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花发南北枝:关山月、于希宁花鸟画艺术专题展”展出中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12-06 08:44:56
听新闻

“花发南北枝:关山月、于希宁花鸟画艺术专题展”展出中

展览名称

花发南北枝:关山月、于希宁花鸟画艺术专题展

展览时间

2023年12月2日至2024年6月2日

展出地点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二楼关山月专题陈列厅

主办方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潍坊市于希宁艺术馆

工作团队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总策划

陈湘波

展览总监

王新妮、陈俊宇

策展人

丁澜翔、程平

项目统筹

周怡、陈红娟

展务统筹

蓝良才、谢先良、王娟

推广教育

陈濯非、刘乐、戴榕泽

典藏管理

彭宝玉、陈博

学术支持

庄程恒

展览设计

图壤设计

潍坊于希宁艺术馆

策划

高增光

展览总监

考鲁明、张卫华

策展人

唐涛

项目统筹

唐涛、卢超

展务统筹

杨向东、栾学政、王雷

典藏管理

卢超、栾学政、韩瑜

学术支持

沈穎

前言

关山月、于希宁都生于内忧外患、国势阽危的时代,也是中西文化踫撞、新旧观念替置的时代。作为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始终回应近现代以来国家民族文化的自强与复兴,也体现了艺术家个体的探索奋进与人文关怀。

本次展出的关山月花鸟专题作品,同他的抗战画、写生画、主题创作和山水画一道反映着他“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理念。他的花鸟画以表意传情、托物寓意的手法,抒发着个人乃至家国的艺术情感。无论是岭南的红棉、绿榕,还是一直被中国人寄寓精神力量的苍松、翠竹、古柏,都体现了艺术家丰富的精神世界。关山月更以其独特的革命精神凝结于“关梅”之上,闻名于世。

于希宁先生则以“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为座右铭,在绘画中强调国魂、画魂与人魂的统一,拓宽了传统花鸟画的人文境界。尤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他以“梅花”为主要创作题材,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壮美明丽的艺术风格,既弘扬了民族绘画的艺术精髓,又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于梅”也因此成为他独特的艺术符号,为世瞩目。

本项目为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联合山东潍坊于希宁艺术馆共同推出的花鸟专题陈列展,展览关注两位同时代的艺术家在艺术情感领域,对家国情怀恒久主题的阐发。同是以物寓情,以形写神,我们有幸能在同场看见一南一北两位中国艺术家,以不同的艺术手法,对相同主题表达各自的生命情感。这些相同与不同,呈现的正是艺术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但同样充满时代张力。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潍坊于希宁艺术馆

2023年12月2日

“花发南北枝:关山月、于希宁花鸟画艺术专题展”展出中

部分关山月作品

梅里精神

“花发南北枝:关山月、于希宁花鸟画艺术专题展”展出中《雪里梅花见精神》,1993年,53cm×137cm,纸本设色,关山月美术馆藏(首次展出)

“花发南北枝:关山月、于希宁花鸟画艺术专题展”展出中《松竹梅组画之梅》,1986年,179×95.8cm,纸本设色,关山月美术馆藏

“花发南北枝:关山月、于希宁花鸟画艺术专题展”展出中《冷月墨凝香》,1987年,68cm×136cm,纸本设色,关山月美术馆藏

关山月一反古人画梅遗意,其智慧的源泉不仅来自毛泽东的革命哲学的启发,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山水画家,他充分地发挥了善于营造整体氛围的艺术语言技巧。奇险的构图、雄健的笔力,所有这一切都倾向于在整体上追求咄咄逼人的气势和疾速运动的节奏,构成了关氏画梅的风格特征。1980年代以后,关氏梅花进入一种圆融化境,他变得更加挥洒自如,将个人笔墨气质和作为山水画家的视野,融入梅花的创作之中。关氏以迅雷奔骤的取势和狞厉恣肆的笔法,画出了一个饱经沧桑的中国艺术家胸中的郁勃之气。

抒怀咏物

“花发南北枝:关山月、于希宁花鸟画艺术专题展”展出中《红棉》,1939年,51cm×56.2cm,纸本设色,关山月美术馆藏(片)

“花发南北枝:关山月、于希宁花鸟画艺术专题展”展出中《大地回春》,1979年,138cm×68.5cm,纸本设色,关山月美术馆藏

“花发南北枝:关山月、于希宁花鸟画艺术专题展”展出中《绿源赞》,1992年,119.5cm×119cm,关山月美术馆藏

在关山月的花鸟画中,我们看到的是他对传统文人情思的转化和延续,正如其晚年所讲的“继往开来”,尤其是通过花鸟画的笔墨实验,来探讨文人画传统,表现时代精神和新的个人情感。花鸟画成为他表达个人志趣、意愿、审美理想的重要手段。在其以岁朝清供、岭南花木、岁寒三友为主题的作品中,也让我们发现了关氏内心的文人情趣,也看到他回归传统,回归笔墨的转型。同时,我们在关山月众多表现红棉、绿榕、古柏的作品中,探见其对国家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深厚情感。

部分于希宁作品

梅里精神

“花发南北枝:关山月、于希宁花鸟画艺术专题展”展出中《铁骨冰魂》,1987年,364.5cm×143cm

“花发南北枝:关山月、于希宁花鸟画艺术专题展”展出中《老柯寿者相》,2002年,151cm×83cm

“花发南北枝:关山月、于希宁花鸟画艺术专题展”展出中《腊梅》,1995年,138cm×68cm

于希宁一生念梅画梅,被人称为“梅痴”。20世纪80年代,于希宁开始用“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人魂本自国魂,画魂是人魂的具体反映”。人魂成为连接国魂、画魂的重要支点,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通过作品传达出积极深刻的精神力量。他说:“文艺工作者要把立足点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人民群众之中,使自己的步伐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铁骨冰魂》《雪梅图》《龙柯铁骨》等一大批巨幅梅花作品相继问世,作品中透露出强烈的积极乐观、百折不挠的审美气质,成为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在“三魂共一心”艺术观的指导下,他成功实现了衰年变法。他笔下的梅花已经不是自然物象中的花卉,而是因高度升华为“国魂”“人魂”而成为一种精神象征,一种超越个体审美经验的大境界。

抒怀咏物

“花发南北枝:关山月、于希宁花鸟画艺术专题展”展出中《电信兰》,1989年,68cm×46cm

“花发南北枝:关山月、于希宁花鸟画艺术专题展”展出中《月桂》,1984年,151cm×82.5cm

“花发南北枝:关山月、于希宁花鸟画艺术专题展”展出中《墨竹横卷》,1991年,47cm×154cm

于希宁先生的花鸟画,传统功力深厚,苍劲中见秀逸,疏朗中见典雅,笔墨精到而内涵丰富。其所绘凌霄、紫藤,草书入画,笔走龙蛇,声势夺人;而牡丹、芍药则墨韵淋漓,有临风含露之致;他笔下的瓜果蔬菜,鲜嫩欲滴,生活气息尤为浓郁。展品中许多体现深圳等南方风物的描绘,“千里迢迢征,边陲招客心;行行避暑地,西丽最宜人”(深圳西丽湖拾得),“南国芳菲尽出奇,扶桑茉莉遍墙篱”(深圳游),诗画交融,又可感受到于希宁“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真实写照。

(来源: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艺术家简介

“花发南北枝:关山月、于希宁花鸟画艺术专题展”展出中

关山月(1912—2000),原名关泽霈,生于广东阳江。国画家,教育家。早年就读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本科,刻苦自学绘画。后得到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赏识,成为其入室弟子,并改名关山月。1948年任广州市艺专教授。1958年后,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兼院长、广东艺术学校校长、广东画院院长。坚持深入生活进行写生创作,秉承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主张,追求画面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善画梅,多为巨幅作品,构图险而气势雄。捐赠作品建立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花发南北枝:关山月、于希宁花鸟画艺术专题展”展出中

于希宁(1913—2007)

于希宁是我国著名花鸟画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是具有诗、书、画、印和美术史论全面修养的学者型艺术家,是山东省高等美术教育的开拓者和学科创建者。先生早年于上海习画,受业于黄宾虹、潘天寿诸大师门下,终生从事美术创作和教育事业。生前任山东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委,山东省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画院院长等职,为中国文化事业鞠躬尽瘁。先生晚年痴梅,以“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为座右铭,将国魂、人魂、画魂寄情于梅花,拓宽了传统花鸟画的审美语境,成为20世纪中国花鸟画推陈出新的杰出代表。著有《论画梅》《于希宁诗草》《于希宁论艺术》等,出版画册多种,享誉中外。先生爱国爱民,德艺双馨,行为世范,多次捐款或捐赠书画作品,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作品100幅,向山东博物馆捐赠作品47幅,向家乡潍坊捐赠作品106幅,向山东艺术学院捐赠作品60幅,并捐款设立“优秀中青年教师奖励基金”和“优秀学生奖励基金”。

200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其“山东省文化艺术终生成就奖”。201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于希宁百年艺术展。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