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11-25 09:10:00
听新闻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强调借山水以反观内照,人与自然在相望相化中形成生命的整体,和谐共生。一如徐复观先生所说,既可以赋自然以人格化,也可以赋人格以自然化。此种意趣,南朝王微有一段生动写照:“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这种活泼泼的生命境界,是山水诗性、超越精神的旨归。于我而言,这是代入的一种情致,目之所游而情脉不断的一种生发。凭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来表达造化中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营造出一种恍兮惚兮不可言状的情致,这种诗性精神是我绘画中一直在探究和执守的。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桃花源一|138x34cm|纸本设色|2022

我向来很在意中国艺术中的格调和趣味,2000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一度沉浸于宋代金石书画之学,尤其对欧阳修、黄庭坚、米芾、李公麟、王诜等人的艺术理念心怀向往。王国维在《论宋代金石学》时说到:“赏鉴之趣味与研究之趣味,思古之情与求新之念,互相错综。”其中从容优雅的个人情致所指向的格调、品格,是我艺术探索中很重要的审美基点。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桃花源二|纸本设色|68x35cm|2022

对我而言,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描述的董源那种意境:“用笔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灿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此妙处也。”可说是中国山水造境的最佳状态。这种状物的从容笔墨,契合了山水的创作与观赏过程的体道与悟道情境,既自由又不逾规矩。它伴随着画家错觉经验的深入探索,以及山水审美技道理想的统一,是中国山水画成熟以后一条有意味的文脉。即由谨严的刻画写实走向抒情写意。僧巨然、米氏父子、高克恭、赵孟頫、元四家、沈周、文徵明、董其昌、清四僧、“四王”、宾虹翁等无不恪守这一观念,孜孜求进。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老君山|绢本设色|59x79cm|2022

水墨画独特的审美观和表现手法,深深根植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尤其是根植于儒释道的内观省悟与精神超越,这是水墨画艺术基因中最可贵的价值,无论是气韵、境界的生成、历史与技艺的流变,还是笔墨气息的雅俗品评等,都离不开水墨画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环环相扣的笔墨理法与程式语言。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春天里|纸本设色|27.3x18.5cm|2022

讨论水墨画“思”与“景”、“情”与“境”的关系,必然涉及师心源的笔墨抒情与师造化的物象造境的关联。在画幅形式上,有别于书斋化书写的小尺幅作品,传统长卷需要画家对山水园林的场面、景域更加主动地选择、剪裁与转换,画家在“造境”上得以更自由地抒发情意。观者随画面移步换形、步随景换,长卷为纪游题材提供了别具一格的时空尺度,手卷的叙事,其情致与逻辑的生成,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空间中不断延伸展开的过程。电影也是如此,观众基于已知的故事跟随叙事。手卷的观众同样不能预知尚未展开的部分,需要他们在脑海中不断进行画面的构建。手卷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点:从装裱到观者上手观看的心理状态,从考究的包首到观者永远不会知道的谜底——画芯的搭配,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套非常完整、考究的系统。这与善于铺陈的汉赋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成为我与古人同坐的蹊径。

(文/丘挺)


丘挺作品欣赏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桃花源三|纸本设色|35.5×95.5cm|2022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耦斋写生1|纸本设色|27.5x18.5cm|2022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六义园1|纸本设色|27.3x18.5cm|2022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幽谷图|50cm×35cm |金笺水墨|2022年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晓山青|50x100cm|纸本设色|2022年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众山皆响|220cm×480cm|金笺水墨|2021年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众山皆响|局部1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众山皆响|局部2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众山皆响|局部3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与谁同坐|纸本设色|240×200cm|2021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银山塔林|银笺设色|34×100cm|2021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与谁同坐|38.5cm×53.5cm|绢本设色|2021年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万壑幻雪|128x68cm|纸本设色|2020年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丽江写生|绢本设色|86.3×61cm|2020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山外之山中|纸本水墨|263cm×550cm|2020年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山外之山中|局部1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山外之山中|局部2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五重塔|50ccm×35cm|金笺水墨 | 2020年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山外之山中 之三|金笺水墨165cmx308cm | 2018年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山外之山中 之一|220cm×360cm|金笺水墨 | 2017年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山外之山中 之一|局部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山外之山中 之二|220cm×360cm|金笺水墨 | 2017年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山外之山中 之二|局部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浪漫|局部1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浪漫|局部2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华严泷|136x68cm纸本水墨|2015年

(来源:造境艺术

艺术家简介

丘挺|借山水的眼光,用水墨表达流变不居、稍纵即逝的境象

丘挺,1971年生于广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清华大学书法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中国画语言的探索与理论研究,注重各艺术门类的比较研究。

书画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波士顿美术馆、加拿大安大略省博物馆、法国布列塔尼联邦委员会、浙江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重要机构收藏。出版的专著及画册有《延月·梳风—丘挺作品集》《丘园养素—丘挺书法集》《山水画笔墨技法详解》《宋代山水画造境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家谈艺录—丘挺卷》《丘园养素》《丘园养素一桂林黄姚写生册》《山水之眼》等。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