璐
李木荣
黄一坚
楼尽染
王田雨
何大海
张盈盈
朱悦悦
张缘
胡英华
(来源: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画家简介
张铨,1964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82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学校绘画专业并留校任教,199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1992年至2004年8月为苏州国画院专职画师,2004年9月调入中国美术学院任教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